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首次对4个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群体(1个长江捕捞群体、1个放流群体和2个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9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8对扩增条带清晰、稳定的引物组合对4个群体进行扩增,共获得231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156个,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7.53%。4个群体内多态位点比例为54.98%—58.87%,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992—0.2005,群体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2953—0.3016,群体间基因流(Nm)为4.1291。长江捕捞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略高于其他三个群体。采用UPGMA法对4个群体进行聚类分析显示,上海养殖群体单独聚为一类,其余3个群体聚为另一类。AMOVA结果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占总遗传变异的87.40%。以上结果表明,4个暗纹东方鲀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间相似性较大,并且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2.
长江口刀鲚渔汛特征及捕捞量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于2010-2012年,在长江南支宝山水域和北港水域设置调查断面,研究了长江口刀鲚渔获规格、渔汛特征及捕捞量.结果表明:调查期内刀鲚汛期平均全长为(316±36)mm,平均体长为(294±35) mm,平均体重为(99±37)g;单船全汛捕捞量为65.9~875.4kg,均值为338.7 kg;日均捕捞量变幅为2.3 ~23.4 kg·d-1,均值为9.4 kg·d-1;长江口刀鲚汛期有证总捕捞量为8.2~109.4 t,平均为42.3 t;宝山水域单船捕捞量各项指标均低于北港水域;2010-2012年刀鲚发汛时间最早为2月23日,最晚为3月5日,3月末-4月中旬为旺汛期,旺汛期捕捞量比例为60.96% ~ 82.62%;刀鲚汛期捕捞量与水温和潮汛关系密切,通常水温升至12℃附近时开始进入旺汛期,各年份最高日捕捞量对应的水温介于13℃~14.5℃,平均为13.7℃;调查期间低潮期捕捞量占汛期总捕捞量的比例显著高于高潮期,其中低潮期捕捞量比例最高为82.97%,最低为62.05%.  相似文献   
3.
长江常熟江段渔业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000-2006年长江常熟江段渔业群落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该江段共有鱼、虾蟹类66种,分别隶属于13目29科。鲤形目鱼类最多,其次是鲈形目。按迁徙习性可分为江湖半洄游性鱼类、洄游性鱼类、河口鱼类和定居性鱼类4大类型。经济鱼类占优势,群落优势种为鳊、鲫、刀鲚、铜鱼、翘嘴红鲐和盆条。多样性特征值年间平均指标为:Margalef指数(R)1.68,Wilhm改进指数(H”)2.50,McNaughton指数(Dw)0.37,Pielou指数(J’)0.76。鱼类群落优势度较低,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探讨了水利工程、水域污染及水利调度对该江段渔业资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开发和保护该江段渔业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产卵期凤鲚(Coilia mystus)、刀鲚(C.ectenes)和湖鲚(C.ectenes taihuensis)肌肉生化成分与能量密度,评价其营养价值并探讨生态习性差异对鱼类肌肉生化成分的影响。采集卵巢发育至Ⅴ期的样本各50尾,分别测定相关指标,实验均设置3个重复,结果取平均值。3个种群样本肌肉水分含量为74.62%~81.87%,粗蛋白占肌肉鲜重的比例为15.06%~18.08%,粗脂肪为1.65%~6.78%,粗灰分为0.98%~1.49%,能量密度为4.447~7.209kJ/g。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0.49~76.04,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2.50%~72.48%与6.54%~8.39%。肌肉中矿物元素含量最高的均为钾,最低的均为铜。结果表明,凤鲚、刀鲚和湖鲚均为理想蛋白源,不饱和脂肪酸及矿物元素含量丰富,同时还富含赖氨酸、支链氨基酸、EPA和DHA等生理必需因子。生化成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刀鲚粗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显著高于凤鲚和湖鲚,这种差异直接反映了洄游习性对鱼类肌肉生化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太湖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人工驯养子代为实验样本,实验共设置6个体质量梯度及7个温度梯度,样本体质量范围为(0.12±0.01)~(1.93±0.05)g,实验温度范围为12℃~30℃,研究了体质量及水温对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秀丽白虾耗氧率变幅为0.1497~0.9053mg·g-1·h-1,均值为0.3901mg·g-1·h-1;排氨率变幅为0.0165~0.0866mg·g-1·h-1,均值为0.0379mg·g-1·h-1。体质量、水温及两者的交互效应均对耗氧率和排氨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体质量与耗氧率和排氨率之间的回归关系分别符合幂函数方程Ro=0.3114W-0.2414(r=-0.436)和Rn=0.0307W-0.3007(r=-0.653);水温与耗氧率和排氨率之间的回归关系分别符合指数方程Ro=0.0711e0.0749t(r=0.877)和Rn=0.0113e0.0530t(r=0.747);体质量、水温与耗氧率及排氨率的二元回归方程分别为Ro=0.028T-0.147W-0.053(r=0.948)和Rn=0.002T-0.017W+0.013(r=0.922)。耗氧率和排氨率Q10变幅分别为1.17~4.20和1.15~2.29,均值分别为2.10和1.64。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氧氮比均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大,变幅为7.42~13.62,均值为10.04。秀丽白虾在低温阶段(12℃~18℃)主要以蛋白质为供能物质,在高温阶段(21℃~30℃)对脂肪的利用有所增加,中等规格个体的脂肪代谢率最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