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2.
互花米草、米草和大绳草的表皮均由长细胞、短细胞(栓质细胞和硅质细胞)、盐腺和气孔器组成。它们成纵行交互排列。盐腺的结构与大米草相似,但三个种的盐腺和气孔器的数目不同,尤其以大绳草最多。它们的内部结构是由气道、不同大小的维管束、基本组织以及厚壁组织组成。然而,维管束的数目及厚壁组织的发育各不相同。米草和大绳草有高度木质化的厚壁组织细胞,而互花米草的厚壁组织木质化较弱。大绳草的维管束多于其他两种。  相似文献   
3.
4.
兔狲(Otocolobus manul)、藏(Vulpes ferrilata)和赤(V. vulpes)是青藏高原三江源区域分布的重要小型食肉兽。本研究于2014年6月至2019年9月在青海省长江源区沱沱河和通天河沿岸选取208个位点布设红外相机, 通过所获取的时空分布数据比较了上述3种同域分布小型食肉兽的时空利用情况。通过空间重叠度系数的比较分析, 兔狲和藏、兔狲和赤以及藏和赤之间的空间重叠度系数分别为0.25、0.48和0.17, 这表明兔狲、藏和赤三者在空间利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 兔狲和藏属典型的昼行性动物, 而赤以夜行性活动为主。兔狲、藏和赤每个物种在冷暖两季的日活动节律重叠指数分别为0.83、0.78和0.88。两两比较分析表明, 兔狲和藏二者的日活动节律重叠指数最高(0.84), 兔狲和赤在夜间活动时段存在一定重叠(0.63), 而藏和赤的时间生态位分化最明显, 重叠指数最低(0.48)。此外, 在暖季, 两两物种之间的日活动节律重叠指数均小于其冷季的重叠指数。综上所述, 长江源区兔狲、藏和赤3种小型食肉兽可通过空间和时间资源的利用差异来降低物种间的干扰和竞争, 从而达到同域物种共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绿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对高浓度铵(NH+4)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是处理养殖废水的优选植物。探究外源铵对绿尾藻光合色素组成及氮(N)、磷(P)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对提高绿尾藻人工湿地系统的处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设置0、0.1、1、5、15、30 mmol·L-1 6个NH4+浓度, 室内培养21天, 测定分析不同铵浓度下绿尾藻叶绿素含量、N含量、P含量和N:P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随外源铵浓度增加, 绿尾藻的相对茎高和相对生物量先升高后降低, 且通过拟合曲线方程发现, 外源铵在16.22和12.58 mmol·L-1时, 其相对茎高和相对生物量达到最大值。随外源铵浓度的增加, 绿尾藻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 而茎中叶绿素含量增加, 且叶绿素a含量变化的幅度比叶绿素b大, 但对叶绿素a/b影响不显著, 仅在5 mmol·L-1处理时茎叶绿素a/b显著下降。随外源铵浓度增加, 与CK相比, 叶片和茎的N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85%-235%和127%-373%, 叶片P含量增幅为49%-51%。当外源铵浓度不大于15 mmol·L-1时, 叶片和茎的N含量、N:P增加速度较快, 且相对茎高和相对生物量增长较快。相关分析表明, 叶片N、P含量和N:P与总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而在茎中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 外源铵浓度在12-16 mmol·L-1范围内时, 绿尾藻生长良好, 生物量更大, N和P的吸收量更高, 从而利用其构建的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去除污染废水的N、P, 达到高效净化水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离子束注入对狐米草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N 、Zn2 、Ar 离子束注入米草种子 ,其萌发率均明显降低。相同剂量 ,同种离子束抑制作用随加速电压 (能量 )的升高而加强。低能离子束对已萌发种子愈伤组织诱导率无显著影响 ,但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SOD、POD、CAT活性。多数离子束处理的米草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两种狐尾藻属(小二仙草科)植物在中国的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花尾藻 Myriophyllum alterniflorum DC.和刺果尾藻M.tuberculatum Roxb.为中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8.
微齿眼子菜+穗花尾藻+轮藻群落是洪湖的一个特殊沉水植物群落类型,其形成和维持与圈养活动及特殊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该群落种类组成简单,组成种分布均一。群落生物量秋季峰值为251g m  相似文献   
9.
水位波动对水生植物的生长有显著影响。该文通过设置0次(对照)、1次、2次和4次水位波动频率, 研究了入侵种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外来种粉绿尾藻(又称聚叶尾藻, Myriophyllum aquaticum)和乡土种水龙(Ludwigia adscendens = Jussiaea reppens)对水位波动的形态和生理响应策略。结果显示: 水位波动对喜旱莲子草的分枝数、根冠比和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无明显影响, 但明显增加了株高(水位波动1次除外), 降低了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 粉绿尾藻的分枝数和Fv/Fm在不同水位波动下无明显变化, 但株高在2次水位波动下明显增加, 根冠比在1次和4次水位波动下明显增加, 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4次水位波动除外)在水位波动后明显降低; 水位波动明显降低了水龙的分枝数(2次水位波动除外)、株高(1次和2次水位波动除外)、总生物量(2次水位波动除外)和叶绿素含量, 但对水龙的根冠比和Fv/Fm无明显影响。水龙的分枝数、株高、总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Fv/Fm在绝大部分水位波动处理下都明显大于喜旱莲子草和粉绿尾藻, 而且后二者间没有显著区别。以上结果说明在秋季这3个物种的生长都受到水位波动的抑制, 喜旱莲子草和粉绿尾藻在秋季水位波动生境中并不能表现出较强的生长能力, 但对水位波动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可塑性, 这与入侵种较强的入侵性有关。应加强防范外来种粉绿尾藻的入侵。  相似文献   
10.
收割对穗花狐尾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深为24 cm的桶中,以6、12和18 cm等3个收割强度对穗花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进行了连续4次收割实验,研究了收割强度、收割频次及收割季节对穗花尾藻生长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8月下旬第1次收割18 cm后,植物在41 d恢复,但产生分枝较少,影响了植物的无性繁殖;9月下旬之前,前2次收割6 cm或12 cm后,穗花尾藻在55 d恢复,并能产生较多的分枝,而且条枝总长有明显的增加,表明穗花尾藻的无性繁殖没有受到抑制;10月初第2次收割18 cm,或11月下旬前第3次收割6或12 cm后,植物均能安全越冬,恢复时间至少4个月以上;各次收割后,穗花尾藻的新生枝条主要从切割处萌发(至少40%以上),其次是从基部萌发(0~41.3%);随着收割次数增加,干质量的相对增长率下降,而根冠比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