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蛋白质药物口服给药系统因其给药方便、顺应性好,逐渐成为一种最有前景的给药方式.从提高蛋白质药物生物利用度入手,综述采用结构修饰、吸收促进剂、酶抑制剂、结肠定位释药、脉冲式药物给药系统和受体介导靶向载体系统等方式,均可大大提高蛋白质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其他的给药途径,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口服、经鼻、肺部给药途径更具可行性和商业价值。利用制剂学方法可提高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生物利用度。通过蛋白多肽类给药系统的评价,对近年来国内外此类药物在剂型、体内外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自武田(Takeda)公司产品硼替佐米(bortezomib,Velcade)于 2003 年获准上市以来,蛋白酶体抑制剂已成为多发性骨髓瘤 治疗的主要用药。武田公司日前又在美国和欧洲递交了同类新药 ixazomib 的上市申请,使其上市进程更近一步,而该药物可能成为此类药 物中的首个口服治疗药物。虽然武田公司非常希望能在 2017 年 5 月 Velcade 专利到期前大力推动 ixazomib 替代 Velcade 的进程,以维 护其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市场的地位,但要让医生接受这一新型口服药物,还需要更多临床数据,尤其是一线治疗数据的支持。主要介绍 ixazomib 用于治疗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以及作为多发性骨髓瘤一线治疗药物的若干临床研究,解析并展望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市场。  相似文献   

4.
封闭带毒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封闭带毒素(ZOT)是霍乱弧菌编码的第二个毒素,相对分子质量约45000,zot基因位于鞭毛噬菌体CTXΦ基因组中,ZOT通过激活复杂的细胞间一系列级联反应来调节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结构,可逆地调节上皮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影响大分子物质的吸收,ZOT及其人类组织类似物zonulin受体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以及传代细胞中,ZOT与其上皮细胞受体的结合位点位于ZOT的118~299氨基酸之间,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性质,使用ZOT有可能开辟一种新颖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口服给药新途径,给制药工业及疫苗工业展示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苏祥  黄伟健等 《生物磁学》2000,(4):15-16,24
慢性疼痛长期困扰病人,常规的止痛方式或利弊难分,或效果不理想,本文建议使用磁疗镇痛给药器作为漫性疼痛给药新技术,既提高疗效又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实现抗癌药物的口服给药,对于癌症的化疗及患者的生活会有很大的方便性。但大多数抗癌药物直接口服给药时,由于受到胃肠道的屏蔽作用导致生物利用度降低,所以寻找一种有效的药物载体,对于实现抗癌药物的口服给药是至关重要的。纳米技术的出现,带动了纳米药物载体的发展,使得抗癌药物的口服给药有了很大的突破。对不同材料,主要包括合成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口服抗癌药物载体的特点以及体内体外的研究结果进行回顾和综述。  相似文献   

7.
刘鹏  蒋平  焦炳华 《生命的化学》2007,27(6):568-570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长,口服胰岛素以其独特的优点引起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在糖尿病治疗中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该文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胰岛素口服制剂的现状和发展,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院发生的临床给药差错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临床给药差错的影响因素,不断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总结发生临床给药错误的患者资料,对200起发生在我院的临床给药错误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发生的200起临床给药错误案例中,药品错误、剂量错误和遗漏在给药错误中的比例占74%;且非节假日发生临床给药错误的次数高于节假日;职称、工作年限和系统设备对降低临床给药错误的发生有重要影响。结论:规范给药管理制度,增加护士值班人数、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将给药管理视为一个整体,实行全员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临床给药错误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口服给药是药物递送系统中的优选途径。然而,在通过胃肠道时,肠细胞的低渗透性经常会阻碍药物的有效递送。包囊药物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取决于其中的细胞侵袭性靶向基团包裹的纳米颗粒系统。这种药物递送系统的侵入特性是由细菌侵袭素的关键成分提供,这些成分具有快速调节药物穿越肠细胞的作用,从而促进宿主细胞对药物的有效吸收。此综述重点阐述细菌侵袭系统,对合适的侵袭素分别从功能和分子结构、作为靶向药物的相对价值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依次进行探讨。此外,对口服给药方法的改进和未来前景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11.
苏丹  季爱民 《生命的化学》2005,25(6):444-446
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能特异性地沉默靶基因的表达,具有治疗某些基因异常引起的疾病的应用前景.但是siRNA分子在生物体内应用时存在很多缺陷,要发挥其疾病治疗作用,就必需对其进行稳定性结构修饰并设计合适的生物体内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12.
给药对象等给药特征对医药用途发明权利要求是否具备限定作用,在新颖性和创造性评判时是否予以考虑,一直存在不同见解。 通过对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与正大天晴公司专利纠纷一案的缘由、审理过程进行介绍,并对其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给药对象特 征对医药用途发明权利要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等剂周期性外给药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脉冲微分方程的理论,根据病情的轻重及发展趋势建立了周期性外给药的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妇产科专业给药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420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妇产科专用给药系统)和对照组(常规给药),每组各有患者210人。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日常给药工作的相关问题。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给药问题、患者满意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妇产科专业给药系统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生产质量,而科技化、专业化、多功能则是妇产科专业给药系统的发展方向,并且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前景,应于临床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来源丰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性、成膜性和极强的可塑性,已经作为高分子材料,广泛用于给药系统中.将壳聚糖应用于给药系统中可以提高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靠性,可以调整药物释放速率,减少给药次数.此外,壳聚糖可塑性强,可制成膜、压成片、制成颗粒、微球或增粘剂等多种剂型.该文就壳聚糖的特性及其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能引起栓塞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故抗凝治疗在房颤治疗中尤为重要。华法林已被证实的传统口服抗凝药,但因其出血风险高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克服了华法林的上述缺点,备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大鼠可通过压杆获取成瘾性药物 (如可卡因 )。可卡因可阻断多巴胺 (dopamine ,DA)能神经元细胞膜上的DA转运体 ,阻滞DA的重摄取 ,从而引起突触间隙DA浓度增高 ,引起奖赏效应。但美国北卡大学的Phillips等应用快速反应的电化学探头 (可检测 10 0ms内的变化 )置于大鼠脑内伏核中央部 ,记录细胞外液中DA浓度的变化。发现有两种变化 ,一种是紧张性改变 ,其时程达几分钟 ;一种是位相性改变 ,时程小于 1秒。他们发现 ,大鼠经训练后可以自行压杆来获得可卡因的静脉注射。当血液 (及细胞外液 )中可卡因浓度增高时 ,DA能神经元放电频率…  相似文献   

18.
microRNA(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miRNA对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在免疫、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的在体给药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与优势。本文从miRNA的概念、在体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在体给药基本方式等几个方面对miRNA在体给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用药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一种体内恒速持续给药的方法—微量渗透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微量渗透泵给药是一种崭新的动物实验性持续给药方法。泵体由3个同心层(由内向外)—贮药池、渗透性套筒及控制渗透泵药物释放速度的半透膜组成。泵在被水激活后,因水可按渗透梯度渗入渗透性套筒部分,压迫泵体以恒定速度持续释放药物几天至若干星期,其渗透速度与被释放药物的理化性质无关,因而适用于多种药物  相似文献   

20.
自身给药实验监控系统软硬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自身给药实验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及Windows环境下控制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