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全球关注的人兽共患病原菌,感染后可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动物模型是开展致病机理、疫苗评价和药物开发等研究的基础。空肠弯曲菌由于培养条件苛刻以及感染实验动物的疾病相似性、经济性和重复性等因素,仍缺乏良好的感染动物模型,其致病机理迄今尚不清楚。本文对已报道的空肠弯曲菌感染实验动物模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解脲脲原体(Uu)是女性泌尿生殖道黏膜中常见的微生物,其致病性仍存在争议。Uu感染下生殖道可表现为尿道炎或宫颈炎,而定植于新生儿下呼吸道可引起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慢性肺部疾病等。研究Uu感染的发病机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以及Uu感染的防治,动物模型是不可缺少的。目前国内、外已成功建立多种Uu感染动物模型,主要包括下生殖道感染模型及呼吸道感染模型。在Uu生殖道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中,雌二醇的预处理必不可少,实验动物首选BALB/c小鼠;而呼吸道感染模型不需雌二醇预处理,多位学者成功使用C3H/HeN小鼠建立了该模型。  相似文献   

3.
面对许多老的传染病因耐药等原因卷土重来,以及大量新发现传染病的压力,感染性动物模型的重要性近年来中国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许多进展。目前已经在大鼠、小鼠、兔等十余种动物多种品系中建立了蒙古沙鼠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家兔肺炎双球菌感染发热模型等20种以上针对不同细菌性病原体的感染模型;建立了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模型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等25种以上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动物模型,建立了隐孢子虫动物模型、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等近20种寄生虫病动物模型,以及多种针对衣原体、真菌病、螺旋体感染的动物模型。这些感染模型在…  相似文献   

4.
猪链球菌2型感染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链球菌为革兰阳性兼性厌氧性球菌,感染后可引起猪的关节炎、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生猪养殖业,导致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时有报道,并于1998年和2005年在我国引起两次大规模流行,危害人类健康。建立和选择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猪链球菌的致病机理、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及研发防治猪链球菌感染的新药、疫苗及诊断试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已建立的各种猪链球菌感染动物模型展开综述,希望能帮助人们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与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人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 HEV)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甚至死亡。疫苗的研制与开发是预防HEV感染所致疾病的重要手段。动物模型是疫苗有效性评价的关键工具,在疫苗研发中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一个可稳定呈现人类临床疾病或症状甚至可导致死亡的动物模型,可极大地促进相关疫苗研发和应用的顺利进行。现就近年研究关注的HEV动物模型作一综述,为HEV相关疫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人致病支原体实验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于研究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以及研发防治支原体感染新的抗生素和疫苗是不可缺少的。目前国内外已成功建立多种人致病支原体的动物模型,并且各具特色。选择一个适合的实验动物模型,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用狗胃螺旋菌接种11只大鼠和2只小鼠,以建立胃螺旋菌感染动物模型、了解其致病性及摸索建立人胃螺旋菌感染动物模型的条件。结果:11只大鼠中有9只感染有GHLOs,GHLOs主要定植于大鼠的胃窦、小弯、贲门及与假胃交界的胃体粘膜,胃体罕见。空肠、回肠、结肠未检出GHLOs。GHLOs可引起鼠胃较狗胃内更明显的炎细胞浸润,炎细胞浸润程度与GHLOs的定植密度呈正相关,r=0.7190,P<0.0001;感染及炎症可持续半年以上;GHLOs可在大鼠密集饲养条件下互相传染,可能是以粪—口途径传播。实验表明:大鼠胃粘膜对GHLOs易感,主要定植于含中性粘液的生境如胃窦、小弯、贲门,有一定的致病性,并可引起较其自然宿主更明显的炎症反应,有引起慢性胃炎的倾向,不经治疗可长期存在,可能是引起人类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病因;本实验研究对建立人胃螺旋菌感染动物模型具有一定指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冠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比较转录组学数据库,从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冠状病毒感染人和动物模型后的异同,为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从GEO、ArrayExpress等数据库中下载冠状病毒(以SARS-CoV、SARS-CoV-2、MERS-CoV为主)感染动物模型与人的转录组数据,对测序数据进行质控、标准化...  相似文献   

9.
潜伏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复发是新发结核病的主要来源,其中耐药结核病所占比例较大,使耐药LTBI复发的防控成为结核病研究的重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是开展耐药结核病防控相关机制研究、抗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药物和疫苗研究的基础。目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动物模型缺乏,而已有的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潜伏-复发感染模型存在缺陷,如小鼠模型的潜伏期荷菌量偏高、复发期变异大,而猴模型的潜伏期和复发期不可预测。模型的可控性差使其应用困难,且缺乏可用的免疫学评价指标,导致远期复发无法预测。因此,基于现有H37Rv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展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通过选用新的抑菌剂和诱导剂,制备有稳定潜伏期、潜伏时长适中、复发起点和复发水平变异小的动物模型,是未来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人腺病毒感染常导致急性呼吸道疾病、结膜炎、肠胃炎甚至重症肺炎。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抗腺病毒药物。建立可支持腺病毒感染/致病的动物模型对于腺病毒致病机制研究及制定抗腺病毒策略至关重要。目前某些腺病毒的感染受体尚未阐明,以及临床上常见的B种腺病毒无法感染啮齿类动物,影响了对此类腺病毒感染的研究。此外,人腺病毒具有宿主范围的种属特异性,在感染的其它种属的动物细胞中由于宿主范围限制因子的存在,而不能有效复制、增殖,严重阻碍了对腺病毒体内致病机制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腺病毒感染受体、宿主范围限制因子以及感染模型等方面的进展,以期为新型腺病毒感染/致病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小鼠感染模型。方法:建立Hp经口感染SPF级小鼠的动物模型,取小鼠胃粘膜组织,利用PCR技术、尿素酶实验、细菌培养等方法检测接种小鼠,对结果进行判定。结果:Hp可感染C57BL/6小鼠并在小鼠胃部定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SARS-CoV感染Lewis大鼠后,病理学、免疫学以及病毒的复制与外排情况变化,探讨其能否作为有效的SARS动物模型。方法SARS病毒感染9只Lewis大鼠,在感染后不同时间安乐死动物,应用光镜对动物的各脏器进行病理观察研究;用病毒分离和RT-PCR方法检测病毒外排与复制的情况;用ELISA法检测动物产生特异性抗体情况。结果在SARS-CoV感染Lewis大鼠后,肺组织出现一定的与人类SARS疾病相似的病理改变,在动物体内可检测到活病毒或病毒核酸,并可检测到特异性IgG抗体的存在。结论Lewis大鼠出现了特异的免疫反应及特征性病理改变,可做为灵长类SARS动物模型的有益补充用于SARS发病机理及疫苗的研发等。  相似文献   

13.
葡萄球菌生物膜引起的持续性感染及耐药性问题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围绕生物膜形成分子机制的研究成为防治葡萄球菌生物膜相关感染的关键。建立葡萄球菌感染动物模型有利于研究体内生物膜形成、扩散、致病机制及药物的体内抗生物膜效果评估等。然而,动物体内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因素多,如动物种类、植入材料、接种部位、感染剂量、观察时间及评估方法等均会影响体内生物膜形成。结合本课题研究,系统地总结了近40年来葡萄球菌生物膜感染动物模型,重点综述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为葡萄球菌生物膜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弓形虫感染对人类生活和畜牧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弓形虫感染实验动物模型是进行弓形虫学相关研究的基础条件之一。在实际研究工作中,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取不同的实验动物和以不同的实验方法所建立的实验动物模型,呈现出复杂和多变的特点。这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实验的需要,但同时也在实验结果的评价上导致一定程度的不足。根据弓形虫感染实验动物模型的不同特点,针对特定的实验目的,选择适合方法建立适合的实验动物模型,是进行相关弓形虫学研究的有效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5.
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小鼠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方法在国产昆明小鼠成功诱导卜氏肺孢子虫感染,在54只实验鼠中,47只发现虫体,阳性率为87.03%,表明该方法可透用于建立卡氏肺孢子虫感染的小鼠动物模型,并具有简便,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是进行结核病研究的基础。本文分别对小鼠、豚鼠、兔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结核模型的特点及其应用进行综述,并指出慢性持续性感染模型是结核动物模型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目前HBV感染动物模型各有局限,无法全面研究HBV。拟建立人HBV血清感染Babl/c乳鼠的动物模型,以便于研究HBV感染与乳鼠免疫力低下的相关性。方法:将20只Babl/c乳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PBS组及空白组,通过高压水动力尾静脉注射法将人HBV血清、正常人血清、PBS注入各组乳鼠体内,记录接种后乳鼠体温及体质量。于接种后第7、15、30 d采集血清标本,应用ELISA检测HBs Ag、HBe Ag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浓度。结果:接种后各组小鼠体温及体质量均无明显变化。实验组中共4只乳鼠可检测到HBs Ag为阳性且维持时间长达30 d,但HBe Ag均为阴性,HBV DNA浓度均未达500 IU/ml;余下各组检测HBs Ag、HBe Ag均为阴性。结论:通过高压水动力尾静脉注射法接种人HBV血清,可成功使Babl/c乳鼠感染HBV。本实验证实乳鼠免疫力低下,HBV血清进入体内未能有效清除,对HBV存在易感性,为建立HBV感染动物模型提供实验依据,可用于研究HBV对免疫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流感主要是指由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IAV)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构建差异化的感染动物模型模拟IAV的感染、发病及传播过程不仅有助于揭示流感病毒的传播机制与致病机理,而且对流感大流行的预警和防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IAV跨种间传播的差异机制从不同动物模型呼吸道唾液酸受体亚型分布的表型差异及其对人流感病毒的易感性等多方面综述了流感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优缺点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IAV致病机制研究,疫苗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在我国,病毒性肝炎高度流行,其中又以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危害较大。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感染与发病机制,进行药物与疫苗研究的必要工具。目前病毒性肝炎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已取得长足的发展,主要集中于病毒在动物体内的感染特性及发病规律方面。本文仅就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尤其乙型、丙型肝炎树鼩动物模型的研究及建模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多房棘球蚴(Echinococcus muhilocularis E.m)在灰仓鼠腹腔内的生长发育规律,制作E.m灰仓鼠动物模型。方法 2000个E.m原头节/只剂量腹腔接种灰仓鼠,接种后10、15、18、22、39、60、80和100 d,测量包囊重量和抗体,计算包囊重与灰仓鼠体重的包囊系数,观察多房棘球蚴在灰仓鼠体内的发育规律。分别按100个/只、500个/只和2000个/只剂量腹腔接种灰仓鼠各10只,100 d后剖检比较不同感染剂量的包囊发育情况和感染率。结果 62只灰仓鼠中有59只感染了多房棘球蚴。18 d可观察到成熟原头节,感染率达到100%,15 d出现抗体阳性,60 d时包囊系数达到15%以上;100、500和2000三种剂量的感染率100%;结论建立的灰仓鼠腹腔多房棘球蚴动物模型具有感染率高,感染周期短,包囊生长发育和抗体滴度变化易观察,感染60 d可作为E.m动物模型成模观察期。包囊系数,抗体滴度和包囊发育变化可作为造模的主要参考指标。雌性灰仓鼠造模优于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