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苍附导痰汤联合通元针法对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脂代谢、性激素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COS患者87例,均辨证分型为脾虚痰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43例)和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苍附导痰汤联合通元针法,44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脂代谢指标、性激素指标和子宫内膜容受性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36%,高于对照组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腰臀比(WHR)和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卵巢体积小于对照组,内膜厚度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抗苗勒管激素(AMH)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苍附导痰汤联合通元针法治疗脾虚痰湿型PCOS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脂代谢、性激素和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宫腔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血流、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RIF行冻融囊胚移植的患者148例。根据冻融囊胚移植前是否进行宫腔灌注HCG分为对照组(n=71)和研究组(n=77),对照组接受常规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宫腔灌注HCG治疗。对比两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Th17细胞因子和妊娠结局。结果:两组移植后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移植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Th17细胞比例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囊胚种植率、活产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生化妊娠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期流产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灌注HCG可有效改善RIF患者子宫内膜血流、Th17细胞水平以及妊娠结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麒麟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致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清性激素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PCOS致不孕症患者46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2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研究组予以麒麟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子宫内膜容受性、性激素、氧化应激、排卵率、妊娠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低于对照组,雌二醇(E2)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丙二醛(MDA)、活性氧物质(ROS)低于对照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研究组的妊娠率、排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麒麟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PCOS致不孕症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清性激素和氧化应激状态,提高妊娠率、排卵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研究黄体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预处理改善IVF结局。方法:男性因素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68例,分两组:(1)实验组:IVF前自然周期月经第12天地屈孕酮30 mg/日、14天,3个月;(2)对照组:IVF前无干预。IVF前测血CA125,黄体期长方案促排卵,排卵后一周(垂体降调日)再测CA125并取子宫内膜行ER、PR、HOXA-10mRNA检测。HCG日测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血流。比较临床资料及结局、症状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HCG日对照组子宫内膜厚于实验组。实验组子宫内膜A型血流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型子宫内膜比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IVF前两组CA125均高于参考值,但无明显差异(P>0.05)。垂体降调日复查CA12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实验组子宫内膜ER、PR、HOXA-10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分泌期子宫内膜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症状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VF治疗中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用黄体酮预处理在位内膜,可以降低血CA125,有利于转变子宫内膜组织类型、减小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内膜血流、增加子宫内膜ER、PR、HOXA-10 mRNA表达,改善在位内膜容受性,缓解症状疼痛,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后P8仿生物电刺激辅助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及对患者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106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53)。两组均采取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对照组术后置入COOK球囊,并在术后当天给予人工周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P8仿生物电刺激辅助治疗,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疗效、月经改善情况、治疗后1年妊娠情况、粘连复发情况和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粘连评分、子宫内膜容积、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清MMP-9、TGF-β1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月经改善率分别为92.45%、94.34%,高于对照组的75.47%、79.25%(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粘连评分和RI、PI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容积、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血清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1年妊娠率44.23%高于对照组25.00%,粘连复发率15.38%低于对照组32.69%(P<0.05)。结论: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后P8仿生物电刺激辅助治疗宫腔粘连可减轻宫腔粘连程度,改善子宫内膜容积、厚度、血流情况,调节血清MMP-9、TGF-β1表达,改善月经情况,进而提高疗效和妊娠率,减少粘连复发。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性激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9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性激素、血脂、血清hs-CRP、VEGF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卵泡刺激素(FSH)、hs-CRP、黄体生成素(LH)、VEGF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痛经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雌二醇(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症安全有效,可改善机体性激素、血清hs-CRP、VEGF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减轻痛经症状,且对机体血脂情况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消囊调经汤联合达英-35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脂代谢和卵巢间质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12月期间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PCOS患者11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达英-35,58例)和研究组(消囊调经汤联合达英-35,59例)。对比两组性激素指标[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 睾酮(T)]、中医证候积分、脂代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卵巢间质血流情况[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LH、E2、FSH、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HDL-C高于对照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PI、R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囊调经汤联合达英-35治疗PCOS患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机体性激素、脂代谢和卵巢间质血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越鞠丸联合子午流注开穴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焦虑抑郁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胃蛋白酶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7月期间南京市第一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FD伴焦虑抑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常规西医治疗)和研究组(n=75,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越鞠丸联合子午流注开穴疗法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焦虑抑郁情况、血清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原水平。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00%(57/75),低于研究组的92.00%(69/75)(P<0.05)。治疗4周后,两组主证(脘腹胀满、胃痛、食欲不振)、次证(胁肋胀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烦躁太息、神疲乏力、口苔黏腻、大便稀溏)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4周后,两组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胃泌素、胃蛋白酶原1、胃蛋白酶原2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用子午流注开穴疗法联合越鞠丸治疗FD伴焦虑抑郁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和临床症状,提高血清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原水平,明显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经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容受性、性激素的变化,并分析其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HIFU消融术治疗且有生育要求,符合条件的子宫肌瘤患者176例,均接受HIFU消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容受性、性激素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治疗后是否妊娠将其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经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较术前增厚,子宫内膜容积较术前增加,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较术前升高(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的雌二醇(E2)、促卵泡生长激素(FSH)、促黄体生长素(LH)无明显变化,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HIFU治疗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84%。176例患者中,妊娠患者118例纳为妊娠组,剩余58例未妊娠纳为未妊娠组,妊娠率为67.05%。单因素比较发现:妊娠结局与年龄、术前不孕史、术后症状改善、肌瘤分型、术后靶肌瘤体积缩小率≥50%、体质量指数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不孕史、肌瘤分型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经HIFU消融治疗后,子宫内膜容受性得到明显改善,且对患者的性激素分泌无明显影响,安全可靠。此外,年龄、术前不孕史、肌瘤分型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促排卵过程中添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患者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并分析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拟接受IVF-ET治疗的DOR患者60例、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拟接受IVF-ET治疗的DOR患者36例,共计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促排卵治疗,观察组促排卵过程中添加r-hGH治疗,比较两组促排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以及妊娠相关指标。此外,根据妊娠结局将所有患者分成妊娠成功组和妊娠失败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VF-ET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注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Gn)天数、Gn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水平、HCG日黄体生成素(LH)水平、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失败组女方平均年龄大于妊娠成功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IVF周期≥2个的患者比例高于妊娠成功组,促排卵应用了r-hGH的患者比例低于妊娠成功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妊娠成功组,基础窦卵泡数(AFC)个数、成熟卵数、优质胚胎数少于妊娠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35岁、基础FSH≥14.40 IU/L、HCG日子宫内膜厚度<10 mm、基础AFC<5.5个是DOR患者IVF-ET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而促排卵应用r-hGH治疗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促排卵过程中增加r-hGH治疗可提高DOR患者IVF-ET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女方年龄、基础FSH和AFC、HCG日子宫内膜厚度、r-hGH治疗均与IVF-ET妊娠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红外线照射对反复着床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移植及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于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复苏胚胎移植的RI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电针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组(A组,38例)、安慰针刺组(B组,34例)及空白对照组(C组,30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于治疗前后检测子宫内膜容受性超声学指标,包括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容积、血管血流指数(VFI)、内膜血流指数(FI)、阻力指数(RI),比较三组胚胎移植及妊娠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大于治疗前及B组、C组,VFI、FI高于治疗前及B组、C组,RI低于治疗前及B组、C组(P0.05)。三组移植胚胎数、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胚胎着床率高于B组、C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RIF患者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着床率。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病变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对卵巢储备功能及辅助生殖技术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EMs合并不孕症患者18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实验组,另随机选择同期单纯男性因素不孕妇女160例作为对照。对符合临床标准的患者行IVF-ET治疗,计算其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对患者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W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窦卵泡素(AFC)水平进行检测。结果:r-AFS III期、IV期AW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0、11.86,P均<0.05);II期、III期、IV期AFC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0、8.49、9.06,P均<0.05)。r-AFS分期III期、IV期患者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04、4.72、10.46、8.80、11.32、12.21,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AFS分期III期、IV期是IVF-ET不良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II/IV期EMs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妇女的卵巢储备功能,同时降低了IVF-ET过程中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从而对其妊娠结局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游离睾酮指数(FAI)联合血清促性腺激素平抑因子(GnSAF)、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197例PCOS不孕患者为PCOS组,根据IVF-ET治疗妊娠结局分为妊娠失败组和妊娠成功组,另选取同期68名体检健康妇女为对照组。收集PCOS不孕患者临床资料,计算FAI并检测血清GnSAF、SHBG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OS不孕患者IVF-ET治疗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AI和血清GnSAF、SHBG对PCOS不孕患者IVF-ET治疗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PCOS组FAI和血清GnSAF水平高于对照组,SH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197例PCOS不孕患者IVF-ET治疗妊娠成功率为51.27%(101/197)。单因素分析显示,妊娠失败组体质指数、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生成素(FSH)、睾酮、抗苗勒管激素(AMH)、FAI、GnSAF高于妊娠成功组,FSH、受精率、优胚率、SHBG低于妊娠成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增加和LH、LH/FSH、AMH、FAI、GnSAF升高为PCOS不孕患者IVF-ET治疗妊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SHBG升高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AI和血清GnSAF、SHBG联合预测PCOS不孕患者IVF-ET治疗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大于FAI、GnSAF、SHBG单独预测。结论:FAI和血清GnSAF、SHBG水平联合预测PCOS不孕患者IVF-ET治疗妊娠结局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辅酶Q10联合金凤丸对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患者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7年10月接诊的185例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95)和对照组(n=90)。对照组采用金凤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辅酶Q10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_2)、胰岛素(INS)、子宫内膜厚度、孕激素(P)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SH、LH、T、E_2、IN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获卵数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受精率、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酶Q10联合金凤丸可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疗联合针灸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脑血流以及血浆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低频脉冲电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吞咽功能、脑血流、血浆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一氧化氮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疗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有效促进脑循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轻机体氧化应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拮抗剂方案与长方案对年轻卵巢低反应(POR)女性体外受精(IVF)新鲜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探讨拮抗剂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204例妇女213个IVF新鲜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拮抗剂组83例(84治疗周期)与长方案组121例(129治疗周期),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资料、促排卵资料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拮抗剂组的窦卵泡计数(AFC)、抗苗勒氏激素(AMH)水平、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Gn总量、HCG日雌二醇(E2)水平、HCG日内膜厚度、移植日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卵子数及正常受精数低于长方案组,基础FSH/LH、Gn启动量高于长方案组(P0.05),但两组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移植囊胚比例、冷冻胚胎数、胚胎种植率及早期自然流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拮抗剂组和长方案组的临床妊娠率较高,分别为58.14%和63.10%,但是两组临床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年轻POR患者两种方案均可获得较满意的IVF新鲜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结局,拮抗剂方案获卵数较长方案少,但是其优势在于Gn使用量更少,使用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观察"从督论治"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中医医院2020年5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296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为148例。研究组接受"从督论治"针刺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对比两组中医疗效、临床症状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ESCV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基底动脉(BA)和大脑双侧(L、R)椎动脉(VA)的血管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全血粘度-高切(HBV)、全血粘度-低切(LBV)、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粘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AI)、全血还原粘度(RV)、红细胞刚性指数(IR)、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电泳时间(EE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督论治"针刺治疗颈性眩晕,可有效改善疼痛、眩晕症状,调节脑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超重肥胖患者实施个体动态化体重管理,探讨该干预方法对体重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拟行IVF-ET的超重肥胖患者共99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49例,分别采取个体动态化体重管理及常规干预的方法对两组进行体重管理,记录并统计干预前后相关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两组干预前后BMI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厚度、获卵数、可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与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婴儿体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动态化体重管理的干预方法可有效减轻接受IVF-ET的超重肥胖患者的体重,降低体重指数,提高IVF-ET的移植成功率、活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