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方性克汀病遗传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克汀病(简称地克病)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流行病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一般认为缺碘是本病的主要病因。但两者的患病率却无平行一致关系,且地克病的患病常有明显家族倾向,在近亲婚配的家族中患病率尤高,似与遗传有关。为此,我们对地甲病流行区抚顺县五龙、哈达两公社进行了地克病的家系调查,以进一步探讨遗传因素对该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甲真菌病是皮肤真菌病的常见病.外伤、足癣和糖尿病等是其常见的诱发因素.为研究糖尿病合并甲真菌病患者发病特点,本文对临床单纯甲真菌病患者及糖尿病合并甲真菌病患者甲真菌病的临床类型、严重程度和菌种分布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林融 《蛇志》2005,17(3):180-184
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病之一,牙周炎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炎症。全国第二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5~44岁年龄段的牙周炎患病率为97.2%,患病率居龋齿病之上,因此,预防和治疗牙周疾病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目前,人们公认牙周微生物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但单有微生物并不意味着牙周病,尤其是牙周炎的必然发生。牙周炎是一类多因素疾病,目前比较明确的危险因素有:口腔卫生状况,吸烟与否,某些全身疾病如关节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宿主的易感性在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发性牙周炎和(或)重度牙周炎患者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一些学者对外部环境相同的人群进行多年的纵向观察,发现不同个体罹患牙周炎的几率不同,这种差别可能缘于基因背景不同。目前,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牙周炎的易感因素已成为21世纪牙周病学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4.
血糖检测装置最新发展动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十多年来世界各国糖尿病患病率均明显增高,发展中国家尤著。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1993年公报,全世界平均糖尿病患病率为6%,患病人数1亿多;随着时间推移,糖尿病患病率还将不断增长。据流行病学家估算,全世界糖尿病人1994年1.1亿,2000年达1.8亿,到2010年将达2.39亿。其中我国大陆的糖尿病人1994年有770万,预计到2010年将达3210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连高新区15~74岁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基本特征,为制定和评价大连高新区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大连高新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5~74岁常住居民的976人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33.61%,糖尿病患病率为11.07%,冠心病患病率为6.76%,血脂异常患病率为50.41%,城乡间患病率无差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丧偶人群患病率最高(P0.05);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文化程度低者高于文化程度高者,且随着体重指数的增高而增高(P0.05);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中,有超过半数为本次检查新发现病例。结论大连高新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防控策略和措施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张鹤年  胡诞宁 《遗传》1987,9(6):23-25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它严重地威胁人 类的寿命。对高血压与遗传的关系,以及高血 压的遗传方式,迄今尚无定论[11-41。高血压病的 患病率与年龄有关,因此为遗传分析带来了很 大困难。为此,作者根据1979年我国修订的高 血压诊断标准,对101例高血压患者的家属共 700人进行了调查, 并以同样年龄组的群体患 病率作对照,应用多基因遗传的阑值模式理论 进行分析,并计算了遗传度。  相似文献   

7.
正糖脂代谢是机体能量与物质来源的重要生命过程,其稳态平衡是机体应对内外时空环境变化的重要前提,其稳态失衡则导致多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和营养结构的改变,以糖脂代谢紊乱为特征的重大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攀升,例如糖尿病的发病率达11.2%,成人各种脂代谢异常疾病的患病率为43%,超重率达34.3%[1]。这些代谢病不仅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并且诊疗是个终身的过程,很多药物依赖进口,成本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探讨二者间潜在的关系。方法:于2008年8月~2011年12月间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因糖尿病收治入院的全部患者进行甲状腺相关病史收集、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及超声波检查,以筛查甲状腺结节。结果:在收治的660例糖尿病患者中,住院期间发现并诊断合并有甲状腺结节患者为221例,患病率为33.5%。进一步分析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与甲状腺结节关系,男性为29.8%,女性为38.4%,明显高于男性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与≤30岁年龄组相比,年龄51岁~70岁组及≥70岁组结节患病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1%,37.6%15.4%,均P<0.05);1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4.1%,2型糖尿病中为35.3%,高于1型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中,不同体重指数、病程、治疗方法组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相互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性(均P>0.05)。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尤其是女性、较大年龄及2型糖尿病患者更为突出,临床上有必要对这些患者进行甲状腺结节的筛查。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不足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临床甲减的患病率为l%左右,女性较男性多见,随年龄增加患病率上升。现代中医各家多认为脾肾阳虚为甲减发病的主要病机,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以针灸、膏方、食疗等治法,丰富了甲减的治疗手段,在甲减的认识与治疗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糖尿病流行形势尤为严峻,近年来患病率不断攀升,患病人数高居世界第一.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另一个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几十年来,我国开展了数次大规模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虽在此过程中诊断标准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糖尿病迅猛增长的趋势已成定局,目前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1%左右,估算糖尿病患者数量1.14亿,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35%(2010,ADA标准)左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为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我国糖尿病的防控管理面临巨大挑战.本文总结了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并讨论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糖尿病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而其中8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心血管并发症.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强化血糖控制可以显著地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事件的发生,但不能降低糖尿病患者因心力衰竭入院或死亡的风险.这表明糖尿病患者曾经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受体概念也进入到对于疾病现象解释的阶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报告的高血压、心肌梗塞、哮喘、巴金森氏病、舞蹈病、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等几种常见病中有关受体数目的变化,为上述疾病发病原因以及探讨治疗药物的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3.
黄惠棉 《蛇志》2012,24(2):169-1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之一,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肺外)的不良效应[1]。在国内外均为常见病,尤其多见于老年人和吸烟者,患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常乐康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常见病.我科近一年来应用常乐康散剂治疗106例小儿腹泻,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全球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因.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糖尿病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我国DKD已逐渐成为ESRD的主要原因,且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高,糖尿病作为ESRD病因的血透患者的生存率低.高尿酸血症是DKD的独立危险因素,DKD和糖尿病合并CKD的治疗除既往的控制血糖、血压、减少尿白蛋白及治疗并发症外,降尿酸逐渐被关注.糖尿病患病率的迅速上升对于我国CKD的流行病学影响如何,以及如何早期诊断、预防与延缓DKD和糖尿病合并CKD的发生发展均是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我国糖尿病合并肾病情况相关流行病学及诊治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等代谢性疾病患病率的日益增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肝炎症、氧化应激、肠道微生物失调等在NAFLD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主要是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对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潜力。本文我们综述了NAFLD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重点介绍了N-3PUFA作为NAFLD潜在治疗方法在预防NAFLD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莫玉萱 《蛇志》2010,22(1):41-4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日渐增高,我国目前糖尿病总人数超过4000万。糖尿病患者处于临床糖尿病诊断前期可长达12年,事实上大部分患者是出现糖尿病急性或慢性并发症后才得到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呈飞速增长的趋势.对于未发生糖尿病的人群如何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成为中国和全球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有效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成为糖尿病治疗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研究者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和糖尿病人群开展了系列研究,为糖尿病的预防、血糖控制及并发症防治提供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中国及全球的糖尿病防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胰源性糖尿病是指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导致的糖尿病,属继发性糖尿病的一种,1999年WHO糖尿病分类中把它归类为3C型糖尿病(T3c DM).既往认为T3c DM患病率较低,占糖尿病人群的0.50%~1.15%;近年报道,糖尿病人群中其患病率为5%~10%,因此现在认为T3c DM的患病率是被低估的.相对于T1DM和T2DM,我国对于T3c DM认识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对T3c DM的发病机制研究不充分、没有详细的流行病学资料、缺乏有效的胰腺外分泌功能评估方法和筛查路径、缺乏该类疾病干预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及相应的治疗指南.本文将从T3c DM的流行病学现状,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希望引起国内同行对T3c DM的关注,加强对T3c DM的研究和诊治.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铺片技术的改进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在逐年增加 ,病例总数居世界第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病的并发症之一 ,也是成人主要致盲的疾病之一 ,病程愈长致盲机率愈高。DR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认为与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有关。目前 ,临床尚无有效的防治手段。因此研究 DR的发病机理 ,研制出有效治疗药物的任务迫在眉睫。视网膜毛细血管铺片技术是一种研究 DR理想的方法 ,不仅可清楚地观察到毛细血管的结构、走行、分布。还可进行定量分析细胞之间的比例、血管的密度、管径的大小等。但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