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针对发酵行业发展要求,以培养具备发酵过程优化控制和工艺创新能力的发酵工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目标,通过改革生物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实验内容以及开展课外专业竞赛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对发酵工艺过程进行设计和优化,以及创新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
鉴于口腔医学专业实习和教学的特殊性,以往单调、教条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需求。本文旨在探索如何构建新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以及其必要性,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效果等方面分析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优势,从而让学生在熟悉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对实践技能的应用,提高口腔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  相似文献   

3.
《医学微生物学及实验技术》是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的实验技术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重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引入企业实践教学,逐步形成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体系,由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企业实践三部分组成,并初步建立和实施了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所助益,有效提高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维  汪忠 《生物学通报》2006,41(12):41-44
学习生物科学史能够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本文结合光合作用发现史的教学实践,从创设持续的问题情境、体验探究过程与方法、研究知识的深入发展、尝试部分探究和全程探究几个方面探讨了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模式,即“创设情境-体验过程-模拟探究-部分探究-全程探究”。通过教学实验研究,从探究活动主要步骤的完成人数和Chi-Square Test的统计结果可知,生物科学史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物学选修1的内容是生物技术实践。生物技术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技术。为了提高学生自己动手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开设了8个实验给每位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但实验结果多以失败告终,故而针对每个实验中出现的错误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包括: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的环境条件、学生的操作行为等,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设计解决方法,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基本操作是双基训练的重要部分,学生对实验技术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实验教学的成败。通过酸奶制备的一系列实验过程,把实验内容由验证性改变为设计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要充满活力,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采取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当做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当成是师生共同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但是,我国数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仍以传统的被动接受式教学为主,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导学式教学法,它的教学模式是:情境引入一导学新知一实践应用一课后小结,教学理念是教服务于学,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仅是组织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的概念、特点及价值,阐述了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最后论述了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检验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实践技能的考核直接反映实验教学质量的效果及学生实际操作水平的能力。结合全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对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考核进行了改革,在传统的实验课考核基础上,重点突出过程性考核,使微生物检验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提高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应用性,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与就业岗位相适应的职教新理念,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探索出实践技能考核的多元化模式,即"校内实验课教学的过程性考核—校外阶段性见习考核—临床实习的出科考核"。  相似文献   

9.
对高等植物系统分类部分的山地实习进行了改进授课方式,更新教学手段,优化实习时段等教学改革尝试,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实习效果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对教改持积极认同的态度,教改效果良好,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陈玉玲(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100051)新大纲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科学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在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试教过程中,进行了边讲课边指导学生做实验的教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下谈一谈讲课与实验同步教学...  相似文献   

11.
潘青 《生物学通报》2011,46(11):24-26
生物学课程标准对高中选修部分进行了这样的定位: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生物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通过建立生物工程专业社会化实践教学模式,利用校外企业产品化生产过程的实践方法,使学生建立专业的产品化思维模式,在学习与实践中解决问题。该教学模式的建立,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身参与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的《动物学》和《生理卫生》教学中,血液循环的途径、动脉血和静脉血在循环途径中的动态变化,是教学的难点。我应用自制的血液循环动态模式教具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液循环动态模式,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套模式教具,演示清晰,整个循环过程可在一次演示完成。  相似文献   

14.
植物学的探究式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尤其系统分类部分,很多知识单靠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实验"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常较差.笔者采用"实践→讨论、总结→实践→讲述"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并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加强了植物分类检索表的教学和野外实习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实践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组织学技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学技术是多学科研究工作的基础。在组织学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听课效果,使学生在以后的科研活动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是这门课程最关键的问题。本文就近两年我们在组织学技术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的几方面尝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将学生参与的“红绿色盲发病率及遗传方式”社会实践活动运用于教学中的“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经验。教学过程以假说演绎法的一般过程为主线,以社会实践活动情境为载体,还原学生参与的红绿色盲调查活动全过程。实践表明,基于假说演绎法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引入连贯的情境,有助于保证学生认知发展的连续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螺旋渐进式地解决科学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云班课"移动平台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效果。明确教学目标、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源、传统课堂与"手机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师生交流互动、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性的考核。同时,本文还指出了"云班课"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使用信息化"云班课"移动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使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更为顺畅,既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介绍内蒙古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在生物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引入"课程设计"和"半自助式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教学中实施"专业实验"和"专业综合实训",以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生物工艺学教学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组织”一节内容是初中《生理卫生》“人体概述”这章的重点,这节内容教学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以后其他章节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基础知识,我在教学中初步尝试了自学——实验法,取得一定的效果。为了指导学生自学这节内容,我并没有过多地给学生定框框,而是尽量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旨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组织”一节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细胞分化,组织的形成和组织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学生自学时,问题不大。因为在学习《动物学》“两栖纲”时,学生采集了“蟾蜍发育过程”标本,对于细胞分化和组织的形成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我要求学生在看书自学时,对照标本中从受精卵开始直到幼蟾蜍的形成,理解随着胚胎发育过程的不断进行,分别形成各种组织。后一部分是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20.
"光形态建成"一章的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理学中“光形态建成”部分的教学内容需向学生介绍光敏色素的发现、分布、化学性质、光化学转换、生理作用、反应类型、作用机制以及蓝光和紫外光反应等(潘瑞炽2004)。我们觉得要讲授好这部分内容很不容易,学生也反映此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难于理解与记忆,教师的教法单调也是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不感兴趣的原因,总之,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为此,近年来,我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了一些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普遍提高,效果较好。现介绍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切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