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基因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杰  张礼璧 《病毒学报》1996,12(4):291-298
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分离的32株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在VP1编码区,经PCR-RFLP方法鉴定,并经核酸测序进一步证实力疫苗株,其中5株为I型疫苗,16株Ⅱ型疫苗株,11株Ⅲ型疫苗株,以同样的分析方法检测这些毒株基因组的3D聚合酶编码区,发现2株I型疫苗株在3D区的431个核苷酸序列为野毒序列,即这2株Sabin1基因型(VP1)与野毒基因型(3D)重组株;其余3株I型疫苗株未发现基  相似文献   

2.
衣原体是一类严格真核细胞内寄生、具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分布于世界各地,感染宿主广泛,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临床表现复杂,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疫苗来加强免疫保护以预防衣原体感染。以亚单位疫苗及相关新策略为重点,就衣原体疫苗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疫苗效力的方法,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Ⅱ型)进行了系统地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疫苗置37C3天,室温3周,2~8℃保存一年、一年关、两年和两年半。效力试验检测结果均达到合格标准,证明疫苗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是儿童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常引起严重感染,自Hib疫苗问世以来,已有九十多个国家的儿童接种了该疫苗,在常规接种疫苗的国家Hib疾病的发病率迅速下降,Hib疾病成为可用疫苗预防的疾病。本文对Hib疫苗的发展及免疫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疫苗效力的方法,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Ⅱ型)进行了系统地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疫苗置37℃3 天,室温3 周,2~8℃保存一年、一年半、两年和两年半。效力试验检测结果均达到合格标准,证明疫苗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蜥蜴利什曼原虫是一种新型疫苗载体,它已用于研发婴儿利什曼原虫、硕大利什曼原虫、刚地弓形虫、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丙型肝炎病毒疫苗。本文就重组蜥蜴利什曼原虫载体疫苗研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口服脊灰疫苗临床效果:病例一对照研究为了评价接种3剂口服脊灰三价疫苗(TOPV3)的效果,作者自1988年5月至1989年5月,在马德拉斯对6-35月龄儿童进行了一项病例一对照研究。全部病例均是在马德拉斯市居住并在儿童卫生院住院的急性麻痹型脊灰患者,...  相似文献   

8.
预防性疫苗用于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性疫苗在治疗各种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取决于其剂量的大小,大剂量疫苗主要优先诱导Th2型体液免疫,小剂量疫苗或者利用Th1型佐剂主要优先诱导Th1型的细胞免疫,充分利用Th1型免疫产生的IL-2、IFN-γ和TNF—β等细胞因子,来发挥细胞免疫作用,清除胞内病原体。本文简述关于诱导Th1型免疫应答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9.
闫微  井申荣 《生命科学》2012,(2):181-184
人3型副流感病毒是一种主要感染人类肺部上皮细胞的副黏病毒,可引起肺炎和支气管炎,在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的成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经过多年的研究,对人3型副流感病毒疫苗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还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批准的疫苗上市。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减毒活疫苗及亚单位疫苗等,对人3型副流感病毒当前疫苗的研究情况做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结合疫苗在全球的广泛应用,Hib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a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a,Hia)逐渐成为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且因其发病率高、临床症状重、死亡率高而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Hia的流行概况、相关疾病、药物敏感性、易感人群及其疫苗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人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 HEV)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甚至死亡。疫苗的研制与开发是预防HEV感染所致疾病的重要手段。动物模型是疫苗有效性评价的关键工具,在疫苗研发中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一个可稳定呈现人类临床疾病或症状甚至可导致死亡的动物模型,可极大地促进相关疫苗研发和应用的顺利进行。现就近年研究关注的HEV动物模型作一综述,为HEV相关疫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疫苗是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上消化道疾病的有效途径。而疫苗的研制是关键和基础。一种好的疫苗完全可结束人与幽门螺杆菌共存的现象。本文综述了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13.
肺炎嗜衣原体是一种严格的专性胞内寄生菌,能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并且与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中风等肺外疾病密切相关。不同的Cpn基因型感染宿主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有着明显的地理分布特点。基因分型对研究Cpn与疾病的关系、感染的诊断及疫苗的研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肺炎球菌疫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肺炎球菌的认识始于19世纪80年代初期,1911年开始用肺炎球菌疫苗来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迄今已发现90余个不同的肺炎球菌的功型,但仅有少数是引起疾病的。本文对肺炎球菌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主要包括全菌体疫苗,荚膜多糖疫苗,以及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研究进展概况。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可能已经把其它的性病推到了不太重要的地位。尽管如此,一些公司却一直没有放弃庖疹疫苗的研究工作。儿童医院研究基金会的人员Lawrence Stanberry正在与 Chron公司(埃默里维尔,加利福尼亚州)一起工作,并且已经报道了在用疫苗免疫豚鼠预防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方面获得成功。该疫苗是以Ⅰ型抗原为基础的,Ⅰ型抗原是从重组哺乳动物细胞获得的,但是这种疫苗也能提供抗Ⅱ型疱疹的保护作用。此外,由于疫苗形成的对免疫缺损引起的疾病突发保持“警惕”的免疫系统一直存在,似乎能防止已经被病毒感染了的动物  相似文献   

16.
疫苗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是最经济、有效、安全和方便的疾病预防方式。通过广泛的疫苗接种,诸如天花等长期以来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已被消灭。麻疹、破伤风、白喉、B型流感嗜血杆菌,以及其他病原体所致传染病也通过有效的疫苗得到了控制。统计数字表明.疫苗每年能够拯救近600万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立过敏和感染症研究所(NIAID)的Sergei A.Tsarev和Robert Purcell等的研究组用猴子进行动物实验确认了重组E型肝炎疫苗用于预防E型肝炎的效果。已知甲型肝炎疫苗对猴子和人都有相同的预防效果。这种E型肝炎疫苗对人也有预防E型肝炎病毒(HEV)的效果。这种肝炎疫苗是以昆虫  相似文献   

18.
人3型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HPIV-3)是引起婴幼儿严重细支气管炎及肺炎等下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迄今,对HPIV-3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都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因此WHO将HPIV-3疫苗列为未来重点研发的疫苗。近年来,随着重组技术和反向遗传学的发展,HPIV-3疫苗的研制取得了重要进展,部分疫苗已进入临床评价阶段。就HPIV-3的生物学特性如病毒结构特征、复制过程、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近年来传统冷适应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以反向遗传学为基础的新型减毒活疫苗的研制成果及临床试验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Hib感染性疾病的免疫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型流感嗜血杆菌(H ib)疾病危害严重,分布广泛,在已使用H ib结合疫苗的国家中,H ib疾病均得到有效控制。我国H ib疾病的发病情况基本与国外相似,但H ib结合疫苗的使用率非常低。本文综述了H ib结合疫苗的特点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0.
DNA疫苗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92年第一次报道DNA疫苗技术以来,在短短3-4年的时间内这一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NDA疫苗的作用机理,如何增强DNA免疫效果以及DNA疫苗的优势和问题等方面做子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尽管现在人产对DNA疫苗抗原提呈作用机理还不清楚,也还没有完全也解DNA疫苗安全性问题,但是对DNA疫苗的免疫防御,免疫治疗和免疫调节作用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