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 9年Cohen[1] 在纯化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过程中 ,首先从小鼠颌下腺中发现了一种对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细胞具有促分裂活性的多肽生长因子 ,并能明显地促进表皮细胞的生长与角化 ,命名为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GrouthFactorEGF)。人的表皮生长因子以hEGF - β和hEGF -γ两种形式存在。由于它对胃酸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故又命名为尿抑胃素 (urogastrone)。 1975年Starkey等人[2 ] 从尿中纯化获得了EGF的纯品 ,并确定其结构。hEGF - β和hEGF -γ具有高度的同…  相似文献   

2.
上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是一种由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主要存在于人和小鼠的颌下腺及人的小肠。交感神经能促进它的合成和释放。它具有促进DNA合成和上皮组织细胞生长、抑制胃酸分泌和细胞保护作用等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3.
1993年4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专家鉴定会上,一致通过了对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基因工程实验室研究”成果的鉴定。这亦是上海生化所在年内提前超额完成的首项国家“八五”攻关任务。  相似文献   

4.
Louisville大学生物化学系副教授Gregory Schultz说,生长因子能加速人伤口和骨骼的愈合。这一证明是许多大型制药公司一直期待、而现在仍面临的问题。去年年底,在技术管理小组(TMG)发起的“生长因子对伤口愈合”的评论会上,schultz认为,供给系统对于商品化这些大型、不稳定(由细胞分泌并能诱导细胞增殖)的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大多数研究人员采用常规基质例如凝胶和乳脂,将生长因子用于创伤表皮。而其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表皮细胞促生长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体外培养的自体表皮细胞来覆盖烧伤切痂创面已成为当前烧伤整形领域的一个研究课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促使培养的表皮细胞尽快地增值,扩展成片,以应用于创面的修复和愈合。 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的多肽生长因子,对多种组织来源的上皮和表皮  相似文献   

6.
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是最早发现最早应用于临床的多肽生长因子之一,由5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为6200Da。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能促进表皮和上皮细胞的增殖,刺激多种培养细胞的生长,增强蛋白质及DNA合成等。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创烧伤救治、皮肤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8,(1)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阴虚肠燥型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阴虚肠燥型肛裂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换药。对照组单纯采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洒创面换药,直至创面痊愈;观察组术后采取康复新液纱条填塞创面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洒创面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26.28±2.81)天,对照组为(34.40±3.45)天,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比较,观察组为76.7%高于对照组的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纱条填塞创面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洒创面换药可有效促进阴虚肠燥型肛裂术后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建立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制备出高效价的 ,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 ,为EGF及其单克隆抗体在肿瘤生长调节中的作用研究 ,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工具。此外 ,为EGF的亲和层析纯化提供材料。以BALB/c小鼠脾细胞为饲养细胞 ,运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 ,间接ELISA法筛选出能稳定分泌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对杂交瘤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以体内诱生法产生腹水以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 ,并采用HiTrapProteinAHP柱对其纯化…  相似文献   

9.
人表皮生长因子是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生长因子家族的典型成员,由人体的多个组织器官合成与分泌,通过结合受体激活一系列信号途径,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等。近年来,有关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研究已扩展到其在人类生理和病理作用的领域,尤其在组织再生和伤口愈合方面成为研究热点。文中综述了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简要描述了其基因和蛋白的结构与特点、作用机制与生物学效应,重点介绍该生长因子在胃肠溃疡愈合、皮肤伤口修复和肿瘤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辅助信息。  相似文献   

10.
表皮生长因子与哺乳动物生殖的关系岳占碰杨增明(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哈尔滨150030)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哺乳动物生殖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是一种多肽类生长因子,该因子在人和动物各种组织器官生长发育过程中是...  相似文献   

11.
《生命科学》2005,17(3):217-217
2005年5月11日,科技部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新药研制获得重大进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药“注射用重组葡激酶”和癌症治疗药“重组人源化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先后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12.
近来的证据表明,一些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I)、转化生长因子(TGF)、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和胰岛素与睾丸功能的调节有关。促红细胞生成素,一种分子量34akD的糖蛋白类激素,是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重要生长因子。研究表明,促  相似文献   

13.
胃癌发病及进展机制与多种致癌因素有关,其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的感染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胃癌靶向及免疫治疗靶点被发现,其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作为癌症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常见的靶基因,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与Hp感染间的密切关系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现就Hp感染诱导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相关靶基因异常表达的作用机制作一概述,旨在为Hp感染的胃癌患者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用固相亚磷酰胺法合成了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全长为173个核苷酸,它被分成8个寡核苷酸,分别在DNA合成仪上合成。经分离纯化后的寡聚核苷酸进行酶促连接,然后被克隆到噬菌体M13mpl8中,克隆经分子杂交、限制酶酶切以及DNA序列分析检测,证明合成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和设计的完全一致。将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的DNA片段插入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休YFD59 HindⅢ位点中,建成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的质粒YFDl04,再将此质粒转化酿酒酵母,所得转化子经摇瓶发酵,发酵上清液用受体结合试验表明有人表皮生长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15.
表皮生长因子家族(Epidermal growth factor family)是一组具有与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较高同源结构及相似生物学功能的糖蛋白,均为EGF受体的配体,具有调节胚胎细胞生长和分化以及与移动的细胞外基质蛋白相互作用等特点.综述了海胆EGF家族成员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其EGF相关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人源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从人体内分离出的蛋白质,具有刺激细胞生长的作用,临床用途广泛。但由于天然来源有限,化学合成成本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很好的前景。酵母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真核表达系统,在生产异源蛋白时能进行翻译后修饰,如糖基化、形成二硫键等,并能有效地将重组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有益于下游分离提取,在生产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研究中备受青睐。综述了利用酵母系统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酵母表达系统在其中的应用,并分别比较其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许多肿瘤细胞表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都存在过表达现象。考察了牛痘病毒生长因子(VGF)中的EGFR结合域(S3)与人的肝素样表皮生长因子(HB-EGF)来源的肝素结合域(命名为HE)重组后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通过重组表达带有靶向和穿膜结构域的EGFP-S3-HE和EGFP-S3-HE-TATm两种融合蛋白与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共孵育实验来研究其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靶向吸附和穿膜效应。进一步将S3-HE-TATm靶向穿膜序列与苦瓜来源的核糖体失活蛋白MAP30融合,可显著提高MAP30对肿瘤细胞的抑杀作用,但这种抑杀作用却对正常细胞仍保持在较低水平。由此表明S3-HE-TATm是一种新型优异的肿瘤细胞靶向药物运输载体,可用于肿瘤治疗的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8.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是人体内一种重要自分泌/旁分泌的生长因子。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调控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生存等与细胞命运密切相关的过程,在细胞发育、伤口愈合、器官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合成、分泌、生化特性、分子结构、家族、受体、信号通路、生物学活性、生理功能、应用及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用表皮生长因子对用氚标记的脱氧胸苷转化的C_3H_(10)T1/2 CL8细胞进行刺激,研究了表皮生长因子对该细胞胞浆及胞核内DNA拓扑异构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可以使转化的小鼠成纤维细胞胞浆和胞核内的DNA拓扑异构酶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外源促性腺激素对伊拉兔(Oryctolagus cuniculu)生殖器官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水平及其作用特点的影响,本实验以伊拉兔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30只(雄兔6只,雌兔24只),将雌兔随机分为超排处理组(n = 12),即肌肉注射70 U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100 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对照组(不注射任何激素,n = 12)。并运用实时定量PCR(q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经超排处理的伊拉兔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定位情况。结果显示,在超排处理后的伊拉兔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表皮生长因子mRNA与蛋白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P < 0.01),其阳性信号分别定位于卵巢的初级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内膜细胞、间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输卵管的纤毛细胞、基细胞、黏膜上皮和肌层中,以及子宫的上皮细胞和内膜细胞中。研究表明,超排使用的外源促性腺激素可促进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表皮生长因子表达量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伊拉兔的生殖过程并调节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