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白洋淀环境变化对鱼类组成和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洋淀是海河流域内最大的自然淀泊,具江河平原动物区系、海河水系鱼类的特点。经济鱼类以鲤科为主,其次是鳢科、鲇科、鳅科和鲿科等。尚有溯河性的鲻科、鳗鲡科和(鱼箴)科。1955年产量曾达1770万斤,自1963年后,因自然条件变化,特别是水量减少和工业废水污染,鱼产量下降到100—200万斤。为了解环境变化对鱼类的影响,于1975—1976年对白洋淀的环境条件、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变化、影响鱼类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诱导培育雌性化对虾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诱导培育雌性化对是虾可提高对虾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文中介绍了作者指导的课题组采用温度休克法诱导受精卵性原基分化而产生雌性化对虾的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他们为验证诱导技术和雌性化对虾形成的可靠性,所做的正常对虾和雌性化对虾二者的生殖腺学观察和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的几种同功酶的分析,证明这一诱导处理技术基本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十足目甲壳动物精子发生过程顶体形成和细胞核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足目甲壳动物精子发生对于细胞学家是一个长期有趣的主体,早期对十足目甲壳动物精子发生的研究结果,往往把无鞭毛的精子细胞器与可运动精子的归为同类.McCroan使用孚尔根(Feulgen)染色方法观察绿螯虾(Cambarus viridis)的精子发生,首次发现在其辐射臂观察到有核物质[1].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虾受精过程中精卵核的细胞学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对虾精子以其棘部顶端随机附着在卵上,精子在凝胶膜形成后,第一极体排出前入卵,精子入卵后,絮状的精核经过重建形成雄原核,中国对虾卵子排放时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的中期,卵子入海水时,纺锤体的长轴与质膜平行,卵子激活后,纺锤体的长轴开始旋转,旋转至纺鲑体长轴与质膜垂直时,由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外侧的染色体由质膜包裹形成第一极体,受膜举起后,由次级卵母细胞排放出第二极体,此后,单倍雌核重建形成雌原核,雄原核形成早于雌原核,雌雄原核于卵子中央联会形成联合核,受精后的50分钟纺锤丝牵关染色体称向两极,质膜内缢断裂形成两个细胞的胚胎。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