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 据联合国统计,到公元二○○○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七十亿,几乎为现在人口的二倍。因此如何满足由于人类迅速增长而对粮食、蛋白质的需要,尤其是对动物蛋白质的需要,是各国研究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单细胞蛋白是一种用工业方法生产的微生物产品,大部分产品用作饲料,部分供人类食用。在1967年第一次国际单细胞蛋白会议上,决定将微生物生产的蛋白统称为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由于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般在30—50%左右)和多种维生素,因此它的营养价值高、饲用  相似文献   

2.
就大量产品的产量和工厂数目而言,苏联目前应为世界最大的生物技术产业。医药工业部管辖着130多家微生物工厂,具有19.2万劳动力,并且1988年投资新生产部门达6.43亿卢布。苏联目前单细胞蛋白处于世界首位,1988年即达179.9万吨,同时微生物杀虫剂产量也名列世界前矛,如1985年超过了13000吨。 苏联在技术较为简单的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功,且放大的困难也较少。但是在较复杂的生物技术上仍很落后。例如西方已上市多年的人胰岛素苏联仍不能生产。  相似文献   

3.
刘海滨 《生物技术》1995,5(4):40-41
以麦芽根为原料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研究初报刘海滨(烟台大学生化系.烟台)单细胞蛋白(Single-cellproten,ScP)是近年来生物技术方面研究比较活跃的领域之一。与传统的蛋白质原料相比,单细胞蛋白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齐全、富含维生素并...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我国以酵母为重点的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已得到一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酵母的年产量将超过1.2万吨。生产品种已有鲜酵母、活性干酵母、药用酵母和饲料酵母四大品种。(2)在开辟原料途径方面,已基本掌握用玉米水解糖和葡萄糖母液混合发酵,生产鲜酵母和药用酵母粉的工艺技术。亦有用有机废料,如用味精废液、薯干酒精废料生产饲料酵母的。(3)新型发酵罐的设计、试验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 考察了单细胞蛋白各种生产工艺的发展.考虑了三条原料路线:采用含蜡正链烷烃、甲醇和甲烷作原料。为了借助联合和最佳化生产来改进生产的经济效益,强调需要了解影响生产的全面经济情祝的工艺因素。论述了生产大宗产品的微生物工艺,同时论述了全面的士艺合成。  相似文献   

6.
单细胞油——一类有待开发的微生物产品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戴传超  袁生 《生物技术》1995,5(6):44-46
单细胞油──一类有待开发的微生物产品戴传超,袁生,窦洁,鲁仲谋(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南京)从微生物中发酵生产蛋白质,早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近来人们认识到不饱和脂肪酸大多是生物活性物质的前体,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抗癌等重要作用。尤其对二十碳五烯酸(E...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单细胞蛋白(SCP)已经成为人们广泛接受的用作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蛋白来源的微生物细胞的代名词。它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学院的Willson教授在1966年为描述用于食品的微生物干细胞而提出的,1967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单细胞蛋白学术会议上把这种微生物发酵产物正式命名为单细胞蛋白。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品,也是畜禽饲用的必需食料,富含蛋白质的微生物蕴藏着巨大的潜在资源,是人类需要研究、开发的对象,它在代用粮食方面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是发展食用蛋白的新方向,世界各国都在密切注视蛋白质工程的发展。微生物蛋白或单细胞蛋白(SCP)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代谢产物,实现这种菌体蛋白的工业化生产,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酒精废水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精废水是酒精生产中的废水,一般每生产1吨酒精约排放10—15吨废糟水。废水排人河中造成污染,因此酒精废水的处理已成为酒精工业中急待解决的问题。酒精废水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可用于沼气发酵、单细胞蛋白以及肥料的生产。用来生产蛋白质饲料,既能减轻污染,保护环境,又可以促进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本文报告利用酒精废水生产蛋白饲料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单细胞蛋白     
单细胞蛋白(SCP),最初称微生物蛋白。它是通过微生物连续发酵获得菌体制备的蛋白质。早在二十世纪初,人们就发现微生物不仅能利用碳水化合物,而且能以烃类为碳源。五十年代初,柏林的科学工作者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五十年代末,英国石油公司(BP)取得了单细胞蛋白的生产方法。六十年代中期,出现了石油蛋白。随后,日、美、苏、德等国也进行了工业生产的研究。一九八○年,世界上已有一些年产十万吨级的单细胞蛋白工厂正在没计、施工或运转投产。  相似文献   

11.
开发单细胞蛋白资源,发展单细胞蛋白工业,这是开辟人类食物新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单细胞蛋白不仅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效果良好,可以用来解决蛋白质食物和饲料的匮乏,而且因它能够以多种废弃资源为原料,进行物质再循环,所以也是加强环境保护、变废为宝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2.
功能糖在畜牧健康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5%,2008年我国全年肉类总产量7269万吨.牛奶3651万吨,禽蛋2638万吨.水产品4895万吨。全面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3,一些地区高达50%。20世纪50年代发现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具有防病促生长效果以来,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但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如药物残留、耐药性和畜产品品质下降等,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自然界中大多数微生物处于未培养状态,被称为“微生物暗物质”。随着微生物单细胞分离方法的不断更新,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应对微生物纯培养的挑战获得了重要进展,这些新的分离及培养策略对推动微生物资源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宏基因组学和基因组学数据相关成果日益增多,但微生物单细胞的分离与培养对于系统研究微生物的生态功能、遗传进化等仍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概述了目前使用的或正在研发的膜扩散培养法、微流控分选、荧光激活细胞分选、单细胞拉曼分选、光镊技术、显微操作技术等单细胞分离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及其在微生物单细胞分离和培养方面的优点与不足,同时展望了这些单细胞分离技术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生物技术(或称微生物技术)是一门以应用微生物学为主体的综合性技术群,主要包括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生化工程等。从纵向划分,包括研究、发展和生产。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的产品包括酒类、调味品、有机溶剂、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甾体激素、酶制剂、活性肽及蛋白、酵母及其它单细胞蛋白、淀粉糖等。应用范围包括食品、轻工、医药、农业、化工、矿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 853340通过甘氨酸或青霉素溶解兼性甲基营养菌红色精朊杆菌[英]/Sato,K.…//Agri.Biol.Chem.-1984,48(7).-1745~1751[译自DBA,1984,3(20),84-09744]红色精朊杆菌是单细胞蛋白的有效来源,但由于它且有坚固的细胞壁,不能为常  相似文献   

16.
<正> 木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是构成植物半纤维素组分的主要成分。在高等植物和农业废料中约占干重的20%。美每年有5亿吨植物纤维被废弃,其中含10~25%木聚糖形式的木糖,按最低估计也有5000万吨,若将这些木糖发酵,可产生1500万吨酒精。近年来,对于采取酶和微生物步序有效地利用木聚糖已受到了重视。很多微生物能够水解木聚糖,业已分离出真菌、细菌以及放线菌的木聚糖酶。很多微生  相似文献   

17.
1985年8月苏共中央常委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发展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决议,确定了关于加速发展这一领域的重大措施。目前,苏联的微生物工业大约能生产国民经济极需要的150种产品。生物工程的主要产品是饲用蛋白质和赖氨酸。每年能生产100万吨饲用蛋白,赖氨酸1.4万吨。在不久的将来,这两种产品至少比现在要多4倍。  相似文献   

18.
刘聪  谢伟  何林  张传伦 《微生物学报》2020,60(6):1051-1062
拉曼显微光谱是一种能够提供0.5–1.0μm空间分辨率的单个微生物细胞内化学结构信息的研究技术。近几年来,拉曼显微光谱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微生物单细胞的研究中,它可以快速无损地检测微生物细胞内的特征化学组分。典型的单个微生物细胞的拉曼光谱包含核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和色素(例如类胡萝卜素)等信息,这些信息能够表征微生物细胞的基因型、表型和生理状态。所以单细胞拉曼显微光谱是一种可用于区分微生物样品的"全生物指纹"技术,它可用于研究单个微生物细胞生命阶段的转变、鉴定微生物单细胞中的色素及其他化合物的含量变化等。本文综述了目前拉曼显微光谱在微生物单细胞研究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与稳定同位素标记(stable isotope probing,SIP)、拉曼成像、光谱分类和细胞分选技术结合来探究微生物单细胞对物质吸收后特征峰的变化、推导物质循环过程、进行微生物分类鉴定和探索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拉曼显微光谱作为微生物单细胞研究的手段之一,在代谢过程的研究、活细胞分选和细胞对物质的利用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辛雨菡  崔丽 《微生物学报》2020,60(9):1772-1783
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氮气还原为生物可利用氨的过程,是环境中新氮的主要来源,调控初级生产力并影响氮储库的收支平衡。由于环境中大部分固氮微生物不可纯培养,不依赖培养且具有高空间分辨率水平的单细胞技术,成为研究固氮微生物的有力手段。~(15)N_2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以微生物对~(15)N的同化量或速率为依据,是表征微生物固氮活性的最直接手段。本文对~(15)N_2稳定同位素标记结合两种单细胞技术,即纳米二次离子质谱(Nano SIMS)和单细胞拉曼光谱,用于固氮微生物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揭示环境中高活性固氮微生物、空间分布、与其他生物的共生关系、细胞生理状态等,并进一步对近期发展的基于单细胞拉曼光谱的固氮微生物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微生物产生的弹性蛋白酶的来源、性质结构、克隆表达、蛋白质工程改造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生产开发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