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昆虫在自然界由于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线虫等)的侵染而引起种群的致病或死亡,是屡见不鲜的。我国地域广阔,昆虫种类繁多,昆虫病原相当丰富。但是过去对于有用病原的收集和利用开展的还不够充分。 昆虫的病毒病原的收集不仅在病毒研究上有一定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微生物防除害虫中较有前途的材料。昆虫病毒中以核型多角体病毒与颗粒体病毒致病的实例较多,同时在应用上意义也较大。  相似文献   

3.
饶军  李江 《生物学通报》2000,35(10):45-45
柱状田头菇 (Agrocybecylidraceae)又名柳环菌、杨树菇、柱状环锈伞等 ,为粪伞科、田头菇属的木腐生真菌 ,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的温带地区 ,野生菌各地均有采食。1 生物学特性子实体单生、双生或丛生。菌盖直径 51 0cm。表面平滑 ,初暗红色 ,后变为褐色或浅土黄褐色 ,边缘淡褐色 ,有浅皱纹。菌肉除表皮和菌柄基部外 ,白色。菌褶白色 ,后变为咖啡色 ,密集 ,近直生 ,菌盖完全开展之后 ,与菌柄分离成箭头状。菌柄长 3 8cm ,直径 51 2cm ,中实 ,纤维质、脆、嫩 ,表面有纤维状条纹 ,近白色 ,基部常污褐色。菌…  相似文献   

4.
王汉臣  胡尚勤  袁涛 《菌物研究》2011,9(4):216-218,223
报道了环柄菇属距孢环柄菇组的2个中国新记录种:红斑环柄菇(Lepiota erythrosticta)和黄栗环柄菇(Lepiota luteocastanea).根据中国的标本对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就重要显微特征进行绘图,讨论了它们与相近种的区别,总结了其分布、生境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棒孢灭蚊霉对两种蚊虫的致病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棒孢灭蚊霉Culicinomycwe clavosporus Couch,Romney & Rao是Couch等1974年才建立的属和种,该菌在美国寄生于四斑按蚊Anopheles quadrimaculatus Say,在澳大利亚寄生于另一种按蚊A.amictushilli Woodhill and Lee(Sweeney et al.,1973);(Cooper & Sweeney,1982)。由于C.clavosporus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并能保存较长时间;对人、畜的安全性方面,曾用此菌对老鼠、天竺鼠、绵羊、牛和两种野鸭进行试验,对健康均无任何影响,也没有血液和生化方面的变化,解剖观察亦未  相似文献   

6.
八角引种栽培初报孟中贵,马风珍,周正,赵世傅(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种植研究所,南川648408)(沪州市中药材公司)八角(Miciutmuerum)属木兰科,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为名贵中药。以果实入药。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又是副食调味香料,为交叉...  相似文献   

7.
戈壁硕螽(虫斯)是荒漠、半荒漠戈壁草原的害虫,我国尚未见报道。自1964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和东部牧区相继大发生,对冬、春草场造成严重危害。我们曾于富蕴、青河两县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报道了广东小脆柄菇属Psathyrella(Fr) Qulet 17个种,其中1个新种,15个国内新记录。新种是近变小脆柄菇Psathyrella subincerta Bi sp.nov.。文中有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
香菇营养成分丰富,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香菇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而且国际市场价格昂贵,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食用菌生产业。但香菇栽培,目前普遍采用的是菇房或室内菌砖栽培、塑料袋栽培、箱式栽培等方法。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州引种吴茱萸栽培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双版纳州引种吴茱萸栽培初报段春元马治安(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景洪666100)吴茱萸[Evodiarutaecdrpa(Juss.)Benth]为芸香科的多年生落叶灌木,是我国的传统中药之一。据所查到资料及实地调查,在云南热区尚没...  相似文献   

12.
螳螂是多种害虫的天敌,分布广存量多。它具有繁殖力高、食量大、食虫范围广等优点。为了掌握它的发生规律,我们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有关业务部门的帮助下,于1975年以来,对螳螂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两种乳菇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与菌根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量菌丝直径和干重对松乳菇(rcb-74)和靓丽乳菇(rll-107,rmsh-118)进行最适菌丝生长培养基的筛选。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在改良的biotin-aneurine-folic acid(BAF)培养基上表现出较大的菌丝直径以及最大菌丝干重。用改良的BAF培养基制备乳菇液体菌丝,接种云南松、马尾松和油松,并在13-30d后发现rcb-74与云南松和油松形成菌根,rll-107与马尾松形成菌根,rmsh-118与云南松形成菌根。  相似文献   

14.
江梅 《生物学通报》1996,31(12):38-38
金针菇袋式栽培两头出菇技术江梅金针菇袋式栽培两头出菇,技术简单易行,容易成功,可用于学生课外活动,对种菇者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现将此技术简介如下。1制备培养料1.1配料配方1:棉籽壳89%、米糠10%、石膏1%,料与水之比1:1.15;配方2:阔叶树...  相似文献   

15.
肥脚环柄菇人工栽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毒蘑菇肥脚环柄菇(Lepiotacepaestipes)进行了组织分离,获得了菌丝体纯培养、采用三种栽培培养基作出菇比较试验,获得栽培成功,以麦麸、稻草、干牛粪组成的培养料最好。经组织学等观察,栽培出的子实体确认为该种毒蘑菇。  相似文献   

16.
17.
葛渣为提了葛根有效成分后的废弃物,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笔者试用葛渣加干草栽培多种食用菌,获得较好的结果,其中平杂1号最高生物学效率为156%,金针菇杂19为92%,香菇甲优1号为80%,猴头常山99为51%。  相似文献   

18.
依据形态学及ITS、LSU、β-tub和tef-1α等4个片段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描述了产自中国的小脆柄菇属微小脆柄菇支系下1个新种及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翘鳞小脆柄菇Psathyrella squarrosa、斑褶菇状小脆柄菇P.panaeoloides和皂味小脆柄菇P.saponacea.翘鳞小脆柄菇发现于广东省,群生...  相似文献   

19.
广西栽培树种菌根调查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琍英  梁秀棠   《广西植物》1985,(2):127-138
<正> 真菌与植物根系结合形成的特殊共生体称为菌根,自本世纪二十年代首次提出以来,菌根的研究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发展。研究表明,菌根促进寄主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加强了对土壤中的养分,特别是对磷的吸收。菌根的效应在贫瘠土壤中尤为明显,在贫瘠土壤中,有菌根的树木生长茂盛,而无菌根的则否。在栽植林木时接种菌根菌能提高苗木成活率和速生丰产,对加速发展林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一粒癀的人工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