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马勇  凌旋  童昀 《生态学报》2021,41(19):7542-7554
以典型旅游城市三亚市为案例地,利用2006-2018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借助ENVI、ArcGIS平台定量识别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在1km×1km格网尺度下估算旅游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结合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特征及其与旅游地发展的时空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2006-2018年间,三亚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由6.73×109元降至5.76×109元,累计减少9.78×108元;(2)空间格局上,三亚市呈"南低北高"空间分异格局,2006-2018年增值区域连片分布于崖州区、天涯区、吉阳区南部区域,且呈逐年减少趋势,减值区域集聚于天涯区东北部、海棠区;(3)空间集聚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截面各年份均呈显著空间正相关且相关性先降后增。高高集聚区位于天涯区北部区域,低低集聚区分布于沿海、海湾地区;(4)旅游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化特征关联性较强。三亚市天涯区北部林地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略有下降但绝对数值稳定,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来源;旅游发展较为迅速的三亚湾、崖州湾以及海棠湾,相对增值区域较多,但绝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显著,严重滞后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2.
基于价值评估的黄山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建  吴见  徐飞雄  吕俭 《生态学报》2021,41(2):665-679
评价与分析特定区域的生境质量及其时空变化对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典型旅游城市黄山市为研究区,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基于NPP与NDVI的生境质量指数评价、InVEST生境质量评价模型、空间分析等模型与方法对黄山市1987-2017年生境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87-2007年,黄山市生境质量总值持续下降,2017出现回升,但生境受到的威胁仍增加,生境最优区为北部太平湖区域,生境质量低值主要分布在各县区主城区;生境质量栅格等级变化以4等级转变为3等级为主。(2)1987-2017年,黄山市105个乡镇(街道)中有84个乡镇(街道)生境质量有所下降,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域;北部环太平湖区域的乡镇为生境质量"高高"型聚集区及热点区域,屯溪区、徽州区南部、歙县、休宁县主城区的各镇为生境质量"低低"型聚集区及冷点区域。(3)黄山市城市发展对生境质量影响较大,大体上距离城市中心点越近的圈层,生境质量越差;距离黄山市旅游中心点10-20、30-40、40-50 km的3个圈层形成生境质量低值点,为旅游与城区互助发展的结果;黄山市旅游与生境质量空间分布相关性较强,旅游设施、景区核密度越高,低等级生境质量占比越高。  相似文献   
3.
日本帝京大医院的院内感染成了社会舆论的话题.2010年8月11日的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网络版报道的某种耐药菌引起了广泛议论。  相似文献   
4.
吴清  冯嘉晓  陈刚  陈婷婷 《生态学报》2020,40(16):5560-5570
以德庆县金林水乡为例,采用参与式观察和空间统计法,选取2000、2008年和2018年3个时段分析旅游发展对山岳型乡村旅游地"三生"空间的影响,并探讨了金林水乡"三生"空间的发展瓶颈及优化路径。研究发现:(1)旅游开发前,金林水乡土地结构与用地功能单一且呈片状分布;村落呈现传统乡村风貌,基础设施不健全;空间形态变化稳定,扩张缓慢。(2)旅游开发后,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出现新型复合用地;土地功能利用复杂化,以服务旅游业为主;村庄景观风貌现代化,生活空间更加宜居。(3)旅游开发前后对比可得,土地平面占地规模化,空间用地以居民点为核心,呈圈层状向外围扩张;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互转化,乡村聚落重构特征较为显著;村落景观风貌的变化较大,呈现城镇化趋势。(4)金林水乡"三生"空间演化与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生产用地效率不高,生活用地质量较低,生态空间不断萎缩,在旅游产业发展上表现为旅游产品单一且缺乏创新,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等。为此从生活空间的提质、生产空间增效、生态空间保护、旅游产业创新以及土地利用五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献溥  杨继盛   《广西植物》1988,(3):209-214
王献溥教授为一生态地植物学家,晚近对自然保护区问题的研究不遗余力,苦心探索此项事业发展的途径,撰写了不少文章发表于国内若干学术刊物,本刊亦曾登载过多篇,尤以本刊第五卷(1985)第四期所载的“关于联营保护区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一文的意义至为重大。读了此文,令人觉得保护区已找到了出路,其前途已露曙光,料想在产业界和科技界关心保护区事业的人士中已普遍激起了共鸣。现贵州省威宁县草海保护区的建立,实际上无异是响应联营保护区思想的实施行动。今特在本刊发表王献溥、杨继盛两同志的文章,冀能博得社会上对保护区事业更大的关注和研讨,推动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把自然保护区事业一步一步地建成对我国四化建设做出特殊贡献的新兴事业。  相似文献   
6.
旅游生态学—生态学应用的一个新领域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旅游生态学──生态学应用的一个新领域刘鸿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100871)RecreationEcology─—ANewAreaofAppliedEcology.¥LiuHongyan(DepartmentofUrbanandEnvironm...  相似文献   
7.
蔺佳玮  张全智  王传宽 《生态学报》2023,(21):8793-8802
干扰作为森林恢复和生态演替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其改变植被群落的组成和微环境,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及固碳潜力。针对帽儿山地区阔叶红松原始林不同时期皆伐后形成的次生林干扰系列,包括林木采伐一次(NS,林龄56a)、采伐两次(MS,林龄25a)和采伐两次且扰动表层土壤(YD,林龄15a)的次生林,采用森林清查和异速生长方程结合的方法,旨在量化干扰方式对温带森林恢复进程中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YD、MS和NS的0—50 cm各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波动范围依次分别为10.46—29.27 mg/g、6.37—108.40 mg/g、5.21—114.34 mg/g;且随土层的加深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含量在各干扰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占土壤总有机碳密度(0—100 cm)的50%以上,YD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30.91 t/hm2)显著低于MS(54.09 t/hm2)和NS(55.1...  相似文献   
8.
旅游生态学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旅游生态学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吴必虎(华东师范大学旅游学系,上海200062)TouristEcolog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ouristDestinations.WuBihu(DepartmentofTour...  相似文献   
9.
杨潼  李建秋 《动物学报》1995,41(3):262-267
利用自制的控温实验槽在暗室内进行医蛭科两种吸血水蛭对光闪烁和水扰动刺激的模拟个体生态实验,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日本医蛭在16℃时与照度有极好的正相关关系,而在22℃时成负相关关系,0.2克体重的个体在两种温度对照度的敏感度均大于0.5-0.6克和1.0-1.3克体重的个体,湖北牛蛭在两种温度时与照度均成正相关关系;0.5克体重的个体在16℃时对照度的敏感度大于1.0-3.3克体重的个体9.5-  相似文献   
10.
野生动物资源本底是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有效管理的基础。为了掌握脊椎动物资源现状和评估保护成效,在2017和2018年,利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陷阱法等方法,对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采用专家打分法对该保护区保护成效进行赋值评估。结果表明:(1)青木川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野生脊椎动物342种,隶属5纲32目91科233属,其中,国家I级、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10种和41种;与2002年保护区建立初期相比,增加了4目9科46属83种,其中,鸟类物种数增加最多,达55种,两栖类仅增加1种。(2)青木川镇游客总量从2009年的5万余人次/年,发展到2017年的162万人次/年,保护区外围的旅游开发对该保护区脊椎动物及栖息地均有一定的潜在影响。(3)过去30年内土地利用模式变化明显,2001年未建立保护区时,该区域农业用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3%,建立保护区后至2018年,农业用地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使得区域内脊椎动物的栖息地面积显著增加。(4)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显著,主要干扰因素发生变化,表现为保护区脊椎动物物种总数明显增加,栖息地适宜性和区域完整性显著增强,主要干扰因素类型已由早期的农林牧渔活动转变为现在的外围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