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锦属植物抗寒性生理指标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五叶与三叶地锦人工低温梯度冷冻处理取样、自然露地越冬和春秋冻融季节取样处理,分别测定实验材料抗寒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其抗寒机制与抗寒能力。通过Excel做图处理和SAS数据软件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与蛋白质含量与电导率的数值随温度的降低呈单峰曲线变化,数据量值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在冬季和人工最低温时均达到最高值,POD在秋季和春季保持较高的酶活性,尤其在春季酶活性最高;春季的冻融交替对实验材料的伤害强于秋季;五叶地锦的半致死温度为-26.89℃,三叶地锦的半致死温度为-24.07℃,五叶地锦的抗寒能力、露地越冬能力强于三叶地锦;实验材料在哈尔滨市寒冷的环境中具有一定的越冬能力;实验材料露地越冬后的生长表现与实验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寄主植物对棉铃虫越冬蛹抗寒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滞育蛹过冷却点的测定 ,初步明确寄主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的越冬抗寒性有影响 ,幼虫取食棉花时产生的滞育蛹的过冷却点低于取食玉米的滞育蛹的过冷却点 ,即前者的抗寒能力高于后者 ;但用Bt棉喂养后的棉铃虫滞育蛹抗寒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在仁用杏花芽膨大期分别喷施ABA、‘杏花防冻剂’、‘冻害必施’和‘天达-2116’等4种抗寒剂,测定花蕾、花朵和幼果中电解质渗出率、SOD和POD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MDA含量,研究4种抗寒剂诱导仁用杏花期抗寒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4种抗寒剂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仁用杏半致死温度,诱导抗寒力提高,其中,‘杏花防冻剂’对仁用杏抗寒力的诱导效果最好,ABA次之;(2)‘杏花防冻剂’和ABA均能提高仁用杏花期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强SOD和POD活性,降低MDA含量,进一步证明抗寒剂可提高仁用杏花期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4.
冰核真菌削弱赤拟谷盗抗寒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玉香  何维勋 《昆虫学报》2002,45(1):148-151
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是不耐结冰的害虫,在冬季它通过降低过冷却点以避免结冰造成的致命伤害。冰核活性细菌能显著提高昆虫的过冷却点,使之在较高的零下温度发生结冰。试验证明冰核活性真菌也能显著提高赤拟谷盗的过冷却点。对照组平均过冷却点为-14.9℃。用10 g/L的冰核真菌制剂喷洒虫体,风干后测定,平均过冷却点提高到-4.8℃。用0.1 g/L处理后至少在7天内过冷却点保持较高。这些结果表明冰核真菌可能成为一种在冬季使用的、防治不耐结冰害虫的促冻杀虫剂。  相似文献   
5.
闽南丘陵山地引种栽培树木的物候期与抗寒力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以厦门同安祥溪国有林场为试验点,进行为期30多年的引种驯化试验。对35种主要树种的物候观测表明,引种树木叶芽及幼叶的生长集中在每年3月,花期集中在2~6月,果熟期集中在7~10月。寒害调查结果表明,引种保存的117个树种中,未受寒害或受寒害轻、能在同安正常越冬的有83种,占70.9%;中度冻害的有八宝树、石笔木等16种,占13.7%;而受冻严重和地上部分冻死的有柚木、白格等18种,占15.4%。绝大部分树种均可顺利渡夏,90多种已开花结实;无病虫害或危害轻微不影响生长发育的有109种,占93.2%;病虫影响严重的有桔红、细子龙等8种,占6.8%;造林成活率大于80%的有110种,占93.8%。试验结果表明,闽南丘陵山地收集保存的树种种质资源的生态适应性是多样的,这些树种在生长发育和适应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红树植物秋茄和桐花树抗寒力的越冬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电导法定量测定了福建省九龙江口红树植物秋茄和桐花树抗寒力的越冬变化 ,探讨了抗寒力与水分、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1 988年 9月至 1 989年 4月越冬期间 ,秋茄和桐花树抗寒力随气温下降而增强 ,分别于1月和 1 2月达到最大 ,低温处理 1h ,半致死温度为 - 9.3℃和 - 9.0℃ ;其后 ,抗寒力随气温回升而迅速下降 .冬季秋茄和桐花树抗寒力的提高与束缚水含量增加或自由水含量减少密切相关 ,并伴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强 .束缚水与自由水、叶绿素a与b含量的比值变化可以反映红树植物抗寒力变化 :两种比值越高 ,抗寒力越强 .  相似文献   
7.
寄主植物是影响昆虫抗寒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寄主植物对昆虫越冬虫态的发育进度及抗寒物质的积累、抗冻蛋白、冰核物质的形成、虫体含水量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研究寄主植物对昆虫抗寒力影响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植物低温保护剂对番茄幼苗抗寒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由我们研制的植物低温保护剂对番茄幼苗抗寒力的影响。用植物低温保护剂处理番茄幼苗,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比氢酶(CAT)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及电导率降低。脯氨酸、可溶性总糖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根和叶的TTC还原率同步增大,电导率同步降低;抗寒力鉴定结果表明:番茄幼苗可抵抗-2℃─-5℃[-2℃(5h)─-3℃(3h)-─4℃(3h)─-5℃(1h)]长达12小时的低温,田间结果表明,番茄幼苗可抵抗-2℃─4℃低温长达一周。  相似文献   
9.
应用25%PEG在25℃下预处理48h,可以明显地提高早稻种子活力和抗寒能力,减少5℃低温吸胀过程中的离子渗漏,提高萌发种子的淀粉酶活力及种子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早稻育秧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莫家让  叶燕萍   《广西植物》1981,(3):15-19
<正> 多年来,低温对植物组织的危害,常以透性的破坏作指标,并在棉花、水稻、甘薯、咖啡、蕃茄、蚕豆、黄瓜等方面已有报道。多数研究者对透性的研究,着重于测定细胞或组织漏失电解质的电导度,没有对漏失物中是否存在重要的生物分子氨基酸进行具体分析。甘蔗是对低温十分敏感的作物,在不同低温条件下,不同持续期对蔗叶组织透性破坏的情况如何,是否有氨基酸渗出,均未见报道。目前,关于提高甘蔗抗寒性的研究工作,许多单位从良种选育,耕作栽培技术的改进上积极开展研究,而从生理学角度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减轻低温对蔗叶组织透性破坏的研究,缺少可供参考的资料。为了逐步探明甘蔗寒害的生理实质,摸索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抗寒力的可能性,我们应用Ries于1975年发现、1977年提纯、并经一些单位试用认为能提高植物代谢水平的三十烷醇进行试验,以期积累资料,为今后继续研究和开展田间抗寒试验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