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50篇 |
免费 | 4401篇 |
国内免费 | 3085篇 |
专业分类
213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26篇 |
2024年 | 449篇 |
2023年 | 478篇 |
2022年 | 557篇 |
2021年 | 625篇 |
2020年 | 550篇 |
2019年 | 474篇 |
2018年 | 371篇 |
2017年 | 395篇 |
2016年 | 454篇 |
2015年 | 488篇 |
2014年 | 838篇 |
2013年 | 689篇 |
2012年 | 1129篇 |
2011年 | 1013篇 |
2010年 | 927篇 |
2009年 | 935篇 |
2008年 | 1102篇 |
2007年 | 927篇 |
2006年 | 804篇 |
2005年 | 873篇 |
2004年 | 739篇 |
2003年 | 710篇 |
2002年 | 784篇 |
2001年 | 565篇 |
2000年 | 565篇 |
1999年 | 489篇 |
1998年 | 374篇 |
1997年 | 352篇 |
1996年 | 301篇 |
1995年 | 313篇 |
1994年 | 316篇 |
1993年 | 232篇 |
1992年 | 248篇 |
1991年 | 226篇 |
1990年 | 200篇 |
1989年 | 184篇 |
1988年 | 94篇 |
1987年 | 87篇 |
1986年 | 53篇 |
1985年 | 78篇 |
1984年 | 40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1960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6年 | 3篇 |
195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两种鲍鱼菇栽培性状的初报王玉杰,石德荣(辽宁省出口食用菌研究所.大连116100)随着市场的需要,鲍鱼菇的生产正在不断发展。现将笔者对日本鲍鱼菇(简称G)和泰国鲍鱼菇(简称n栽培性状观察比较情况总结如下:一对培养料的选择和利用1在100gro棉壳的... 相似文献
2.
血树突状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辅助细胞,可以从外周血分离获得。本研究对自人外周血分离的树突状细胞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血树突状细胞呈S—100蛋白阳性反应,lysozyme阴性反应。细胞形态不规则,有长短、粗细不等的突起,核不规则且多扭曲。体外培养时,血树突状细胞可互相接触,或数个聚集成群或与淋巴细胞形成花环。实验中发现S—100蛋白阳性的血树突状细胞有两种不同的形态类型。文中除对血树突状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讨论外,还提出了这两类细胞很可能是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前体细胞和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相似文献
3.
报道生于夹竹桃科(Apocynaceae)植物上的链格孢新种2个、新变种2个,即络石链格孢(Alternaria trachelospermi T.Y.Zhang,X.F.Lin etW.Q.Chen)、细极链格孢络石生变种(A.634nuissima (Enees ex Fr)。Wiltshire var.trachelospermicola T. Y.Zhang ,X.F.Lin et W.Q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苹果黑星病菌在苹果叶片上发育过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后 12h 分生孢子即可萌发并形成附着胞,统计结果显示其孢子萌发率在 6h 和 12h 分别为 83%和 95%,附着胞形成率在 12h 和 24h 分别为 93% 和 95%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黑星病菌侵入以后在寄主角质层下和表皮细胞之间扩展、定殖并可形成子座。接种后12d,病菌开始从子座上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顶端每产生一个单生的分生孢子就形成一个环痕并延伸其长度。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主要沿叶脉形成,在叶片上呈网状扩展,此时叶片表现明显的病害症状。 相似文献
5.
生物界除了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外,还存在一种既可表现为质量性状、又可表现为数量性状的中介性状类型,称之兼性性状(或称“两性性状”)。兼性性状存在着三种可能的遗传基础:①由兼性基因控制的兼性性状。兼性基因是一种既具有主基因的显隐性特点,又具有微效基因的剂量累加效应的基因类型。②由并联式基因控制的兼性性状。某些抗性性状的多个基因K(K≥2)以并联方式协同控制性状的综合水平性表达,表现为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当K=1时,抗性基因系统中只有一个主基因——单个主基因控制性状的垂直性表达,表现为质量性状的遗传方式。③由主基因系统和微效多基因系统协同控制的兼性性状。其中微效基因系统参与性状数量表达 相似文献
6.
7.
8.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1):107-110
<正>《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TIA SINICA Vitae)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生命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力求及时报道生物学、农学和基础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月刊,每月20日出版.收录情况《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等.栏目设置本刊设有以下3个固定栏目:评述综述所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研究进展,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以及对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物技术世界》2014,(2)
<正>《中国科技纵横》杂志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经济类国家级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1-4650/N,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2064,邮发代号:82-326)。《中国科技纵横》杂志论文刊登范围涉及科技创新、工程技术、经济研究、理论探讨、财会审计、教育教学、医疗卫生、图书档案管理等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本刊所刊发的论文被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具体征稿事宜说明如下:一、征文形式与要求(1)论文要求:论点新颖,论证充分,结论可靠;条理分明,行文简练,用字规范;篇幅以四千字以内为宜,上交电子文件(word格式)。 相似文献
10.
柳属的分支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61个广义的形态学性状,以杨属为外类群对柳属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经简约性分析,得到了21个同等简约的分支树,其严格一致树支持柳属为一个自然的分类群,但不支持将钻天柳属和心叶柳属从柳属中划分出去独立成属,也不支持对柳属进行属级水平上的细分,后两个结果得到孢粉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支持.柳亚属为一个单系分支,皱纹柳亚属和黄花柳亚属也形成了一个单系分支.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建议将柳属划分为钻天柳亚属、柳亚属及黄花柳亚属3个亚属.由于较低的靴带支持率,其系统发育关系难于探讨.鉴于分支分析的一致性指数、保持性指数、各分支内部的支持率均不高,柳属的属下分类系统的划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