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摧垮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工农兵占领文化教育阵地。这一新生事物,通过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更加显示出它不可战胜的强大生命力。工农兵学员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并力求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生产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马德利、汪庭义两位工农兵学员写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某些海洋鱼类的洄游》一文,读后使人很受启发。鱼类洄游是鱼体内部生理要求和外界环境统一的结果,正确认识鱼类洄游规律,有助于判断渔场、渔期,掌握鱼群动向,对渔业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推荐给大家一读,并希望广大工农兵读者多给本刊提供这方面的稿件。  相似文献   

2.
发光的魚     
栖息在海洋的鱼类尤其是海底的鱼,常发现有发光的现象。这些鱼能发出红色或紫色的宝石状的光芒。这些鱼在体中含有发光体的机构,通过半透明的肌肉,发出光来。若把这些发光体和体表的发光器制成匀浆来培养不能发光的细菌或喂饲其他不发光的鱼类,我们可在细菌或鱼类的胃中分析出萤光素和萤光酶,在这些鱼类的幽门部中贮藏着萤光素,看来在发光器中还备有萤光酶,从幽门部把少量的萤光素送到发光器,它与萤光酶起作用便射出光芒。看来,发光  相似文献   

3.
大河之鱼     
正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此话固然有道理,其实,水也离不开鱼。没有鱼的水,没有生命,就是死水!谈到大河生命,一定要说一说大河里面的鱼。全球的鱼类大约有32100种,其中,大部分生活在海洋里面,约有18300种。生活在淡水里面的鱼类有13800种,占所有鱼类总数的43%。这些淡水鱼类,除少数是江海或海江洄游性鱼类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在高中达尔文主义基础中有如下的叙述:“我们可以在池塘里养鱼来吃掉蚊子的幼虫”。又在初中动物学中也有同样的内容:“我们也可以在池城里多养鲤鱼和其他的鱼,让鱼吃掉它们”。当同学们读到以上的课文时,很自然地会提出如下的疑问的:“究竟还有哪些鱼类能吞食蚊幼虫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现在简单的介绍数种我国土产及驯化的小形  相似文献   

5.
鱼类的洄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生鱼类中除一部分属于定居性之外,多数鱼类在一年或一生中,常进行周期性的定向往返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洄游。鱼类洄游的距离长的可达几千公里,短的只有几公里。洄游是鱼类对环境的一种长期适应的结果,其意义是在使种群获得更有利的生存条件以及能更好地繁衍后代。研究鱼类的洄游,对于捕鱼业、渔业管理以及渔业资源的预报、繁殖保护和增殖等都有实践意义。鱼类的洄游早在我国古代即有记载。例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公元100—121年)中对刀鲚就不仅作了形态的描述,而且还说明了  相似文献   

6.
空间信息技术与深远海渔业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雪忠  樊伟 《生命科学》2012,(9):980-985
深远海渔业资源作为人类食用的优质蛋白来源,其开发受到各渔业国家的重视。以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已经在海洋渔业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卫星遥感渔场环境监测及渔情分析预报、鱼类洄游路径的监测、渔船作业位置的分布与监测等。针对深远海渔业资源的捕捞开发,重点综述了空间信息技术在深远海渔业资源开发中应用的现状以及应用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所有脊椎动物当中,大家都知道蛙是水陆两棲的,但假如说鱼类中也有两棲的,就必定有许多人不会相信,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内地的人们。生活庄沿海的人如果曾经在海滨散步或采集,他们就不难看到在海滩上连爬带跳的弹塗鱼,或者称为跳鱼。跳鱼在陆地上生活时间之长(每天约有一半时间在陆地上)使它们有资格被称为两棲性的鱼类。  相似文献   

8.
长江常熟江段渔业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000~2006年长江常熟江段渔业群落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该江段共有鱼、虾蟹类66种,分别隶属于13目29科。鲤形目鱼类最多,其次是鲈形目。按迁徙习性可分为江湖半洄游性鱼类、洄游性鱼类、河口鱼类和定居性鱼类4大类型。经济鱼类占优势,群落优势种为鳊、鲫、刀鲚、铜鱼、翘嘴红鲌和条。多样性特征值年间平均指标为:Margalef指数(R)1.68,Wilhm改进指数(H")2.50,McNaughton指数(Dw)0.37,Pielou指数(J')0.76。鱼类群落优势度较低,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探讨了水利工程、水域污染及水利调度对该江段渔业资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开发和保护该江段渔业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渔业资源现状及其变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1990-1999年资源监测表明,洞庭湖鱼的种类与70年代基本相同,但其组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明显以鲤,鲫,鲶,黄颡鱼等湖泊定居性鱼类为主,最高达86.1%,“四大家鱼”在渔获物中所占比较不足10%,刀鲚等洄游性鱼类已极为罕见;90年代渔获量平均为3.97万t,渔业产量增加,但多以1-2龄鱼为主,补充群体严重不足,水利工程的兴建,泥沙淤积,围垦,污染加剧以及过度捕捞是造成洞庭湖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我国曾经记录有(鱼芒)科鱼类4种。国际上近年来对(鱼芒)科鱼类的分类进行了许多重要的修订,物种数量已达3属22种。我国的(鱼芒)科鱼类也因长时间没有进行及时的分类修订而存在许多疑问。基于国内自1960年以来所收集的珍贵标本和记录,确认我国记录有(鱼芒)科鱼类1属3种。它们是:长丝(鱼芒)(Pangasius sanitwongseiSmith)、贾巴(鱼芒)(Pangasius djambalBleeker)、短须(鱼芒)(Pangasius micronemusBleeker)。在此基础上,根据掌握的资料对我国(鱼芒)科鱼类的种群现状和濒危原因、洄游的性质及洄游群体数量下降原因以及水电站建设对大型洄游鱼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往记录显示,捕获时间都集中于4—5月份,无冬季捕获记录。捕获季节与(鱼芒)科鱼类产卵繁殖季节高度吻合,提示其上溯到我国澜沧江下游应属生殖洄游,而不是索饵洄游。被捕获记录主要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之后则数量锐减。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三方面:1)下游湄公河对(鱼芒)科鱼类的捕捞压力过大;2)湄公河—澜沧江航运船只对(鱼芒)科鱼类有损害作用;3)由于西南季风变化的影响,澜沧江径流量发生变化,可能间接导致(鱼芒)科鱼类洄游行为发生改变。分析显示,(鱼芒)科鱼类的洄游与3—4月份澜沧江流量呈密切相关规律,提示适合鱼类产卵的雨季及西南夏季风比往年较早到达该地区,从而激发它们较往年提前启动生殖洄游,并且溯河的高度较高。以往的捕获记录还表明,(鱼芒)科鱼类主要洄游至景洪下方的澜沧江河段及支流补远江,上述水域是其喜好的产卵场之一。景洪大桥以下的干支流不适合建设水电站,因为电站大坝必然会阻断(鱼芒)科鱼类的繁殖洄游,影响其繁殖活动。而景洪大桥上方的干流电站不在(鱼芒)科鱼类正常繁殖洄游通道中,大坝阻隔作用对(鱼芒)科鱼类的影响相对较小。建议把补远江建设成为鱼类和水生生物保护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曾经记录有[鱼芒]科鱼类4种。国际上近年来对[鱼芒]科鱼类的分类进行了许多重要的修订,物种数量已达3属22种。我国的[鱼芒]科鱼类也因长时间没有进行及时的分类修订而存在许多疑问。基于国内自1960年以来所收集的珍贵标本和记录,确认我国记录有[鱼芒]科鱼类1属3种。它们是:长丝[鱼芒](Pangasius sanitwongsei Smith)、贾巴[鱼芒](Pangasius djambal Bleeker)、短须[鱼芒](Pangasius micronemus Bleeker)。在此基础上,根据掌握的资料对我国[鱼芒]科鱼类的种群现状和濒危原因、洄游的性质及洄游群体数量下降原因以及水电站建设对大型洄游鱼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往记录显示,捕获时间都集中于4—5月份,无冬季捕获记录。捕获季节与拳芒科鱼类产卵繁殖季节高度吻合,提示其上溯到我国澜沧江下游应属生殖洄游,而不是索饵洄游。被捕获记录主要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之后则数量锐减。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三方面:1)下游湄公河对[鱼芒]科鱼类的捕捞压力过大;2)湄公河-澜沧江航运船只对[鱼芒]科鱼类有损害作用;3)由于西南季风变化的影响,澜沧江径流量发生变化,可能间接导致[鱼芒]科鱼类洄游行为发生改变。分析显示,[鱼芒]科鱼类的洄游与3—4月份澜沧江流量呈密切相关规律,提示适合鱼类产卵的雨季及西南夏季风比往年较早到达该地区,从而激发它们较往年提前启动生殖洄游,并且溯河的高度较高。以往的捕获记录还表明,[鱼芒]科鱼类主要洄游至景洪下方的澜沧江河段及支流补远江,上述水域是其喜好的产卵场之一。景洪大桥以下的干支流不适合建设水电站,因为电站大坝必然会阻断[鱼芒]科鱼类的繁殖洄游,影响其繁殖活动。而景洪大桥上方的干流电站不在拳芒科鱼类正常繁殖洄游通道中,大坝阻隔作用对[鱼芒]科鱼类的影响相对较小。建议把补远江建设成为鱼类和水生生物保护区。  相似文献   

12.
东黄海秋季浮游动物优势种聚集强度与鲐鲹渔场的关系   总被引:91,自引:5,他引:86  
一、前言日本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和蓝圆鲹(Decaterus maruadsi)是东黄海主要中上层鱼类资源。秋季鲐鲹鱼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北纬32°00′—33°30′,东经124°00′—128°30′)以及东海中南部(北纬26°30′—29°00′,东经123°00′—126°00′)形成两个索饵渔场,前者简称为北部渔场,后者简称为南部渔场。为了开发和利用东黄海鲐鲹鱼索饵渔场资源,需要对两渔场鲐鲹鱼资源分布的特点进行研究。根据以往国内外的一些报道,鲐鲹鱼是一类以浮游动物为主食的鱼类,其分布特点往往同浮游动物的分布有密切关系。因此,本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水声学方法的天目湖鱼类资源捕捞与放流的生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天目湖捕捞赶鱼前(2011年12月)、赶鱼后(2012年1月)、捕捞与放流后(2012年3月)3个渔业阶段,结合渔业捕捞统计,采用水声学方法对天目湖鱼类资源(赶鱼后为不包括集鱼网箱的湖区鱼类资源)的捕捞与放流进行了生态监测,并构建GIS模型,得到鱼类种群结构、大小组成、鱼类密度、鱼类集群、鱼类资源量及其分布,为天目湖保水渔业的实施和渔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天目湖鱼类种群以鲤科鱼类为主,鲢鳙2011年捕捞统计重量占比为98.07%,单网簖采样尾数占比为68.72%,鱼类资源受放流种类和规格影响较大;赶鱼前后和捕捞与放流后3个渔业阶段的鱼类平均目标强度(TS)分别为(-47.84?4.79)dB、(-48.58?4.98)dB、(-47.24?5.10)dB,且差异性显著(P<0.05),捕捞与放流后TS在-45—-40 dB的鱼类明显升高到24.40%;3个渔业阶段的鱼类密度(FPCM)分别为(0.0124?0.0292)ind/m3、(0.0062?0.0227)ind/m3、(0.0098?0.0185)ind/m3,捕捞赶鱼作业显著(P<0.05)降低了鱼类密度,而捕捞与放流后鱼类密度显著(P<0.05)低于赶鱼前则是由于水深上升所致;在冬季的中下层水体出现典型的鱼类聚群,且随温度降低团聚程度提高;通过构建GIS模型评估鱼类资源量,赶鱼前约61万尾、赶鱼后约38万尾、捕捞与放流后约67万尾,资源量在中下游分布较高。  相似文献   

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3,37(6):1118-1127
研究于2010年秋季和2011年夏季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大调蓄湖泊洪泽湖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合历史资料分析该湖鱼类资源变动情况,以期为渔业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洪泽湖累计记录鱼类88种,本研究发现63种,其中新记录6种,分别为:点纹银 、彩副 、方氏鳑鲏、鲻、大眼鳜和波氏吻虾虎鱼;与历史记录比较,湖泊定居性鱼类所占比例由59%上升78%,而喜流水性鱼类和河海洄游性鱼类分别由22%和7%下降到3%和3%;未采集到的25种鱼类中,流水性鱼类计17种,占68%。网簖和丝网的渔获物分析表明,鲫、黄颡鱼、刀鲚和红鳍原鲌等小型鱼类具有较高的IRI值(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是鱼类群落的优势种,大型鱼类除鲤外,IRI值均不高,在群落中不占优势。20102011年洪泽湖渔业年产量为2200104 kg,以刀鲚和鲫为主的小型鱼类产量达1967104 kg,占89.4%;四大家鱼产量96104 kg,占4.4%;鳜、翘嘴鲌、乌鳢和鲇等大型食鱼性鱼类合计仅占0.89%。文章分析江湖阻隔、过度捕捞和生境破坏对洪泽湖鱼类资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渔业管理策略,并初步预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该湖鱼类和渔业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5.
莱州湾及黄河口水域渔业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莱州湾是黄渤海渔业生物的主要产卵场、栖息地和渤海多种渔业的传统渔场。不同时期按季节进行的多试捕调查结果表明:莱州湾渔业生物的资源量、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59、1982、1992~1993和1998年的平均单位网次渔获量分别为258、117、77.5和8.5kg/h,渔业资源呈现持续衰退的趋势。80年代以来带鱼、小黄鱼等大型底于类为黄鲫、Ti鱼等小型中上层鱼类所替代,渔业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16.
蘭州附近黄河的魚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兰州附近的鱼类,由于过去交通条件的限制,尚无详细记载,加以过去反动政府不重视此项工作,有些人想做,也是属于自发性的,同时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栖息的鱼类较其他地域为少,因为产量不高,在国民经济上所起的作用不大,因此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人民政府成立以来,发展渔业成为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建设和保护黄河系统鱼产的长远利益,对于黄河鱼类的分布和资源的具体情况,有全面了解的必要。兰州大学生物系从1947年起,即开始着手搜集标本,1954年同学即选此  相似文献   

17.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跃发展,水利工程到处在兴建。伟大的长江流域规划也将逐步突现。特别是三峡大坝的建筑将形成一个发电、防洪、运输、灌溉和渔业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三峡大坝的建筑对于长江鱼类赘源的影响如何?这是一个有巨大经济意义的问题。大坝筑成以后,必然阻碍了鱼类的洄游,甚至于破坏了产卵场所。究竟影响的程度如何?应采取哪些措施来补救?都是刻不容缓地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三峡水库蓄水以后,将具有1,566平方公里的淡水水面。利用和发展其中的鱼类资源是水库的综合利用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岸线长约11,000公里,内陆江河、湖泊很多,海水、淡水所产鱼类总计不下2,000种,多数都有经济价值。本文为篇幅所限,只能择其最重要的叙述十余种,其中小黄鱼、大黄鱼、鳓、带鱼、鲐、鲅、海鲇是重要的海产鱼。鲥鱼、大麻哈鱼是海鱼而到江中产卵的。草鱼、青鱼、鲢、鱅是我国饲养最多的淡  相似文献   

19.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洄游和基因交流产生了一定影响,过鱼设施是一项重要的缓解措施,而鱼类游泳特性和趋向特征等行为学研究是过鱼设施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阐释了鱼类游泳特性和趋向特征的基本概念,分析了鱼类行为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影响因素(水流速度、水流形态、水温等),探讨了鱼类行为研究在过鱼设施应用中存在的4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1)实际过鱼设施内流场十分复杂,因而需要加强复杂流场条件下鱼类行为学研究;(2)运动训练可能提高鱼类游泳能力,因而可以利用其规律提高鱼类通过过鱼设施的成功率;(3)不同目标鱼类游泳能力有差异,因而需要提出新的设计使单个过鱼设施满足所有目标鱼类的过鱼需求;(4)各研究单位使用着不同的鱼类行为数据处理方法,造成各研究结果之间难以直接用于比较分析,因而亟需政府有关部门和业内人士尽快深入研究并以行业内规范、导则或其他方式将鱼类行为研究数据处理方法标准化。  相似文献   

20.
鱼类的洄游     
除了极少数定居鱼类以外,大多数鱼类都有定时定向的周期性成群移动,称做鱼类的洄游。洄游可以是主动的活动,如性成熟时向产卵场的移动,生长到达一定肥满度时向越冬场的迁移以及产卵、越冬后向肥育场的迁徙等,称为主动洄游;伹也可以是被动的,如鳗的幼鱼被海流携带很远,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鱅(Aristichthys nofilis)的鱼苗在长江中顺水而下等称为被动洄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