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明对虾大颚器的组织学及孕酮和雌二醇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Roux于1968年首次描述了甲壳动物十足类的大颚器,并认为它与Y-器官是两个不同的腺体,Byard等在研究了美洲龙螯虾(Homarus americnus)大颚器的超微结构后指出,甲壳动物大颚器是类似于昆虫咽侧体的内分泌器官。Hinsch研究了蜘蛛蟹(Libinia emarginata)大颚器的结构和功能,指出该器官与甲壳动物的蜕皮和生殖均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蜕壳是十足目甲壳动物必经的生理过程,其生长发育与繁殖都离不开蜕壳这一过程,甲壳动物在不同蜕壳时期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和生理变化。蜕壳不遂导致的死亡是甲壳动物在蜕壳期间面临的问题之一,而处于蜕壳期的个体又易成为天敌和同类捕食的对象,这些因素导致甲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成活率较低,而较低成活率也是影响水产养殖业产量的原因之一。蜕壳过程中也受众多环境因素影响,并且这些因素能共同作用。本研究总结了十足目甲壳动物的蜕壳周期区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对甲壳动物更为安全的蜕壳周期区分方法。为研究蜕壳对十足目甲壳动物生理过程的影响,简述了蜕壳机理及调节机制,总结概括了蜕壳的影响因素、蜕壳相关基因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了解蜕壳的不同时期,有助于针对甲壳动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水产饲料的开发及改善,提高甲壳动物成活率,提升养殖产量。了解十足目甲壳动物的蜕壳机制,为深入研究生物矿化、离子跨膜转运、渗透压调节机制等完善理论基础,为十足目甲壳动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于2016年3—8月,研究了江西省南昌市军山湖、青山湖和瑶湖的春夏季节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3个湖泊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14种,其中枝角类8种、桡足类6种;军山湖、青山湖和瑶湖的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变动范围分别为0.8~24.9、0.3~18.7和5.9~47.9 ind·L-1;瑶湖的浮游甲壳动物密度显著大于军山湖(P=0.003)和青山湖(P0.001);秀体溞、微型裸腹溞和象鼻溞等富营养化种类是3个湖泊浮游甲壳动物的夏季优势种,而盔形溞是军山湖的春季优势种。冗余分析表明,水温、叶绿素a和pH是决定3个湖泊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相同环境因子,位于城市近郊的青山湖和瑶湖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还与氮、磷等营养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武汉三角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小型城市湖泊,近年来其富营养化趋势明显。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对湖中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调查,旨在为湖泊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依据。在三角湖共采集浮游甲壳动物9科17属22种。浮游甲壳动物全年平均密度为(3.7±3.6)ind/L,各月密度变化范围为0.6~13.1 ind/L,夏季和秋季密度较低,密度峰值出现在2月。浮游甲壳动物全年大部分时间(5、6月除外)以桡足类及无节幼体占优势,其比例为55.2%~95.4%。浮游甲壳动物物种丰富度变化范围为6~15,平均值为10±3,夏季浮游甲壳动物物种丰富度较低。浮游甲壳动物群落Simpson指数变化范围为0.76~0.90,平均值为0.80±0.04。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浮游甲壳动物总密度与水深呈显著负相关(r=﹣0.636,P0.05,n=11),显示季节性的水位波动影响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水温和透明度是影响浮游甲壳动物物种组成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P0.05)。高密度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放养引起的摄食压力可能是三角湖浮游甲壳动物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刘宝贵  刘霞  吴瑶  钟正  陈宇炜 《生态学报》2016,36(24):8205-8213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具有"丰水为湖,枯水为河"的独特特点。为探讨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的特征,于2009年全年采集其不同季节、不同水位期的浮游甲壳动物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总体与河流浮游甲壳群落具有相似性。无节幼体、象鼻溞、剑水蚤等河流优势类群在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中占优势;而哲水蚤和溞属仅在低水位季节占优势,枝角类丰度仅在高温、高水位、流速缓的季节高过桡足类。丰水期浮游甲壳动物平均丰度和生物量远远高于枯水期,可达枯水期的50倍,差异极其显著(P0.01)。温度和水位变化引起的环境因子改变是导致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发生季节演替的主要原因;而营养盐对浮游甲壳动物的影响并不显著。空间上浮游甲壳动物群落构成明显不同,年均丰度最高和最低的点均出现在河口地区。因此:对于换水周期短,水交换速率快的水体,应该充分考虑水文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甲壳动物的性别决定机理及外界因素对性别分化的影响。绝大多数甲壳动物没有明显的性染色体 ,促雄腺被认为是甲壳动物性别分化的最主要的决定因子 ,其作用已得到了广泛的证明。由于甲壳动物幼体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具有向两性发育的潜能 ,促雄腺可以决定个体未来发育的性别 ,并且通过人为摘除或移植促雄腺的方法可以使性别已经分化的个体发生性逆转 ,从而改变幼体的性别。虽然甲壳动物的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 ,但外界的因素比如寄生、光周期、温度或激素可以改变其性比 ,其中以寄生的影响研究比较多 ,并认为是影响某些甲壳动物性别分化的主要外界因子。由于大多数养殖的甲壳动物雌雄性之间有体重和体长的差异 ,在水产养殖中可以利用这些特征进行全雌或全雄种苗的生产 ,以提高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7.
甲壳动物精氨酸激酶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是调节无脊椎动物能量代谢的重要酶,在调节无脊椎动物体内磷酸精氨酸与ATP之间的能量平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甲壳动物是节肢动物门内最重要的类群之一,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综述了甲壳动物体内精氨酸激酶的分子构象、表达变化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甲壳动物的能量代谢调控机制提供必要的参考。另外,文中对甲壳动物精氨酸激酶的重要性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养殖与非养殖型大型水库间浮游甲壳动物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群落结构相似性、生物多样性、现存量等方面比较了两座地理位置接近、营养水平相当的养殖型与非养殖型大型水库的浮游甲壳动物,结果表明:栖息环境的不同以及鲢、鳙的摄食引起两座水库各区域间的浮游甲壳动物种类的差别。鲢、鳙对浮游甲壳动物尤其是枝角类的摄食压力在7月和10月表现明显。鲢、鳙的摄食也降低了枝角类的生物多样性,但是对浮游甲壳动物的体长大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十足类甲壳动物卵巢发育过程中脂肪的积累与肝胰腺脂肪的变化成永旭赖伟堵南山(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上海200062)关键词甲壳动物十足目肝胰腺脂肪卵巢十足类甲壳动物卵巢发育时脂肪的积累与肝胰腺脂肪变化研究,是十足类甲壳动物生殖生物学中重要的课题之一,近些...  相似文献   

10.
“观察蜜蜂、鸟和一种小的甲壳动物的行为指出它們具有一种共同的利用太阳做为引导它們航行的罗盘和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甲壳动物的性别决定机理及外界因素对性别分化的影响,绝大多数甲壳动物没有明显的性染色体,促雄腺被认为是甲壳动物性别分化的最主要的决定因子,其作用已得到了广泛的证明,由于甲壳动物幼体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具有向两性发育的潜能,促雄腺可以决定个体未来发育的性别,并且通过人为摘除或移植促雄腺的方法可以使性别已经分化的个体发生性逆转,从而改变幼体的性别。虽然甲壳动物的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外界的因素经如寄生,光周期,温度或激素可以改变其性比,其中以寄生的影响研究比较多,并认为是影响某些甲壳动物性别分化的主要外界因子,由于大多数养殖的甲壳动物雌雄性之间的有体重和体长的差异在水产养殖中可以利用这些特征进行全雌全雄种苗的生产,以提高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2.
淡水枝角类的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枝角目(Cladocera)是一类常见的低等甲壳动物,棣属鳃足亚纲(Branchiopoda)。它是淡水浮游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淡水养殖鱼类如鲩、鲢、鳙等鱼苗的主要食料之一。因此,我国养鱼者常大量养殖它,作为鱼苗的天然饵料。苏联也非常重视淡水枝角类的  相似文献   

13.
高等甲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及其性逆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甲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及其性逆转康现江王所安(河北大学生物系保定071002)关键词高等甲壳动物性别决定性逆转在我国,十足目甲壳动物(尤其是对虾属的种类)的养殖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其效益?途径之一即进行遗传育种的研...  相似文献   

14.
太湖梅梁湾大型控藻围栏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对太湖梅梁湾大型鲢、鳙控藻围栏内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围栏内外的环境因子、浮游植物生物量、浮游甲壳动物种类组成无显著差异.但鲢、鳙放养对浮游甲壳动物的生物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围栏内浮游甲壳动物的总生物量和枝角类的生物量显著低于围栏外.总体上,枝角类各种类的生物量受鲢、鳙放养的影响程度大于桡足类的种类.太湖梅梁湾浮游甲壳动物的季节演替明显,大部分种类只是季节性出现.冬季和春季以溞(Daphnia sp.)和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nus)等大型种类为主,夏季和秋季以象鼻溞(Bosmina sp.)、角突网纹溞(Ceriodaphnia cornuta)和中华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sinensis)等小型种类为主.典范对应分析表明,透明度、温度和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是影响浮游甲壳动物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Phosphatocopida是一类微小的双瓣壳甲壳动物,与冠群类甲壳动物互为姐妹群。本文报道了湘西王村化石库寒武系芙蓉统排碧阶新层位中磷酸盐化立体保存的微体甲壳动物的研究进展,描述了Phosphatocopida化石1种(Vestrogothia bispinata)和2个未定种(Hesslandona sp.,Vestrogothia sp.)。  相似文献   

16.
甲壳动物抗微生物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壳动物养殖在全世界水产养殖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病害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甲壳动物的病害防治,至今仍是水产界面临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 RNA)诱发的一种使特定基因沉默的现象。作为一种研究基因功能、发现新基因和抗病毒的新型手段,近年来RNAi技术在昆虫、真菌、植物和哺乳动物等的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在甲壳动物研究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甲壳动物RNAi技术实施方法做了简要介绍;着重综述了RNAi技术在甲壳动物CHH家族神经肽类基因功能、蜕皮和生长调控机制、配子及性腺发育调控和甲壳动物抗病毒机制研究上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浮游甲壳动物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研究了长江口南、北支浮游甲壳动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共采集到浮游甲壳动物50种,其中桡足类39种,枝角类11种。种类数南支高于北支;平均密度北支高于南支,南、北支分别为1.7 ind./L和61.8 ind./L。基于群落相似性矩阵的CLUSTER聚类和MDS分析显示,在群落相似性为40%时,长江口区域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可分为北支组、南支组1和南支组2共3组。3组的优势种有差异。浮游甲壳动物的平均密度变化趋势为北支组(61.8±22.11 ind./L)〉南支组1(3.07±2.06 ind./L)〉南支组2(0.72±0.45 ind./L)。盐度、潮汐和径流量是影响长江口南北支浮游甲壳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和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杨威  孙雨琛  张婷婷  刘琪  黄悦  葛茜  邓道贵 《生态学报》2020,40(14):4874-4882
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研究了临涣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临涣湖共记录浮游甲壳动物13种,其中枝角类8属8种,桡足类5属5种。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和象鼻溞(Bosmina sp.)等小型富营养种类是温暖季节的优势种,而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是冬季的优势种。盔形溞(Daphnia galeata)等大型种类仅在少数月份中被观察到。临涣湖浮游甲壳动物的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8.3个/L和0.33 mg/L。营养状态指数(TSI_M)的年平均值为62.6。浮游甲壳动物的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的年平均值分别为0.86、0.74和0.49,且3种多样性指数均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营养盐水平、营养状态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表明,临涣湖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水温、总磷浓度和叶绿素a浓度是影响临涣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上行效应因子。鲢、鳙鱼的捕食压力是临涣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小型化的下行效应因子。  相似文献   

20.
甲壳动物的扫描电镜样品制作技术席贻龙(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芜湖241000)关键词甲壳动物,扫描电镜,样品制作随着扫描电镜技术的发展,甲壳动物超微结构的研究也随之增加。由于甲壳动物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殊性使得样品的制作有时必需采取一些独特的步骤:首先,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