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廷强 《蛇志》2011,23(3):296-297
2009年1月~2011年1月,作者采用张力带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福尔马林固定标本是宝贵的遗传资源,但是如何有效利用其中的遗传信息一直存在问题。本文尝试从标本预处理、消化、PCR扩增各方面综合考虑和优化改进,成功提取并扩增21头福尔马林固定白暨豚标本线粒体DNA控制区410bp片段。采用了3种预处理方法尽量去除固定标本中残存的甲醛,从试验结果来看,从酒精梯度 临界点干燥处理的标本中提取的DNA在扩增时具有明显优势。通过蛋白酶K消化过程中对于酶的浓度、温浴时间的比较试验,发现随着采用大幅提高酶浓度、延长消化时间等高强度的蛋白酶消化操作后,DNA的质量和产量均得到显著提高。针对标本DNA降解严重的特点,设计特异性好且长度合适的引物以及使用巢式引物扩增,均提高了标本DNA扩增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通过对所测得的2l头白暨豚线粒体DNA控制区部分序列的对比,发现全部个体在该片段上的序列完全一致,说明白暨豚遗传多样性极低。  相似文献   
3.
不同固定条件下细胞与活细胞的原子力显微镜实时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 force microscope,AFM)观察固定细胞的最佳条件并在生理溶液中对活细胞实时观察.用不同固定剂和同一固定剂的不同浓度处理细胞;不加任何固定剂而直接在生理溶液中对细胞进行AFM成像.以戊二醛为固定剂并使用0.5%~1%的浓度固定细胞,后用缓冲溶液漂洗,再对细胞进行成像时可获得质量良好的图像.直接在生理溶液中进行观察,成像质量低于使用固定剂的细胞,但保持了细胞的生活原貌.在用原子力显微镜高分辨率观察生理条件下细胞的特点时,需要在制样与观测系统两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4.
贺克全 《蛇志》2006,18(4):317-317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下颌骨骨折呈上升趋势,如何使骨折的复位固定更佳,减少患者痛苦,早期恢复口腔功能,在临床上尤为重要。我院自2003年采用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5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3~2005年共收治下颌骨骨折病人58例,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食指固定定位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食指和中指固定定位法采集桡动脉血,观察组使用食指固定定位法采集桡动脉血,比较两组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两组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食指固定定位法采集桡动脉血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经清创处理后,取前正中切口入路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并观察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0~16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断板、断钉、平台塌陷及骨折再移位情况,骨折均愈合,且无延迟愈合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5周.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总体优良率为80.9%.结论 前正中直切口入路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不仅可以实现充分、直接的暴露,方便直视下复位,且骨折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优良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不同类型的下颌骨骨折的手术入路及固定方法。方法:对于52例不同类型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不同的口外或口内切口及相应的固定方法。结果:52例患者伤口全部一期愈合,51例咬合关系恢复到伤前咬合关系,1例出现咬合关系不良,X线检查骨折线队位良好。结论:对于不同部位的下颌骨骨折应采用相应的手术切口及固定方法,以获得最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混合甲醛固定固定大肠癌淋巴结标本的最佳免疫组化效果。方法:采用不同pH值(6.0、7.0、8.0)的混合甲醛固定液对39枚大肠癌淋巴结标本进行不同时间(6 h、6 h-12 h、1 d-7 d)的固定处理。以细胞角蛋白20(CK20)为目标抗原,运用OIympusdp 70图像采集分析仪抽选出混合甲醛固定液最佳免疫组化染色的pH值及固定时间。结果:经pH值为7.0混合甲醛固定液处理后,阳性率为92.31%,高于经pH值为6.0、8.0的混合甲醛固定液处理后的76.92%、74.36%,且经pH值为7.0、8.0处理后的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混合甲醛固定液的固定时间在6 h-12 h时的阳性率为94.87%,高于固定时间为6 h、1 d-7 d处理的30.77%、76.92%(P0.05)。结论:对于大肠癌淋巴结标本,以CK20为目标抗原,选择pH值为7.0的混合甲醛固定固定6 h-12 h能够得到质量较佳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和关节功能。方法:选取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3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DHS组(n=80,采用DHS内固定)和PFNA组(n=80,采用PFNA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所有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相关指标,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FN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DHS组患者的68.75%(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DHS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DH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HS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方面效果相当,但与DHS内固定治疗比较,PFNA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曾飞越  刘任涛  吉雪茹  白燕娇  杨敏 《生态学报》2022,42(18):7507-7516
为了阐明沙丘微地形生境蚁丘特征及分布规律对沙丘固定过程的响应规律,以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区,选择不同固沙阶段沙丘的4个方位(西北、东南、西南、东北)布设调查样地,测定了不同样地的蚁丘密度、直径和高度,分析了不同样地蚁丘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流动沙丘背风向(即东南方位)蚁丘密度显著高于其他方位,但从流动沙丘到半流动沙丘,背风向(即东南方位)蚁丘密度显著低于其他方位;从半固定沙丘开始,半固定固定沙丘微地形对蚁丘密度分布的影响较小。(2)在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不同微地形生境中蚁丘直径和高度均呈现出相似的分布规律,即东南方位均小于其他方位。在固定沙丘,蚁丘高度表现为东南方位亦较低,但蚁丘直径表现为西南和东北方位显著小于西北方位。(3)在流动沙丘,西北、西南和东南方位上蚁丘空间分布均表现为均匀分布型,而在半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4个方位上蚁丘空间分布均表现为聚集分布型。(4)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固沙阶段不同微生境下蚁丘密度、高度、直径与植物密度、多样性间的相关性不同。随着固沙阶段演替,不同微生境下蚁丘特征与植物密度、多样性的相关性增强。研究表明,在科尔沁沙地,随着流动沙丘固定和生境逐渐恢复,沙丘不同空间方位上蚁丘密度分布差异缩小,而蚁丘直径和高度仍存在沙丘微地形间显著差异性,并且蚁丘空间方位上均呈现聚集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