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宪庭  李立容  许碧珍 《遗传》1980,2(1):33-33
原位分子杂交证明,各种哺乳动物的119 s- 28 S核搪体RNA基因(rDNA)位于特定的染色体的核仁形成区(NOR),最近,Gootlpasture 等应用银胺法特异地染色核仁形成区,证实银染的位置是染色体_L核塘体RNA基因的位置。 此后,进一步证明银染物质不是rDNA,亦不是 rRNA,可能是核仁形成区特异的蛋白质,即和 r1:NA转录相联系的酸性蛋白。人类核糖体 RNA基因位于5对近端着丝点染色体短臂的 次猛痕处,即人类的核仁形成区。在正常人中, 常不是所有核仁形成区皆彼银染,其范围大约 4-10。应用银染法可以觉察正常人体核塘体 RNA基因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对人和动物细胞的中期染色体的核仁形成区(NOR_s)用硝酸银试剂进行特异性染色(下称银染技术),已由Dencon和Goodpasture等人证明,被银染的物质是一种酸性蛋白质成分。银染能够显示核糖体基因18S和28S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以及在细胞周期中的活动。染色体银染技术的出现,为细胞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其应用范围已经扩及到人和动物的体细胞、生殖细胞以及培养细胞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已知哺乳动物中18S+28S核糖体基因(rDNA)位于特定染色体的核仁组成区(NOR_s),银染技术能使哺乳动物染色体上的核仁组成区着色。银染核仁组成区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标记。近年来,银染技术已开始用于追溯家畜的品种起源(王子淑等,1982)。还发现患白血病的黑白花奶牛的Ag-NOR_s出现率比正常牛显著下降(郭爱朴等,1983)。一些哺乳动物的Ag-NOR_s,如狗(张锡然等,1982)、灵长类(曹彼梅等,1981)、毛冠鹿(张锡然,1983)等已有过报道。本文应用银染技术,对东北梅花鹿(Cervus nippon hortulorum)的体细胞染色体的核  相似文献   

4.
董兆文  汪安琦 《遗传》1982,4(3):5-6
自Goodpastur。等[3]建立染色体的银染色方 法以来,该技术已在细胞遗传学的各个领域得 到广泛的应用,被认为是研究18S-28S rDNA 的分布与转录的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方法[4]。银 染技术可以特异性地使核仁组织者区(NOR) 着色(称之Ag-NOR),其银染位置与染色体上 核糖体基因(rDNA)的分布相一致[10]  相似文献   

5.
用银染方法(或称Ag-AS技术)对中期染色体的核仁组织者(NOR)进行特异性染色,能够显示18S和28S核糖体基因(rDNA)的活动。肿瘤细胞的rRNA具有较高速率的蛋白质合成能力。而被银染的酸性蛋白质在核仁的大小和组成上可能起重要作用。癌患者的核仁比正常成年人的核仁大。某些白血病患者的核仁有明显的变化。我们用改  相似文献   

6.
人类D组和G组染色体的随体茎部为18S和28S rRNA基因(即rDNA)的座位,该区亦称为核仁形成区。应用细胞化学上的银染法可以判断rDNA的活性。至今已经证明,银染物质是同rRNA转录有密切联系的蛋白质,因而这是一个判别该区有何功能而不是有没有形态结构的简便有效方法。周宪庭等报道,在中国人中,随着年龄增长,该基因活性有丢失的趋势。银染法也很快用在肿瘤遗传学的研究中。H.Hubbell和徐道觉发现,一些肿瘤的细胞株,其每细胞的Ag-NORs(表示银染后出现阳性的rRNA基因数目)与正常对照组相  相似文献   

7.
遗传学实验     
马正蓉  吕群 《遗传》1982,4(2):41-43
(十六)哺乳动物染色体的银染法实验原理 银染法(Ag-As技术)专染哺乳动物染色体上的核 仁组成区(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 NOR)。已知哺 乳动物中编码18S rRNA, 28S rRNA的基因(rDNA)是 位于特定染色体的核仁组成区。当用银染法染色时, rDNA能选择性地还原银,呈深黑色,染色深黑的可染 区即为核仁组成区(Ag-NORs )。可染区的数目反映了 有转录活性的核糖体RNA基因的数目。  相似文献   

8.
玉米(Zea mays)只有1对45S rDNA位点并在分裂期染色体形成次缢痕, 是研究植物细胞rRNA基因组织和表达模式的简单模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CPD(PI与DAPI组合)染色和银染技术, 分析了玉米根尖分生细胞rRNA基因的组织和表达模式。45S rDNA探针在所有间期细胞核中显示2种杂交信号: 荧光强烈地位于核仁周边的纽, 而相对较弱地分布于核仁内的点。在部分细胞中可观察到点与纽相连或从纽发出; 点的数目越多, 纽变得越小; 点的数目多少与细胞的活性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纽代表了处于凝缩状态的非活性的rDNA染色质, 纽解凝缩形成的点是rRNA基因活跃转录的细胞学表现; 不同阶段间期核的点的数目变化反映了被活化的rRNA基因数目不同。间期和前期细胞的CPD染色和相继的银染结果显示, 大部分rDNA染色质没有参与核仁的形成。rDNA FISH显示, 同一间期细胞的2个同源rDNA位点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 同源染色体次缢痕的长度差异以及Ag-NOR和银染核仁的异态性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差异的存在。FISH结果显示, 早中期细胞的rDNA染色质相对解凝缩, 银染在所有早中期细胞和部分中期细胞显示了明显的核仁, 表明玉米的rRNA基因在有丝分裂早中期有较活跃的转录, 其转录在晚中期才停止。  相似文献   

9.
人类双生子的银染核仁形成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人们为了探讨遗传与环境在 产生表型中的相互作用,已在解剖、生理、生化、 心理、行为及病理状态等各方面对人类双生子 进行了详尽的研究。1975年Goodpasture等5) 应用银染技术使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副缴痕, 即人类核仁形成区(NOR)特异染色,并证卖 银染的位置是:RNA基因的位置。为了进一 步了解银染核仁形成区(Ag-NOR)和银染近 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Ag-AA)的遗传特征, 我们用银染技术进行了双生子的Ag-NOR和 Ag-AA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实摊  李立容  王宗仁 《遗传》1981,3(6):19-22
对人和动物细胞的中期染色体的核仁形成 区(NOR,)用硝酸银试剂进行特异性染色(下 称银染技术),已由Denton[4]和Goodpasture[5]等 人证明,被银染的物质是一种酸性蛋白质成分。 银染能够显示核糖体基因18S和28S在染色体 上的位置以及在细胞周期中的活动[7]。染色体 银染技术的出现,为细胞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 段,其应用范围已经扩及到人和动物的体细胞、 生殖细胞以及培养细胞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用Ag-AS染色技术对几种小鼠肿瘤细胞(Ehrlich腹水瘤,肉瘤180,淋巴瘤1号)核仁组织者(NORs)的观察结果,发现肿瘤细胞的NORs即18 S+28 S rDNA或核糖体基因的位置和大小与正常细胞的不同。正常小鼠细胞有3—6条染色体带有银染色的核仁组织者(Ag-NORs),分布位置都紧靠在着丝点下方;而三种小鼠肿瘤细胞都有一个中等大小的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其Ag-NOR的位置移至长臂的中部。小鼠淋巴瘤1号  相似文献   

12.
玉米(Zea mays)只有1对45S rDNA位点并在分裂期染色体形成次缢痕,是研究植物细胞rRNA基因组织和表达模式的简单模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CPD(PI与DAPI组合)染色和银染技术,分析了玉米根尖分生细胞rRNA基因的组织和表达模式。45S rDNA探针在所有间期细胞核中显示2种杂交信号:荧光强烈地位于核仁周边的纽,而相对较弱地分布于核仁内的点。在部分细胞中可观察到点与纽相连或从纽发出;点的数目越多,纽变得越小;点的数目多少与细胞的活性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纽代表了处于凝缩状态的非活性的rDNA染色质,纽解凝缩形成的点是rRNA基因活跃转录的细胞学表现;不同阶段间期核的点的数目变化反映了被活化的rRNA基因数目不同。间期和前期细胞的CPD染色和相继的银染结果显示,大部分rDNA染色质没有参与核仁的形成。rDNA FISH显示,同一间期细胞的2个同源rDNA位点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同源染色体次缢痕的长度差异以及Ag-NOR和银染核仁的异态性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差异的存在。FISH结果显示,早中期细胞的rDNA染色质相对解凝缩,银染在所有早中期细胞和部分中期细胞显示了明显的核仁,表明玉米的rRNA基因在有丝分裂早中期有较活跃的转录,其转录在晚中期才停止。  相似文献   

13.
植物45S rDNA的染色体位置的CPD染色和FISH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佘朝文  宋运淳 《广西植物》2008,28(4):515-520
采用PI和DAPI组合(CPD)染色结合45SrDNA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分属6个科的16种植物的45S rDNA的染色体位置进行了分析。在所有供试植物中,共检测到53个45S rDNA位点。大多数45S rDNA位点分布在染色体的短臂;位于染色体臂内和染色体末端的位点的比例大体相当;多数位于染色体臂内的45S rDNA位点有次缢痕形成,但rDNA重复单位簇所处的位置存在差异。根据45S rDNA所处的染色体臂的不同、距着丝粒远近的差异、形成次缢痕与否以及rDNA重复单位簇相对于次缢痕的位置等特征,将植物的45S rDNA位点划分为12种染色体分布类型。基于我们的结果和其他的报道对45S rDNA位点、核仁组织区(NOR)、次缢痕和随体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种改进的植物染色体Ag—NOR染色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自1975年,Howell等和Goodpasture等报道人类染色体的Ag-NOR(银染核仁组成区)染色技术以来,银染色技术已广泛用于人类和哺乳动物染色体的核仁、核仁组成区、中心粒、着丝点、染色体轴心以及联会复合体等结构和行为的研究。但银染技术在植物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rRNA基因位于5对近端着丝点染色体短臂的次缢痕上。间期细胞中,该区域转录45S rRNA并聚集形成核仁,因此把该区域称为核仁形成区(NOR)。在中期染色体制片上,核仁形成区常常靠近,这种现象叫做随体联合。一般认为随体联合是间期细胞核仁的残余。  相似文献   

16.
人类核仁形成区结构性变异与随体联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戈华 《遗传学报》1989,16(1):67-73
本文以硝酸银染色法研究了200对正常夫妇及200对唐氏综合征(DS)患者双亲淋巴细胞染色体核仁形成区(NOR)。结果发现双核仁形成区(dNOR)的检出率在两组人群中均为0.5%;随体联合(SA)的结果表明,负有dNOR染色体的SA频率并不随其核糖体RNA(rRNA)基因含量的明显增加而上升,提示除rRNA基因含量及其活性外,尚有其他因素影响SA的形成。dNOR携带者与DS的发生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李心治  周宪庭 《遗传》1982,4(5):7-8
人类的rRNA基因位于,对近端着丝点染 色体短臂的次溢痕上。间期细胞中,该区域转 录45S rRNA并聚集形成核仁,因此把该区域 称为核仁形成区(NOR)。在中期染色体制片 上,核仁形成区常常靠近,这种现象叫做随体联 合。一般认为随体联合是间期细胞核仁的残余。  相似文献   

18.
吕宝忠  丁菲英  陈通达 《遗传》1985,7(5):25-26
人类D组和G组染色体的随体茎部为18S 和28S rRNA基因(即rDNA)的座位,该区 亦称为核仁形成区。应用细胞化学上的银染法 可以判断rDNA的活性。至今已经证明,银 染物质是同rRNA 转录有密切联系的蛋白质, 因而这是一个判别该区有何功能而不是有没有 形态结构的简便有效方法。周宪庭等田报道, 在中国人中,随着年龄增长,该基因活性有丢失 的趋势。银染法也很快用在肿瘤遗传学的研究 中。H. Hubbell和徐道觉[[41发现,一些肿瘤的 细胞株,其每细胞的纯-NORs(表示银染后出 现阳性的rRNA基因数目)与正常对照组相 接近,然而由于肿瘤细胞株的大多数细胞的染 色体数目大于46,故其D和G组的染色体数目 也超过正常者的10条,因此实际上有更多的 rDNA处于失活状态。D. A. Miller等【31运用 分子杂交、细胞杂交等方法得出,肿瘤细胞株 中不但含有更多的D和G组染色体,而且由于 纯-NOR基因并不比对照组有更多的失活,所以 肿瘤细胞中活性rDNA总数比正常细胞要多。 鉴于不同工作者对同一问题得出相互矛盾的结 果,因此有必要在病人的细胞中观察有活性的 rDNA数目究竟有没有变化,若有变化,则其可 能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便是本文探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梁凤霞 《生物学通报》1991,(10):16-16,8
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显著的细胞结构是核仁。在光学显微镜下,核仁通常呈均质而致密的球体;在电子显微镜下,核仁主要分为三个区,即.1)颗粒区,含有核糖体前体颗粒;2)致密的丝状区即纤维区,包含有正在转录的RNA分子;3)浅染色区,或称为核仁内染色质,该区包含有从染色体核仁组织者区来的DNA,其中含有rRNA基因。因而,从成份上说,核仁是由DNA、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它的主要功能是转录rRNA和装配核糖体亚单位。  相似文献   

20.
蓖麻蚕的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的基因(rDNA)是多拷贝基因,其重复单位成线性方向排列。在每一重复单位中含有18S、28S和5.8S rRNA基因各一个。了解它们的排列状况是认识rDNA结构的基础。本文将无性繁殖的该rDNA用各种限制性内切酶水解后,制成Southern转移膜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18S、28S和5.8S rRNA杂交;又将18S和28S rRNA制成Northern转移膜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rDNA片段杂交,从而排出18S、28S和5.8S rRNA基因在rDNA上面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