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杜诚  刘军  叶文  廖帅  葛斌杰  刘冰  马金双 《生物多样性》2021,29(8):1011-22171
2020年中国共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59个, 其中新属21个、新种312个、新亚种6个、新变种14个、新变型6个; 发表新组合(等级) 217个, 新名称11个; 发表国家级新记录48个; 将85个名称处理为65个名称的异名; 对14个名称进行了应用订正; 新指定后选(新)模式物种147个; 还新发现多年未曾发现的物种2个, 排除物种分布3个。新发表的物种中, 苔类植物门有3个、藓类植物门3个、蕨类植物门6个、裸子植物门1个新杂交种、被子植物门299个。这些新物种中, 有86个发表的同时提供了详细的分子证据, 78个在发表时就依据IUCN标准被评估处于受威胁的状态。云南、西藏、广西和四川等西南4省区发表新物种最多, 占全国新物种发表总数的2/3; 新物种发现密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云南、海南、台湾、广西和浙江等省区; 墨脱县是新物种发现数量最多的县级行政单位。2020年中国高等植物净新增294个分类群, 占全国总数的0.79%, 313个高等植物名称发生变动, 占全国总数的0.84%。  相似文献   

2.
《菌物学报》2017,(6):705-717
伞菌目Agaricales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亚门Agaricomycotina,是担子菌门中最大的一个类群,能够以腐生、寄生以及共生的模式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生存范围广,对于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51株伞菌目真菌基因组大数据挖掘降解木质纤维素相关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CAZymes)和氧化还原酶(oxidoreductases),同时比较白腐菌、褐腐菌、腐生菌、菌根菌、植物致病菌、兼性寄生菌、动物共生菌和不明生态型真菌降解机制的差异。结果显示白腐菌和褐腐菌等木腐菌、菌根菌、兼性寄生菌、其他腐生菌、植物致病菌以及共生菌的CAZymes家族平均数目为134个、93个、101个、127个、61个和32个,而CAZymes同源的基因平均数目为398个、240个、463个、407个、418个、131个和38个,木腐菌的CAZymes家族最为丰富,但是兼性寄生菌基因数目最多;同时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的26个家族中,基因数目分别为86个、32个、101个、86个、104个、36个和10个。在木腐菌(白腐菌和褐腐菌)、菌根菌、兼性寄生菌、腐生菌、不明生态型、植物致病菌和动物共生菌中氧化还原酶相关的基因数目为44个、35个、48个、53个、59个、6个和29个,其中不明生态型真菌的基因数目最多达到了59个,植物致病菌的数量最少。CAZymes和氧化还原酶在不同的真菌中数量和种类差别很大,与其生态类型的关系不明显,此研究丰富了木质纤维素降解机制的多样性,但是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设计对其生物活性进行验证以及进行蛋白家族进化分析。  相似文献   

3.
杜诚  刘军  叶文  廖帅 《生物多样性》2022,30(8):22207-229
2021年中国共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42个, 其中新科1个, 新属11个, 新种289个, 新亚种3个, 新变种18个, 新变型20个。新发表的物种分别属于苔类植物门(5个新种)、藓类植物门(4个新种)、石松门(3个新种)、蕨类植物门(22个新种)、裸子植物门(2个新种)、被子植物门(253个新种)。其中111个新种同时提供了详细的分子证据, 76个在发表时就依据IUCN标准被评估处于受威胁的状态。云南、西藏、四川和广西等西南4省区发表的新种最多, 共占全国新种发表总数的63.3%; 新种发现密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台湾、海南、云南、浙江和广东等省区。2021年中国共发表植物新组合(等级) 134个, 新名称9个; 发表国家级新记录62个; 将92个名称处理为62个名称的异名; 对7个名称进行了应用订正; 重新承认了2个属和10个物种; 新指定后选(新)模式物种49个; 还新发现多年未曾发现的物种9个, 排除物种分布7个。2021年中国高等植物净新增364个分类群, 占全国植物总数的0.98%, 230个高等植物名称发生变动, 占全国植物总数的0.62%。  相似文献   

4.
中国谷精草属的新资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谷精草属3个新系,7个新种、5个新变种、2个新组合、3个新记录、修正了5个种的特征记载,新归并学名15个,共涉及全国32种8变种中的34个。  相似文献   

5.
万霞  张丽兵 《生物多样性》2022,30(8):22116-22171
2021年全球共发表维管植物新分类群2,219个, 包括新亚科1个、新族7个、新亚族7个、新属68个、新亚属7个、新组15个、新亚组8个、新系10个、新种1,979个、新亚种46个、新变种59个和新变型12个; 这些新分类群隶属于185科881属, 兰科、菊科和茜草科是本年度最受关注的类群。2,219个维管植物新分类群由来自全球的1,942位学者发表在165个期刊和14部专著中, 其中有42位作者发表了11个以上的新分类群。值得关注的是, PhytotaxaPhytoKeys是2021年发表维管植物新分类群的主要期刊, 分别发表586个和112个。本年度发表的2,096个新种及种下单元中, 被子植物门1,940个、蕨类植物门147个、裸子植物门9个, 其中兰科植物最多, 共227个。2021年发表的新种及种下单元来自世界115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南美洲是新种及种下单元发现的热点地区, 分别发现837个和571个。中国、巴西和马达加斯加是2021年贡献维管植物新种及种下单元最多的前3个国家, 分别发现283、269和169个。考虑到在2021年2月1日之后IPNI对2020年发表的维管植物新种增加了797个, 我们估计在2022年4月16日之后, 各数据库中2021年发表的新种及种下单元会增加700个左右。这将使2021年发表的新种(和种下分类群)数量增加到大约2,800个, 这与2001年以来每年发表的维管植物新种数量相当。  相似文献   

6.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于2005年7月发表了最新的病毒分类第八次报告。在这个长达1259页的报告中,将目前ICTV所承认的5450多个病毒归属为3个目、73个科、11个亚科、289个属、1950多个种。在亚病毒感染因子下设类病毒、卫星和朊毒,其中类病毒有2个科、7个属;卫星病毒有2个亚组,卫星核酸有3个亚组;  相似文献   

7.
慈竹(Bambusa emeiensis)纤维素含量丰富,是较好的造纸原料,但竹茎中木质素影响着制浆生产及纸浆质量。目前,对慈竹木质素生物合成机制所知甚少,这限制了遗传调控竹木质素的研究。本文以拟南芥、水稻等植物的已知木质素基因作为查询序列,通过BLASTp和系统进化分析,从10、50、100和150 cm慈竹笋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到351个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Unigenes,包括51个LAC,37个4CL、26个PAL、34个CCR和25个CAD相关转录子,其数量高于其他已报道的竹类植物。转录丰度和定量基因表达分析发现16个木质素基因,包括2个PAL、5个CCR、3个4CL、2个CADH2和4个LAC,随着笋发育而表达上调,表明其可能与发育性木质素积累相关。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棉花害虫天敌蜘蛛初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慈祥 《蛛形学报》1994,3(2):145-147
在山东省已查明的棉花害虫天敌种类,计2个纲、11个目、42个科、151种,其中蜘蛛种类为14个科、32个属、52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整理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石炭纪牙形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对基于中国材料建立的石炭纪牙形类分类单元进行了厘定, 其中5个属/亚属中只有2个是有效名称; 99个种中有效种48个, 无效种7个, 尚有44 个种需要进一步研究。对中国石炭系4个地层大区10个地层区的牙形类生物地层序列进行了讨论和厘定。华南区包含完整的石炭系的43个牙形类生物带, 其它地层区包括准噶尔区10个、羌塘区8个、塔里木区8个、祁连–贺兰山区8个、内蒙古–吉林区6个、华北区3个、滇西区6个、藏南区5个、以及冈底斯区2个。石炭系尚有4个阶即谢尔普霍夫阶、莫斯科阶、卡西莫夫阶和格舍尔阶未确立全球界线层型。牙形类是最具潜力的界线标志。中国贵州罗甸纳庆剖面是这4个阶的候选层型剖面。该剖面产丰富的牙形类化石, 包括各阶潜在的界线标志化石, 而且近年来在它们的演化谱系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Sitting和Noyes在1984年编纂的《遗传工程与生物工程公司年刊》(1984年版)所载资料,在1981年到1984年的四年期间,国际上的生物工程公司从260个猛增到1500余个,其中有十分之一与农业有关,主要进行植物遗传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在1500多个公司中美国约占1100余个,英国200余个,日本约140个,加拿大约60个,法国60个左右。其他如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巴西、中国、丹麦、芬兰、联邦德国、希腊、匈牙利、印度、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科威特、马来西亚、墨西哥、荷兰、新西兰、挪威、菲律宾、波兰、葡萄牙、新加坡、南朝鲜、瑞典、瑞士等国也有1个到10余个公司从事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武汉东湖南部湖汊的鼓藻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1963年9月到1964年12月,作者在武汉东湖南部的湖汊定点采得48号藻类标本,其鼓藻类十分丰富,经鉴定共有20个属,164个种,75个变种和13个变型。其中有2个新种、7个新变种和2个新变型,12个种、25个变种和5个变型是中国的新记录;在四季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优势种类有11个种和1个变种。在不同季节共6次所采得的鼓藻种类的统计结果得出,在夏季(6月、8月)的种类最多,秋季和冬季(9月、10月、12月)次之,春季(4月)最少。在东湖252个鼓藻类的分类单位中,热带、亚热带类群共有45个,其中的19个是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特有或普遍分布的类群,13个是以广西为模式产地的类群,从而反映武汉地区鼓藻类区系具有亚热带类型的特点,并与南亚和东南亚的鼓藻类区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海南野生稻资源的保护和研究利用,2002—2013年对海南省18市(县)野生稻资源进行野外调查、资源收集和原、异位保护。初步查明,目前在全省15个市(县)发现154个野生稻自然居群,其中普通野生稻136个、疣粒野生稻11个、药用野生稻7个。收集到野生稻居群87个,其中普通野生稻80个、疣粒野生稻4个、药用野生稻3个,总共2900余份野生稻种茎,经繁殖和编目后妥善保存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的热带野生稻异位保存圃中,并参照农业行业标准-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建设技术规范,分别在文昌、琼海、儋州、万宁、陵水和保亭等县(市)建立了6个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其中普通野生稻4个,疣粒野生稻1个,药用野生稻1个。根据调查结果,对海南野生稻濒危状况及其根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海南野生稻保护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秦岭石瓮山地植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生泉  可燕   《广西植物》1999,19(1):53-59
石瓮山地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13科,421属,813种。其植物区系具有地理成分复杂、分布类型多样、温带性质强烈、区系起源古老、特有现象明显的特点。植被类型多样,有3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10个植被亚型、16个群系组和41个群系。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植被分类的研究 Ⅰ.自然植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湖北植被分类的原则、依据,植被分类的单位和命名,并拟订了5级分类系统,以植被型、群系、群丛作为主要分类单位。根据多年来全省野外调查资料分析,湖北植被划分为8个植被型组、13个植被型、66个群系组、152个群系、10个群丛。  相似文献   

15.
魏曙光  杨丽  郑海波  沈靓  赖江华 《遗传》2009,31(2):153-159
应用复合PCR及基因扫描技术, 对云南白族、傣族、彝族人群X染色体3个STR基因座DXS6804、DXS6799、DXS7132的遗传多态性进行研究。白族89个样本中共检出18个等位基因, 38个基因型,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0.0200~0.6400之间, 基因型频率分布在0.0256~0.3333之间; 傣族100个样本中共检出17个等位基因, 24个基因型,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0.0135~0.7500之间, 基因型频率分布在0.0385~0.5769之间; 彝族88个样本中共检出20个等位基因, 35个基因型,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0.0125~0.5875之间, 基因型频率分布在0.0250~0.3500之间。群体遗传多态性指标及法医学应用指标统计结果显示, 3个基因座在云南3个少数民族人群中均具有高度多态性。聚类分析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发现, 彝族、白族、傣族与藏族之间的遗传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6.
鞘翅目是世界昆虫种类最丰富的类群, 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意义。为及时掌握我国鞘翅目新分类单元和名称变动情况, 本文系统检索和整理了2020年发表的分类学文献。2020年共发表421个中国鞘翅目新分类单元, 包括新属21个、新亚属2个、新种387个、新亚种11个; 发表国家级新记录种51个; 提出了56个新组合、70个异名、7个物种异名名称变动、3个降级。重点研究类群包括步甲科、隐翅虫科、拟步甲科、天牛科、象甲科等。在地域分布方面, 新分类单元和新记录涉及33个省级行政区, 大多数新物种集中发现于云南和四川。建议今后及时地进行阶段性总结, 同时进行数字化, 以推动中国鞘翅目分类学研究成果的科学传播。  相似文献   

17.
应用C带技术,研究了汉族56人和海南岛黎族19人1、9、16、Y染色体中结构异染色质的多态性。汉黎两族1、9、16和Y染色体的C带正常类型分为3、2、2、3类。1、9、16、Y染色体C带大小及位置改变的变体发生频率,两个民族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性别间比较,也无显著差异。汉黎两族共75人,染色体C带变体总数为115个,其中1号染色体51个,9号34个,16号7个,Y13个;1号染色体部分倒位5个,9号部分倒位5个。两族1、9、16号同源染色体C带多态分布的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  相似文献   

18.
镇江香醋醋酸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组成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免培养法对镇江恒顺香醋醋酸发酵过程中醋醅的细菌群落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从醋醅样品中获得的总DNA经PCR扩增建立了16S rDNA克隆文库,共获得96个阳性克隆并进行了测序,以代表性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通过序列分析将它们分为16个OUTs,其中5个OUTs属于Lactobacillus属、2个属于Acetobacter属、1个属于Gluconacetobacter属、2个属于Staphylococcus属、2个属于Enterobacter属、2个属于Pseudomonas属、1个属于Flavobacterium属和1个Sinorhizobium属。  相似文献   

19.
中国香菇自然种质的rDNA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测定了全国范围内的59个野生香菇菌株rDNA的ITS区域的序列。所得序列的总长度在723-727个碱基之间,G+C含量也基本稳定在57.5%左右。用Phylip3.6软件包对59个ITS序列进行DNA数据分析。结果表明59个菌株被划分到3个不同的谱系中,其中谱系Ⅰ包括11个菌株,分布较为均衡,涉及东北、西北、西南和东部沿海等地区的8个省份;谱系Ⅱ包括14菌株,以西北、西南的4个省份为主;谱系Ⅲ包括34个菌株,覆盖范围最广,除东北和西北高原地区外,其它均有涉及。地缘关系分析表明以陕、甘为主的西北高原地区的菌株涉及Ⅰ、Ⅱ两个谱系;以闽、浙、赣和台湾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的菌株涉及Ⅰ、Ⅲ两个谱系;而以云、贵、川为主的西南地区的菌株则覆盖到了所有的3个谱系。这三个地区的香菇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西南地区尤为突出,是香菇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黑木耳优良菌株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2012年春季初筛和秋季复筛基础上,对选出的4个野生黑木耳菌株和5个栽培品种,以及在多个木耳基地分离获得的7个菌株进行了进一步栽培比较试验。基于菌丝生长速度、长势、拮抗试验、抗菌试验、栽培农艺性状和产量等因素,最终从16个菌株中筛选出适合黑龙江栽培的优良菌株6个,其中野生菌株2个:A14和A15;栽培菌株4个:M23、M43、M44和M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