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川藏线上会有如此多的病害?为什么一年到头地震、泥石流、塌方、雪崩不断?与川藏线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中科院地质学家唐邦兴告诉我们,在横断山地区,整个地质结构都是十分疏松的,所以地质灾害频繁,这造成川藏线上出现了多处“卡脖子”路段:102、白马沟、然乌、义敦、二郎山…唐邦兴的结论是:想要根治几乎是不可能的,对自然灾害不能硬碰,让着它也是一种和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火后泥石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火次生灾害的发生对环境质量和人类的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火后泥石流是最危险的林火次生灾害之一,了解其发生条件、掌握其发生状况,是火后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植被、降雨阈值、物源3方面阐述了火对泥石流的影响,分析了火后泥石流起动的地形地质、降雨、坡面条件以及浅层滑坡与地表径流引发火后泥石流的起动机制,并综述了火后泥石流预测预报与治理措施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着重关注4个方面:量化火行为及环境因子与火后泥石流的关系;火后泥石流起动、运动过程的定量分析;火后泥石流机理模型研究;火后泥石流快速高效治理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次生林生态系统在极端降雨后的受灾情况,于2010年7-8月极端降雨后,对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内、不同立地次生林生态系统及无林地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极端降雨对次生生态系统土壤产生了强烈的侵蚀,并造成树木的大量倒伏,同时诱发多处坡面型泥石流;受灾严重区多分布于坡度陡、高差大的林分;侵蚀沟和泥石流的数量与灌木盖度呈显著负相关;凋落物层对土壤侵蚀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树种倒木数量表现不同,其中水曲柳、桦树和落叶松的倒木数量较多;与有林地相比,无林地受灾程度更为严重.基于上述结果,讨论了极端降雨干扰对次生林生态系统结构、立地条件及演替模式等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北部的泥石流多发干旱河谷区不同干扰状况下的土壤种子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干扰对土壤种子库特征产生不同形式的影响。人工种植合欢(Leucaena glauca)并屏除人和家养动物的影响使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增大,同时种子组成也由原来的耐旱型为主变为耐荫型为主;马桑(Coriaia sinica)种植并实行年度砍伐降低种子密度并减少了种子类,但主成分的的性质未发生改变;滑坡与水土流失将多种子带入其坡积物中,从而降低土壤种子库密度与组成种类;泥石流最破坏地表土壤层和土壤种子库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泥石流多发区生态安全评价——以汶川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西林  谢宝元  关文彬 《生态学杂志》2008,27(11):1990-1996
通过对四川省汶川县的地形、植被、气候和社会经济等数据的收集、整理,应用生态安全理论构建泥石流多发区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指数,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汶川县119条小流域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泥石流多发区生态安全水平主要与地形因子相关,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剧了生态安全的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2)划分的五类生态安全区中,生态不安全区、较不安全区、临界区占全县面积的41.17%,其大部分位于岷江沿岸;3)对生态安全指数的分级经过验证,评价结果与现实状况吻合.  相似文献   
6.
火后泥石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火次生灾害的发生对环境质量和人类的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火后泥石流是最危险的林火次生灾害之一,了解其发生条件、掌握其发生状况,是火后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植被、降雨阈值、物源3方面阐述了火对泥石流的影响,分析了火后泥石流起动的地形地质、降雨、坡面条件以及浅层滑坡与地表径流引发火后泥石流的起动机制,并综述了火后泥石流预测预报与治理措施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着重关注4个方面:量化火行为及环境因子与火后泥石流的关系;火后泥石流起动、运动过程的定量分析;火后泥石流机理模型研究;火后泥石流快速高效治理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7.
半干旱区不同垄沟集雨种植马铃薯模式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垄沟集雨种植马铃薯试验,研究了不同垄沟集雨种植模式对土壤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全生育期,垄上覆盖塑料薄膜(CR)处理土壤蒸发量为122.9~165 mm,垄上原土夯实不覆膜(UR)处理土壤蒸发量为90.9~101.2 mm,无垄带状种植(CK) 土壤蒸发量为80.7 mm.其中,覆膜垄处理CR60在马铃薯成熟期土壤蒸发强度最大,达2.6 mm·d-1,平均为1.46 mm·d-1,而对照的土壤蒸发强度为0.65 mm·d-1;不覆膜土垄处理(UR30)土壤蒸发强度苗期最小,只有0.2 mm·d-1,平均为0.39 mm·d-1,而对照的土壤蒸发强度为0.58 mm·d-1.在马铃薯生长的现蕾期和开花期,水面蒸发量最大,日平均水面蒸发量分别为8.3和9.0 mm,与土壤蒸发不同步.马铃薯成熟期,各处理棵间土壤蒸发量都达到最大值.覆膜垄蒸发量最大,集雨效果显著,所以应采取抑制土壤蒸发措施,以便进一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北部的泥石流多发干旱河谷区不同干扰状况下的土壤种子库特征进行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干扰对土壤种子库特征产生不同形式的影响。人工种植合欢(Leucaena glauca)并屏除人和家养动物的影响使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增大,同时种子组成也由原来的耐旱型为主变为耐荫型为主,马桑(Coriaria sinica)种植并实行年度砍伐降低了种子密度并减少了种子种类,但主成分的性质未发生改变;滑坡与水土流失将很多种子带入其坡积物中,从而降低土壤种子库密度与组成种类;泥石流是破坏地表土壤层和土壤种子库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海赤潮多发区域及其生态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有关的研究资料,分析我国近海赤潮多发区分布、主要赤潮生物种类、环境状况及赤潮发生生态学特点.结果表明,我国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大连湾、长江口、舟山海域、杭州湾、厦门湾、柘林湾、大鹏湾、珠江口等为赤潮多发区.引发赤潮的因素较多,它与气象、水动力、营养盐及生物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如海水养殖、陆源污水排放等)影响加剧近海富营养化是引发赤潮的重要因素;但富营养化并非发生赤潮的唯一条件,低营养海区也可能发生赤潮.目前对诱发赤潮的关键因子及赤潮发生机理,应加强定点长期监测和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泥石流     
《人与生物圈》2009,(2):70-75
汶川地震后,都汶公路上发生了几十起泥石流。 2008年5月13日,在甘肃文县发生了多起泥石流。 2008年5月18日,在四川崇州山区的鞍子河支流火石沟暴发了泥石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