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阿特拉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可诱导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损害线粒体功能,导致帕金森病样综合征。尽管环境暴露的风险很高,但很少有研究预防阿特拉津神经毒性的药物和方法。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和细胞保护作用。异黄酮是大豆中含量最丰富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有益的生物活性,包括线粒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豆异黄酮的抗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Yan XH  Gu JF  Sun CP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4):362-364
大豆异黄酮作为豆制食品的一类重要成分,对乳腺癌、前列腺癌及其它一些癌症的发生、发展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近年来关于大豆异黄酮抗癌作用机理的研究报道剧增,现已提出了几种观点,它们包括性激素作用调节,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抑制拓扑异构酶Ⅱ活性,抗氧化作用和诱发癌细胞凋亡等。  相似文献   

3.
大豆异黄酮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在其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抗癌、减少骨质流失、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已知,被摄人机体的大豆异黄酮将被肠道微生物菌群转化为具有更高、更广生物学活性的不同产物。因此,大豆异黄酮对人体的有益调节作用强弱并不简单取决于摄人机体的净含量的多少,更在于被摄人机体的大豆异黄酮将如何被肠道菌群转化。本文从大豆异黄酮的组成与功能、大豆异黄酮体内吸收、代谢及微生物转化、转化产物的活性以及高效合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对大豆异黄酮微生物生物转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推动高活性大豆异黄酮微生物转化产物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4.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抗肿瘤、预防肿瘤作用,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癌症化学预防剂,能显著降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现将近几年大豆异黄酮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大豆异黄酮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年销量很大、市场普及率较高的保健品。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功能,对延缓女性衰老和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有很好效果。但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的保健功能主要归功于其肠道代谢产物S-雌马酚。S-雌马酚是豆类食品在肠道内经特定微生物代谢后产生的一种高度稳定小分子,其与雌激素的结构和功能高度相似,能与β-雌激素(ER-β)受体结合。具有防治更年期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和多种雌素依赖性癌症的功能。到目前为止,雌马酚的功能及其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雌马酚的生理功能及其与各类疾病的研究进展,展望雌马酚在各类疾病防治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豆异黄酮抗辐射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的一类多酚化合物。近年来一些体外细胞培养及动物实验表明,大豆异黄酮通过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基因表达等作用机制,对辐射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的一类多酚化合物。近年来一些体外细胞培养及动物实验表明,大豆异黄酮通过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基因表达等作用机制,对辐射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对游泳大鼠能量代谢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旨在揭示其对游泳大鼠能量代谢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游泳组和大豆异黄酮组,每组10只。大豆异黄酮组大鼠按照5 g/kg的剂量喂养大豆异黄酮饲料2周,正常组和游泳组大鼠按标准饲料喂养2周。游泳组和大豆异黄酮组大鼠按体重的5%进行45 min的负重游泳。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游泳后的血清乳酸(Lac)、尿素氮(BUN)、游离脂肪酸(NEFA)、三磷酸腺苷(ATP)、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抗氧化能力。研究显示,大豆异黄酮可抑制负重游泳诱导的Lac和BUN水平升高,并且提高大鼠血清、肝脏及骨骼肌中的NEFA水平。大豆异黄酮可提高大鼠骨骼肌的ATP和CK水平。大豆异黄酮可抑制负重游泳诱导的MDA水平的升高,并抑制SOD和GSH-Px水平的降低。初步结论表明,大豆异黄酮可通过增加游泳大鼠的脂肪动员并减少蛋白质分解来调节能量代谢,提高大鼠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此外,大豆异黄酮可通过抑制运动过程中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来减少氧化应激,并且通过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来提高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发酵对豆芽汁中大豆异黄酮含量及组分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波长260 nm,测定豆芽汁中金省异黄素、大豆黄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通过发酵处理后,豆浆中总大豆异黄酮浓度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大豆异黄酮甙元的浓度较未经过发酵处理的豆浆组明显增加(P<0.05);而大豆异黄酮糖甙的浓度却明显降低(P<0.05).结论豆浆中的大豆异黄酮糖甙在双歧杆菌的β葡萄糖苷酶作用下水解为异黄酮甙元,异常酮甙元的浓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异黄酮是一类具有C-6/C-3/C-6骨架的二次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异黄酮与黄酮类物质具有相似的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天然的绝大部分异黄酮分布在豆科植物中,目前在大豆中已经发现了超过12个异黄酮(苷)。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合成主要涉及三个关键的酶查尔酮合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I)和异黄酮合酶(IFS)。总结了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和生物合成途径,着重综述了CHI、CHS、IFS生物学特征和功能及异黄酮的代谢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1.
纳豆异黄酮及其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述了近年对纳豆异黄酮类的特性及其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作用的研究动态,为研究和开发纳豆及纳豆异黄酮类保健功能食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豆异黄酮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大豆异黄酮作为健康食品在防治骨质疏松和癌症方面具有一定功效。由于化合物结构相似,异黄酮甙元特别是高纯度黄豆黄素(glycitein)的获得有一定难度,文献报道大多是通过盐酸水解异黄酮甙的方法获得,而这种方法对环境污染和工厂生产设备腐蚀较大。本文报道了用醇溶剂进行固相提取以及硅胶柱色谱方对含有三种大豆异黄酮甙元的混合物产品进行分离。通过低成本和无环境污染的固相提取方法得到纯度为97%的黄豆黄素和纯度超过95%的大豆黄素(daidzein);95%纯度的另一种大豆甙元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则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应用硅胶柱色谱,一次性分离了一种含有两个异黄酮甙:大豆甙(daidzin)和黄豆甙(glycitin)的产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物和人体健康关系的深人研究,大豆食品对人体的各种保健功能越来越成为国际医学界和食品加工业界的热门和共同探讨的大课题。在短短的5年中,就召开了三次世界性学术会议,专门研讨大豆对人体的各种保健效用及大豆产业的发展问题。目前,科技界对大豆中的异黄酮、皂甙等所谓“抗营养因子”有了新的发现和重新认识,特别是大豆中的多种微量生物活性物质能防治各种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和抗衰老,益智健脑,预防老年性耳聋等保健作用,从而使大豆身价倍增,成为面向21世纪的全球性的健康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大豆异黄酮是多酚类混合物,有防治肿瘤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异黄酮合酶(isoflavone synthase,IFS)是合成异黄酮的关键酶。本文为了利用异黄酮的特有生物学功能,从大豆中克隆了该基因。方法:采用PCR扩增从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总RNA中分离了异黄酮合酶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UCm-T载体并测序。结果:得到全长1583bp的片段。以期用于构建诱导表达基因敲除系统,并用于无性繁殖植物的无标记基因转化。结论:序列分析表明,异黄酮合酶基因(IFS1)含1583个核苷酸,与已报道的序列比较,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2%。  相似文献   

15.
大豆异黄酮的微生物转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艳  庄逢源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5):147-150
大豆异黄酮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大豆营养成分。综述了微生物对大豆异黄酮的转化过程,对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利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指出在富含大豆异黄酮类制品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微生物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野生和栽培大豆异黄酮与其组分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黑龙江省556份不同生态区以及不同类型大豆的异黄酮、大豆苷和染料木苷含量,其中野生大豆243份,栽培大豆313份。结果表明:野生大豆异黄酮含量高于栽培大豆,同时筛选出高异黄酮含量种质3份,低异黄酮含量种质2份。异黄酮、大豆苷和染料木苷含量三者问的相关分析表明,大豆异黄酮含量与大豆苷含量及染料木苷含量、大豆苷含量与染料木苷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大豆黄酮抗氧化及抗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黄酮是异黄酮类化合物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近年来发现它在促进生理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癌方面的特殊功能使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大豆异黄酮的理化特性以及在抗氧化、抗癌等功能特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根据当前研究现状对其应用前景和价值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大豆异黄酮结构及其活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笔者从自然界中大豆异黄酮的分布与结构以及生物体中大豆异黄酮的代谢与生理功能等方面对大豆异黄酮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并针对大豆中异黄酮含量低、活性组分少和有效组分吸收利用差等问题指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大豆异黄酮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豆乳清中提取出大豆异黄酮,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滤纸片法对3种浓度(0.3、0.6、0.9mg/mL)的大豆异黄酮提取液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啤酒酵母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随着大豆异黄酮浓度的增加,其抑菌作用也增强。3种浓度的大豆异黄酮溶液对黑曲霉都没有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盐生野大豆的异黄酮积累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自然生长在盐碱地上的野大豆(Glycine soja)和不耐盐的栽培大豆(G. max)为材料,测定了它们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叶片、根部和种子的异黄酮含量,并测定了它们叶片的L-苯丙氨酸含量和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还测定了它们根部的结瘤量和固氮酶活性。通过两者比较,分析了它们的大豆异黄酮代谢和盐渍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盐渍处理不抑制盐生野大豆PAL酶的活性,其大豆异黄酮大量积累;相反,盐渍处理明显抑制栽培大豆PAL酶活性,其大豆异黄酮含量减少,而大豆异黄酮合成前体L-苯丙氨酸积累。结果还显示:在盐渍条件下,盐生野大豆根部异黄酮积累的同时,其根瘤结瘤量较多,且固氮酶活性也较高;而栽培大豆随着其根部异黄酮的减少,其根瘤结瘤量大大减少,且固氮活性大大下降。野大豆和栽培大豆的这些差别说明:盐生野大豆积累大豆异黄酮有其生态学意义,这很可能是野大豆通过异黄酮次生代谢途径适应盐渍环境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