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夏同心中新世铲齿象化石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本文记述了宁夏同心地区中中新世哺乳动物群中铲齿象化石——同心铲齿象 (Platybelodon tongxinensis) (原定为同心嵌齿象 (Gomphotherium tongxinensis). 通过与国内外已现的有关铲齿象对比,确认其与国内已发现的葛氏种关系最近,可能属同一枝系.同心种与葛氏种相比,是性质相对原始分布层位较低的我国第二个铲齿象种.文章初步讨论了其 M_3 的某些变异性状.并结合现有的其它标本初步阐述了铲齿象类下门齿的两种结构类型,原始型的同心层状结构和衍生型的齿质柱状结构.建议根据这两种结构仍将铲齿象类划分为 Platybelodontinae 和 Amebelodontinae.  相似文献   
2.
DISCOVERY OF TWO MID-TERTIARY MAMMALIAN FAUNAS FROM HAIYUAN, NINGXIA, CHIN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nl988-199otheRegionalGeologicalSurveyTeamoftheGeologicalBureauofNingxia(RGSN)foundsomefossilmammalsinthelowerpartoftheHo11g1iugouFormationandtheupperpartoftheOligocene.Inl992ajointteamoflnstituteofVertebratePaleontologyandPaleoanthropo1ogy,AcademiaSinica(IVPP),andtheRGSNwenttoHaiyuailCountyandcollectedmorefossilmamma1sfromtheYuanjia-wowoareausi11gascreen-washingmethodThemammalfaunafromthelowerpartoftheHongliugouFormationiscomposedofAprotodonsp.,Indricotheriidaeindet.,Rhinoceroti…  相似文献   
3.
记述了在宁夏六盘山盆地侏罗系中发现的古背鳕(Palaeoniscinotus)一新种─—宁夏古背鳕(P.ningxiaensis)。其一般形态特征如体形、鳍的位置和结构、悬挂骨的倾斜程度、鳃盖骨系统及鳞片等结构,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中侏罗世的切卡诺夫斯基氏古背鳕(P.czekanowskii)很相似,但新种的背鳍和臀鳍的鳍条均较少、鳞片条纹倾斜分布以及侧线鳞较少等特征显然有别于后者。最后讨论了这个属的系统位置和含鱼化石地层的时代,认为属中侏罗世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离体快速称重法对宁夏盐池长芒草天然草地和苜蓿人工草地的水分利用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很干旱的苜蓿草地具有较高的生物量,而在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长芒草草地中生产力却很低。苜蓿草地的蒸腾耗水量占蒸散量的86.9%,而长芒草草地中只占40.7%。水分利用强度苜蓿草地为137.32%,而长芒草草地为88.72%,而且有迹象表明,苜蓿草地的水分利用深度超过了180cm,而长芒草草地则保持在180cm范围之内。两草地的蒸腾效率在整个生长季中基本一致,而蒸散效率苜蓿草地为0.82‰,长芒草草地为0.54‰。经过一个生长季,苜蓿草地水分亏缺达-101.8mm,而长芒草草地为-17.6mm。  相似文献   
5.
马其鸿 《古生物学报》1991,30(6):705-713
宁夏六盘山群上部和内蒙古赛汉塔拉组产出的珠蚌类化石为首次描述,其面貌与邻区相当地层产出的蚌类相似,前人将它们鉴定为Unio。现据它们的壳顶区缺双带构造、前假主齿乳头状并不呈“多”形排列和前闭壳肌痕内具树枝状构造等特征建立Ningxiaconcha gen. nov.。本文还对Pseudelliptio属及其模式种的含义作了补充修订;通过这些珠蚌类化石的对比,宁夏六盘山群和内蒙古赛汉塔拉组可与新疆吐谷鲁群中上部、辽西沙海组和阜新组、山东蒙阴群中上部、浙江寿昌组上段以及苏联、蒙古、德国韦尔登阶进行对比,其时代应归入早白垩世早期。  相似文献   
6.
正淡灰豹鼩(Pantherina griselda)隶属于鼩形目(Soricomorpha)鼩鼱亚科(Soricinae)豹鼩属(Pantherina),其模式产地为中国甘肃省临潭县(Thomas,1912)。由于淡灰豹鼩整体形态与黑齿鼩鼱属(Blarinella)中的原甘肃川鼩(B.griselda)相似,且二者同域分布,曾被记录为黑齿鼩鼱属中的一个隐存种Blarinella sp.(Bannikova et al.,2017);He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SSR标记的宁夏水稻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59份宁夏水稻种质,利用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82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相似性分析。共检测到339个等位基因,品种间不同位点等位基因数目2~19个,平均4.13个。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0333~0.9164,平均为0.4394。按种质释放或审定年代,55份水稻分为3组分析,随着年代的增加,等位基因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呈增大趋势,且3群体间等位基因数和多样性指数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01)。UPGMA聚类分析表明,参试59份水稻种质在遗传相似系数0.78水平上聚为5大类,其中第Ⅰ类为1份香稻种质;第Ⅱ、Ⅳ类均为3份种质;第Ⅲ类有5份种质,与吉林水稻相似;绝大多数品种被聚为第Ⅴ类,占参试材料数的79.7%。对比宁夏水稻选育品种系谱,大多数种质具有宁夏骨干亲本红旗12、京引39、东方红2号、京引59等的血缘,种质间亲缘关系较近。虽然近年来宁夏水稻的遗传多样性有增加的趋势,但遗传基础狭窄,参试种质的相似系数在0.75以上,最高达0.97。应继续加大力度引进和创新亲本材料,拓宽宁夏水稻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8.
宁夏黄河流域景观破碎化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李帅  马文超  顾艳文  魏虹  彭月  李昌晓 《生态学报》2016,36(11):3312-3320
基于RS和GIS技术,以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有效粒度尺寸对宁夏黄河流域1985年和2010年的景观破碎化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显示:流域整体的有效粒度尺寸(meff)从1985年的6326.62 km2下降到2010年的2974.32 km2,破碎化程度呈显著加剧变化;从流域内部来看,景观破碎化程度最大的是黄左区间,破碎化程度最小的是苦水河和红柳沟;除引黄区间外,其余分区景观破碎化程度在25年间均有所加剧。特征尺度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空间变异分析的合适尺度为4500 m;景观破碎化指数的空间变异结果表明破碎化程度较大的区域面积明显多于破碎化程度弱的区域,景观破碎化空间异质性在25年间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海拔背景条件下,2400 m以下区域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2400m以上区域破碎化程度较低,且随海拔的升高有降低的趋势;流域景观破碎化受人为干扰影响强烈,在人为干扰较强的1000—1500 m区段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最大;景观破碎化在时间上的变化受人为干扰影响产生的变化最为显著,由自然条件改变产生的影响有限。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地区景观格局及景观破碎化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区域景观格局优化和土地的有效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宁夏鸽子山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末期遗址,工作人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该遗址中采集了大量石制品。尖状器是其中数量较多、形态不一、制作精细的类型。本文通过尖状器形态与功能的比对研究,结合该地区晚更新世末段至早全新世的环境特点,探讨石制品形态所体现的古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变化。分析认为,鸽子山尖状器形态特征可能是适应环境的很好例证,类似变更也为北方原始农业的萌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0.
Zhang Q M  Zhang C  Liu M S  Yu W  Xu C  Wang H J 《农业工程》2007,27(4):1265-1271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rboraceous layer on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rbaceous layer in Elaeagnus angustifolia–Achnatherum splendens community i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The analyses of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investigation of soil moisture and salinity showed that different life forms of plants differ in the soil depth at which they absorb and utilize soil moisture. Wavele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A. splendens in the canopy-projected regions and other regions, and the intrinsic scales were detected. The results from the buff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of arboraceous layer on the herbaceous layer on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influenced not only by canopy shading but also by other causes such as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roots as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id not monotonically change with dis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