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2013年56例肝脓肿住院患者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其中3例多发脓肿行2次穿刺置管治疗,其余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未出现出血、胆漏、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本组患者手术前后体温、白细胞数及脓肿面积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4例体温升高患者中,21例术后3天内恢复正常,3例仍有升高;41例白细胞数升高患者中,29例术后3天内恢复正常,12例仍有增高;56例患者术后脓肿面积均明显减小,该组患者腹痛、肝区叩痛等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及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是一种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创伤小、明显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操作者需要充分作好术前准备,严格把握适应症,严谨操作步骤并结合全身抗生素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发热症状,有效降低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手术结合导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乳房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12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80例乳房脓肿患者,全部在超声定位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手术结合导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80例乳房脓肿患者完全恢复,住院天数6~10天,无1例并发乳瘘。常规病理结果均符合临床诊断。1~2年随访中,临床检查及乳腺B超检查均未发现复发迹象。结论:麦默通微创手术结合导管冲洗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乳房脓肿,切口隐蔽,操作简便,治疗彻底,可减少由于反复穿刺引起的感染,尤其适用于脓腔直径较大、位置较深、细针反复穿刺无效或复发者;术后换药冲洗简单易行,换药次数降低,明显减轻了患者痛苦;拔管后切口无需缝合,瘢痕小,并能维持乳房良好形态,提高了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符合当今女性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3.
心包穿刺术常用来解除心包填塞 ,判断心包积液性质 ,心包腔内冲洗及注射药物等。但心包穿刺术是临床上一种危险性较大的诊疗手段 ,其危险性大于冠状动脉造影术 ,其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和心肌损伤 ,严重心律失常 ,气胸和腹部脏器损伤等 [1]。近年来我们采用 Seldinger法经皮心包穿刺留置静脉导管引流的方法替代单纯心包穿刺术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 1 996年 9月至 2 0 0 0年1 0月 8例经皮心包穿刺置入导管引流的心包积液患者 ,其中结核性心包炎 3例 ,癌性积液 3例 ,化脓性心包炎 1例 ,狼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超导向置管引流在胆道急症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3例胆道急症患者使用彩超导向置管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探讨彩超导向置管引流在对于胆道急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使用彩超导向置管引流的治疗后,所有的胆道急症患者均得到了较好的治疗。结论彩超导向置管引流在对于胆道急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对于胆道急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盆腔脓肿、输卵管积脓、输卵管积液、包裹性积液及宫颈囊肿的临床效果,了解超声引导介入 治疗常见的妇科囊性炎症包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07 年1 月~2011 年3月收治的常见妇科囊性炎症包块共 108例,其中盆腔脓肿11 例、输卵管积脓19 例、输卵管积液43 例、盆腔包裹性积液31 例、宫颈囊肿4 例,给予超声实时引导抽囊 液、甲硝唑冲洗治疗,治疗后3 个月内复查超声评价和比较疗效。结果:盆腔脓肿、输卵管积脓、盆腔包裹性积液包块均明显缩小 (12/43)或消失(29/43),治疗有效率100%;输卵管积液包块治疗有效率95%(41/43),宫颈囊肿均痊愈。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对输卵管积脓、盆腔脓肿、盆腔包裹性积液均有显著的疗效,且治疗效果无差异,值得推广应 用,代替传统的非必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5,(3)
目的观察IV3000、3M透明贴膜在PICC置管后换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行PICC置管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英国施乐辉公司生产的规格为10cm×12cm的IV3000透明贴膜换药,对照组采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规格为10cm×12cm透明贴膜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皮肤过敏发生率及穿刺口局部皮肤感染率。结果皮肤过敏发生率对照组为21.4%,观察组为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口局部感染发生率,对照组为10%,观察组为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IV3000贴膜换药可降低PICC穿刺口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及局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及大剂量乙醇分次硬化治疗肝肾巨大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最大直径≥8 cm肝脏或肾脏巨大囊肿,囊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PTC针穿刺一次性大剂量无水乙醇囊内冲洗法。研究组38例,采用置管引流分次大剂量无水乙醇冲洗法。两组治疗方法比较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术后随访一年,观察囊肿直径变化并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差别。结果置管引流分次硬化治疗组术后疗效优于对照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置管引流大剂量乙醇分次硬化治疗肝肾巨大囊肿疗效更显著,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症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锁骨下静脉,首选右侧,如果穿刺右侧失败改为左侧。穿刺成功后用扩张器扩皮,最后顺导丝置入导管,根据患者身高置管长度为12~15 cm,局部缝合固定,外敷纱布封闭或用一次性贴膜封闭。静脉留置管接三通静脉输液管。结果:286例首次穿刺右侧成功282例,4例失败后改选左侧成功。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最短3天,最长45天,留置时间平均为18天。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神经外科中抢救治疗重症患者是十分便利、有效的措施。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较其他深静脉穿刺置管如股静脉、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术及PICC相比较,更利于护理并具有费用低廉的优点。其方便、有效、经济的特点十分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盆腔脓肿、输卵管积脓、输卵管积液、包裹性积液及宫颈囊肿的,临床效果,了解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常见的妇科囊性炎症包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07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常见妇科囊性炎症包块共108例,其中盆腔脓肿11例、输卵管积脓19例、输卵管积液43例、盆腔包裹性积液31例、宫颈囊肿4例,给予超声实时引导抽囊液、甲硝唑冲洗治疗,治疗后3个月内复查超声评价和比较疗效。结果:盆腔脓肿、输卵管积脓、盆腔包裹性积液包块均明显缩小(12/43)或消失(29/43),治疗有效率100%;输卵管积液包块治疗有效率95%(41/43),宫颈囊肿均痊愈。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对输卵管积脓、盆腔脓肿、盆腔包裹性积液均有显著的疗效,且治疗效果无差异,值得推广应用,代替传统的非必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儿童脓癣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脓癣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22年我院确诊的20例儿童脓癣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和预后。结果 20例脓癣中,单发脓肿型17例,多发毛囊炎型3例。19例饲养过猫、犬或兔子,1例有足癣接触史。经口服盐酸特比萘芬片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再辅以外用药物治疗,所有患儿在6~12周内临床治愈。1例有胃部不适,余未见不良反应。3例伴有癣菌疹。结论 儿童脓癣临床表现有时不典型,容易误诊。真菌荧光染色直接镜检阳性率高。脓癣培养的病原真菌以犬小孢子菌最常见,其次为须癣毛癣菌。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脓癣预后较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es,PLA)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5例PL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57岁,最大78岁,最小34岁。其中,男45例,女30例,男:女为1.5:1。75例患者中表现为发热者69例(92.0%)、寒战28例(37.3%)、右上腹痛66例(88.0%),伴恶心呕吐者28例(37.3%),黄疸15例(20.0%),肝肿大8例(10.7%)。有糖尿病病史患者28例(37.3%)。胆系疾病(78.7%)是本组资料主要的易患因素,其中53例患有胆囊炎(70.7%)。外周血白细胞增高67例(89.3%),血红蛋白降低41例(54.7%),白蛋白降低46例(61.3%);75例患者转氨酶升高58例(77.3%)。肝右叶单发脓肿多见(75例患者中36例,占48%)。51例B超确诊,24例行B超+CT或CT检查。48例行穿刺液细菌培养及25例血培养,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主要病原菌。平均住院天数为19天,多数患者经皮下肝脓肿穿刺或置管引流而好转,1例漏诊为肺炎,2例患者反复入院,1例因菌血症死亡。结论:PLA的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最为常见;多为肝右叶单发,部分患者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降低。糖尿病为PLA最常见基础疾病,胆系疾病是主要的易患因素。肺炎克雷伯杆菌是本组PLA患者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化脓性脊柱炎(pyogenic vertebral osteomyelitis,PVO)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20例葡萄球菌感染所致PVO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20例PVO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较为多见,85%患者病变在腰椎,50%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13例发热(65%),12例(60%)出现椎旁脓肿,所有患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铁蛋白均升高。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平扫示感染椎体骨质破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示病变椎体及椎间盘破坏区异常信号灶,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示病变椎体不均匀放射性摄取增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达77.8%。12例椎旁脓肿患者经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加敏感抗生素治疗,临床结局良好。结果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葡萄球菌感染所致PVO的主要致病菌,其对青霉素普遍耐药,炎症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可用于疗效评估及随访,内科保守治疗对PVO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技术(PICC)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8月在我科治疗的84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留置PICC的临床资料,观察PICC置管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84例PICC置管均成功,置管时间38~128天,置管长度38~50cm;出现机械性静脉炎10例,导管破损、漏液6例,穿刺侧肢体肿胀4例,导管脱出3例,导管堵塞3例,皮肤过敏2例,感染1例。结论 PICC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相对少、感染率低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多疗程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病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早期腰椎置管引流加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伴有恶性高颅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及探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详细分析和归纳整理了我科应用腰椎置管法治疗的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者经早期腰椎置管引流加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后临床症状迅速改善.经联合治疗后,痊愈3例,好转1例,4例患者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 早期腰椎置管引流加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能有效的降低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高颅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的273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引流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BC)、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273例患者中,131例患者仅经过PCD术后治愈出院;103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CD术后全身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后期再采用经腹膜后内镜下清创术治愈出院,39例患者无好转,中转为开腹手术,PCD术的成功率为100%。103例经内镜下清创的患者中2例死亡,39例无好转的开腹手术患者中13例死亡。患者引流后外周血白细胞(WBC)、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引流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SAP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的有点,可使部分患者免于手术,或者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特点。所有患儿均行多排CT横断面扫描及MPVR重建。结果:53例中,单纯性阑尾炎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周围炎4例,其中1例合并紫癜;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33例,其中1例合并回肠末端美克尔憩室;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6例;阑尾脓肿8例。CT平扫以及MPVR重建显示阑尾肿大、增粗(直径大于6mm)30例,阑尾内粪石27例,阑尾周围蜂窝织炎23例,阑尾周围脓肿8例,大量腹水6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技术能为小儿阑尾炎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提高临床术前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7.
路运本 《蛇志》2003,15(3):46-47
近年来我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3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中 ,男 1 6例 ,女 1 4例 ,年龄在 65~ 78岁 ,ASA ~ 级 ,其中 1 8例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行全髋置换术 4例 ,股骨头置换术 2 6例。1 .2麻醉方法 术前肌注安定 1 0 mg,阿托品0 .5 mg,入手术室后侧卧位 ,于 L2 -3 或 L1-2 硬膜外穿刺 ,头向置管 3~ 5 cm固定导管 ,改平卧位。硬膜外腔先注入 2 %利多卡因 5 ml试验量 ,观察5 min,测平面无腰麻现象 ,再注入 2 %利多卡因与0 .75 %布比卡因对半混合液 1 0 ml。所有病例都持续监护心电…  相似文献   

18.
马军 《蛇志》2005,17(2):118-119
在临床内科,胸腔穿刺术常用于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需行多次穿刺引流,给患者带来痛苦又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7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管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素娟 《蛇志》2007,19(4):316-317
临床上,胸腔积液的治疗多采用反复胸腔抽液法,其缺点是病人痛苦,治疗费用高,易感染,医护工作量大;气胸采用的传统闭式引流方法,则切口大,出血量多,术后病人疼痛明显。2005年6月~2006年8月,我科利用中心静脉导管对18例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和10例自发性气胸病人行胸腔闭式引流,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例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20~80岁。其中结核性胸水10例,癌性胸水8例;置管时间最长15天,最短3天。1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6~74岁。肺压缩带20%~60%;置管时间1~5天,平均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穿孔的诊断、临床特征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2009年我院收治的食管穿孔22例.结果:本组病例4例保守治疗,2例行颈部脓肿切开引流,8例行单纯食管穿孔修补术,3例行纵隔及胸腔脓肿清除术并引流,1例行食管下段切除、胃代食管弓上吻合术,2例行食管修补并肺叶切除,2例行空肠双管造瘘加纵隔胸腔引流,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出院.治愈19例,治愈率86.3%,死亡1例,死亡率4.5%.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是提高本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