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类从脂肪分离出来的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ADSCs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可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与其他干细胞相比,ADSCs具有来源充足,取材方便,供体易接受等独特优势,已成为基础医学及临床治疗的研究热点。ADSCs诱导分化和移植可有效治疗多种组织损伤性疾病,改善或修复器官功能,近年来ADSCs作为细胞疗法及组织工程的新型种子细胞在泌尿系统疾病治疗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重点讨论AD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具有来源广泛、易于获取、体外扩增、免疫原性低等许多优于其他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如何将其应用于组织损伤的治疗与修复。就近几年来国内外ADSCs的发现与分离、向肌腱谱系分化能力以及在肌腱损伤修复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了ADSCs应用于肌腱损伤修复时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再生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促进创伤与组织再生及功能重建的新兴学科,主要通过研究干细胞分化、机体等正常组织创伤修复与再生等机制来维持、修复、再生或改善损伤组织和器官功能。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是近年来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是一种足量的、可用于实际的、有一定吸引力的自体细胞代替的供体资源,并能够广泛的用于组织修复、再生、发育的可塑性及细胞治疗等研究中。阐述了脂肪干细胞在旁分泌、软组织重建及损伤修复、骨骼肌重建、心血管重建、神经系统重建及癌症转移与入侵方面的作用模式,概括总结了目前利用脂肪干细胞参与的临床治疗方法,以期对脂肪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多元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且脂肪组织在人体内的储量丰富,取材简单。因此,人源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DSCs)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如干细胞治疗、再生以及药物研发等。然而,要将这些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必须通过临床前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潜在的风险评估。而在实验动物中,猪与人类在解剖学、遗传学和生理学上非常相似,因此猪脂肪干细胞(porcine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pADSCs)的相关研究对人脂肪干细胞走向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猪脂肪干细胞的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猪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免疫表型、分化能力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科技论文被国际权威检索工具SCI收录情况,评价ADSCs领域的发展历程及应用前景。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对SCI数据库收录近20余年ADSCs领域科技论文进行统计,并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和UCINET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SCI一共收录ADSCs领域科技论文8 128篇,其中我国发文1 372篇,美国、中国、韩国为核心发文国。期刊分布中载文量大的期刊出版地多为美国、英格兰、荷兰等;共4 239篇获得1 000余项基金的支持;高频被引文献大多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尤其Zuk PA 2001和2002发表的2篇文献共被引6 791次;ADSCs的研究领域主要停留在基础实验研究层面上;ADSCs治疗疾病常见的有心肌梗死、骨关节炎和糖尿病等。结论 ADSCs具有的增殖、分化、再生、来源广泛等特点,可作为再生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种子细胞,被生命科学界寄予了无限的希望。ADSCs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于2001年后快速发展,发文量成几何倍数增长,随着ADSCs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将会极大地推动再生医学及美容医学向前迈进,越来越多的患者也会因此而受益。  相似文献   

6.
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临床针对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多样,但远 期疗效欠佳,对于肢体严重缺血的患者往往需要进行截肢处理。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cells, ADSCs)作为再生医学用 于治疗下肢缺血的种子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ADSCs 治疗下肢缺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干细胞在体外特定培养条件下可以被诱导分化成具有不同体细胞表型的细胞。除了通过不同培养条件进行体外诱导分化的方法外,用成熟体细胞与干细胞共培养同样可以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以下首先简述了脂肪干细胞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 的来源及其标志,然后重点就ADSCs的不同培养方法、诱导分化及最新的临床应用进行阐述,包括药物及化学诱导培养、体细胞与ADSCs二维、三维共培养等,最后提出ADSCs的问题所在并对此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方向。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定向分化的潜在能力。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在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和膀胱损伤方面已成为研究重点,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在治疗膀胱损伤已取得瞩目的研究成果。干细胞对阴茎勃起神经和海绵体血管内皮细胞起着修复保护作用。干细胞具有向多种谱系细胞转化的能力来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干细胞移植为泌尿系统的神经肌肉疾病的修复重建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使认为不可修复的的神经肌肉疾病的结构修复和组织重建成为可能。干细胞包括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narrow mesenchymal stem,BMSCs)和肌源性干细胞(muscle-derived stem cell,MDSCs)等。组织工程学是一类交叉学科,主要包括综合细胞培养、材料构建和细胞种植等。组织工程技术为泌尿外科临床医师提供了一条修复乃至重建受损脏器的新思路。本文就利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对膀胱缺损、压力性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泌尿系疾病的组织工程修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小鼠为模型,建立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为检测手段的快速分离脂肪来源干细胞的方法,解决间充质干细胞进入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方法:取BALB/c小鼠腹股沟内侧的皮下脂肪组织,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等系列措施,获取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所得细胞分离培养4代后,流式细胞仪分选出CD73+CD45-ADSCs后成骨诱导分化。碱性磷酸酶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分化情况。结果:刚分离培养的ADSCs细胞普遍呈圆形或椭圆形,传至第三代的细胞,非MSCs细胞逐渐被淘汰,剩余的细胞形态逐渐变得一致,细胞形态呈梭形。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ADSCs细胞表面抗原标记CD73+CD45-为20.7%。所得的ADSCs成骨诱导分化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呈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标志基因发现它们表达上调,其中ALP的表达高达22倍。结论:本方法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ADSCs,且耗时少成本低;且提示可采用该方法来获得大量的人源ADSCs用于组织工程修复。  相似文献   

10.
脂肪组织易获取、组织相容性好且对供体影响小,可作为获得成体干细胞的重要来源.基质血管组分(SVF)是从脂肪中分离出来的包括脂源性干细胞(ADSC)和基质细胞的异质性细胞群.SVF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已被大量的临床实验所证实,尤其是在美容整形和组织修复中的应用.早期,SVF通过酶消化法获得,随着近年来在临床中扩大应用,为...  相似文献   

11.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组织器官修复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体外培养条件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和分化潜能的维持对其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大鼠腹股沟部脂肪组织分离获得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细胞生长曲线、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细胞克隆形成等进行了检测,从而筛选出细胞生长最适的血清及浓度;再进一步对筛选条件下培养的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了免疫荧光检测、流式细胞术分析和诱导分化能力鉴定。结果显示,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20%血清浓度下生长状态最好,增殖较快,细胞群体倍增时间较短,细胞克隆形成率可达(27.33±0.58)%。分离的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中CD44、CD90、CD106的阳性率分别为99.12%、99.59%、65.81%,CD34分子呈阴性。诱导后,细胞经油红O、碱性磷酸酶、阿新兰染色,结果表明,细胞具有向脂肪、骨、软骨方向分化的潜能。以上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系。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建立重组腺病毒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 促 ADSCs 定向分化肝细胞的方法,并对其参与肝损伤修复能力进行验 证, 为作为治疗肝损伤细胞来源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消化培养的方法, 分离 SD 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 ADSCs 细胞, 连续传代 3 次 对其进行纯化培养, 利用形态学鉴定、 流式细胞术检测 ADSCs 表面标志物方法对其间充质干细胞样特征进行鉴定, 加入成脂肪 细胞诱导液观察其分化成脂肪细胞的能力; 构建腺病毒表达 HGF 载体 Adeno-HGF-EGFP, 并转染 ADSCs 细胞, 利用免疫细胞化 学染色方法检测肝细胞标志分子表达水平; 最后建立大鼠肝损伤动物型, 观察 Adeno-HGF-EGFP 转染的 ADSCs 细胞参与肝损 伤修复能力情况。结果: 分离的 ADSCs 细胞形态较为一致, 绝大多数呈梭形, 排列不规则。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 该细胞表达 CD29、 CD90、 CD106 等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表面标记物, 低表达造血干细胞细胞表面标记物 CD34、 CD45, 同时, 分离的 ADSCs 细 胞具有诱导分化成脂肪细胞能力; Adeno-HGF-EGFP 转染 ADSCs 后, AFP、 ALB、 CK18 等肝细胞特异性分子表达水平升高;经尾 静脉注射 ADSCs 细胞后, 肝损伤大鼠的 AST、 ALT、 TBIL 等分子表达水平恢复正常。结论: 建立了重组腺病毒介导肝细胞生长因 子 HGF 促 ADSCs 定向分化肝细胞的方法, 并且表达 HGF 的 ADSCs 细胞具有修复大鼠肝损伤模型能力, 这为通过细胞治疗肝损 伤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重力旋转培养系统(Rotary Cell Culture System,RCCS),对小鼠脂肪干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寻求一种更有效的促进干细胞扩增的方法.方法:从小鼠的脂肪组织中提取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ADSCs),并对脂肪干细胞进行流式鉴定后,利用活细胞观察法、Dil免疫荧光标记法、扫描电镜法观察微重力旋转三维培养系统对脂肪干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与平面二维培养作对比,血小板计数法记录细胞的增殖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两组的细胞倍增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微重力旋转三维培养系统较传统平面二维培养系统,脂肪干细胞增殖更明显,生长速度更快.结论:模拟微重力旋转三维培养系统更有利于脂肪干细胞的增殖生长,为后期利用脂肪干细胞修复受损涎腺提供一种更快捷有效的扩增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Exendin-4对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的(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增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腹股沟处脂肪组织,流式细胞学方法鉴定分离的ADSCs,使用Exendin-4(Ex-4,0-50 nm/L)对P4代(第四代)ADSCs进行干预,采用MTT检测ADSCs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APK通路中JNK和ERK的磷酸化水平,使用相应的阻断剂来观测JNK和ERK通路对ADSCs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分离培养的ADSCs高表达CD29、CD90和CD105,低表达CD31、CD34和CD45,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Ex-4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ADSCs体外增殖,10 nm/L为最适促增殖处理浓度。同时,Ex-4可以提高细胞中c-Jun和ERK的磷酸化水平,而给予相应阻断剂后,磷酸化蛋白表达减弱,细胞增殖能力也明显减弱。结论:Ex-4可以通过JNK和ERK通路增强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力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组织中含有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力的细胞,即脂肪源性干细胞,简称脂肪干细胞。其生物学性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类似,并可向脂肪、骨、软骨、肌肉、内皮、造血、肝、胰岛和神经等多种细胞方向分化。由于脂肪组织在人体内储量丰富,获取简便创伤小,在组织工程、器官修复、基因治疗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脂肪干细胞已成为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干细胞领域另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通过以分析脂肪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力,综述了这一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应用前景及目前研究中一些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索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成体干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体外生长、增殖能力和胚胎干细胞特性的差异,为成体干细胞的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研究以胎儿成纤维细胞(fetal fibroblast cells,FFCs)作为对照,检测阿尔巴斯白绒山羊3种成体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和肌肉卫星细胞(muscle-derived satellite cells,MDSCs)中多能性(NANOG,OCT4,SOX2)、增殖(TERT,PCNA)、凋亡(P53,BAX)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表明g ADSCs、g BMSCs和g MDSCs低表达NANOG、OCT4和SOX2,与g FFCs没有明显差异;TERT在g BMSCs和g MDSCs中的表达量高于g FFCs中的表达量,而在g ADSCs中的表达量则低于g FFCs;PCNA和BAX在g FFCs和g MDSCs中高表达,在g ADSCs和g BMSCs中低表达;P53在g BMSCs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在g FFCs、g ADSCs和g MDSCs中的相对表达量均较低。现象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成体干细胞的胚胎干细胞特性及增殖能力优于胎儿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17.
脂肪组织中含有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力的细胞,即脂肪源性干细胞,简称脂肪干细胞。其生物学性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类似,并可向脂肪、骨、软骨、肌肉、内皮、造血、肝、胰岛和神经等多种细胞方向分化。由于脂肪组织在人体内储量丰富,获取简便创伤小,在组织工程、器官修复、基因治疗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脂肪干细胞已成为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干细胞领域另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通过以分析脂肪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力,综述了这一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应用前景及目前研究中一些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Sox9基因对人脂肪干细胞(ADSCs)的诱导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培养人源ADSCs,并绘制生长曲线,传代三次后的ADSCs利用脂质体转染Sox9基因,选用抗生素G418进行筛选.以空载体转染细胞作对照,分别取48h和14d转染后的细胞做Flag蛋白免疫组织化学鉴定.通过检测转染细胞中Ⅱ型胶原来确定ADSCs是否向软骨细胞分化.结果:ADSCs呈长梭形,形态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600μ/ml G418为最适筛选浓度.转染后第48h和14d的细胞均能表达Sox9基因融合表达的Flag蛋白.第48h和14d,转染效率分别为93%和75%.转染后14d的ADSCs表达Ⅱ型胶原,转染后48h实验组和对照组都为阴性.结论:Sox9基因能诱导脂肪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9.
组织干细胞是成体组织中存在的一类尚未分化、能自我更新和增殖的特殊细胞群,具有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的潜能.一般处于休眠状态,在组织损伤修复和维持组织的动态平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体育运动、激素、生长因子和药物能激活内源性的组织干细胞,促进组织再生或伤口修复.利用内源性修复机制刺激组织再生,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的梦想.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个梦想现在可能成为现实.本文简要介绍了组织干细胞的内源性修复、内源性修复的生理学机制、招募内源性干细胞的主要方法及目前采用招募内源性干细胞修复和再生组织这一策略尚需克服的困难和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是临床外科中的一个难题。尽管周围神经系统在损伤后具有内在的自我修复能力,但一般很难达到完全功能恢复,特别是近端的损伤或者大段的神经缺损。近年来,基于干细胞的细胞治疗为周围神经再生带来了曙光。大量研究表明干细胞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然而其作用机制还不明确。为此,本文将对脂肪干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作用包括向雪旺细胞分化、神经营养、血管形成、神经元保护、靶器官保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进行归纳,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