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长度为15~20mm的籼粳杂种幼穗接种于附加6-BA2mg/L(单位下同),NAA4,2,4—D0.5的N_6培养基上,直接诱导不定芽产生,将产生的不定芽转至增殖培养基上,可促进芽的快速繁殖,不定芽在增殖培养基上继代时间以20d为间隔,其增殖系数最高。此法具有得苗快和繁殖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鹅观草与大麦属间杂种的形态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继明  刘大钧 《遗传学报》1990,17(5):373-376
用活体/离体幼胚培养法成功地获得了鹅观草(Roegneria kamooji,2n=12,SSHHYY)与大麦(Hordeum vulgare,2n=14,11)间的属间杂种。杂交结实率为31.4%,胚培成苗率60.9%。杂种表现一年生,具有很强的生活力,形态上偏向鹅观草。F_1自交不孕,用大麦回交亦不结实。杂种具有预期的2n=28(SHYI)条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平均形成26.38个单价体,0.67个棒状二价体,0.12个环状二价体和0.02个三价体。本文对双亲染色体组间的同源性以及在大麦育种中利用鹅观草种质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建立了一株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命名为KGBC。KGBC细胞已在体外培养了10个月,传代65代。组织培养中,KGBC细胞形态为上皮样,呈单层或多层生长,接触抑制消失。光镜和电镜下,KGBC细胞的形态结构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形态结构相似。第27代和第42代细胞异种移植,能在小鼠体内生长,组织相与原发癌相似。第9代和第21代细胞的染色体数从65到190条,众数为90—95条。第35代细胞倍增时间为28小时。细胞经液氮保存,复苏良好。这些表明已建立了一株能在体外稳定生长的人膀胱癌细胞系。  相似文献   
4.
日本学者长尾照义(1978)用原生质体融合获得普通烟草与黄花烟草的体细胞杂种植株。1980年陈家玉等在国内首先获得普通烟草(Copus Yeusuku No.4)和黄花烟草(Yellow Flower)的体细胞杂种植株。之后,中国农科院烟草所(1981)也得到相同的结果。陈家玉等(1983)对上述杂种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和同工酶的分析并取得一定的结果。Dlineee等(1975)分析比较了用等电聚焦技术分离的过氧  相似文献   
5.
高滴度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获得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获得能分泌较高价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途径,比较了用不同免疫方法得到的小鼠脾细胞制备杂交瘤,对其产生有效瘤和高价抗体分泌瘤的影响。用不使小鼠致病的病毒(如NDV)或巳灭活的病毒作为抗原时,以较高浓度加佐剂、长间隔(30天)、多次免疫效果较好。用能使小鼠感染的病毒作为免疫原时,以活病毒的亚致死剂量感染小鼠,取其脾细胞制备杂交瘤,效果最理想。有效杂交瘤产率高,分泌高效价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也多。探讨了从免疫方法着手,定向研制高价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从大鼠自然诱发的肉瘤细胞中,我们建立了一个四倍体细胞系(4n=84),命名为RC(ratcell)。它具有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外形,能在玻璃表面贴壁生长,但不能生长在琼脂半固体培养基中。该细胞在含15%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至今已连续繁殖112世代,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约为15小时。染色体G-带分析表明,RC为整四倍体细胞,它的1条X染色体在第32至34区为均染区。RC细胞核仁组织者(NORs)活性显然比大鼠二倍体细胞NORs活性的加倍还高(P<0.001)。这个具有非常高NORs活性的RC细胞系对于研究细胞18S+28S rRNA基因转录活性的调控、基因表达与基因剂量关系有一定的意义。RC细胞还有异常高的磷酸酯酶活性,而且它的同工酶谱也与大鼠肌肉细胞明显不同。体内接种实验和扫描电镜的观察表明,RC是非致瘤细胞。RC细胞各号染色体的C-带图样与大鼠二倍体细胞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性腺败育(GD不育)作为标准检定方法。对我国20个地方的黑腹果蝇的P因子活性和细胞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我国北部沿海城市为Q型;南部沿海和内地皆为M型。各地的M品系所产生的GD不育能力各不相同,但表现出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梯度变化。这一变化规律为研究我国黑腹果蝇的P因子起源及P和M品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徐大刚  黄惠芬 《动物学报》1989,35(1):104-106
关于体外培养周期型马来丝虫(periodic Brugia malayi)感染期幼虫(L_3),近年来国内外有一些报道,系应用含哺乳动物组织细胞系或原代细胞的培养系统培养彭亨丝虫和马来丝虫L_3,可使其幼虫发育至Ⅳ期蚴(L-4)或早期成虫(Chen and Howells,1979; Wong et al.,1982;Mak et al.,1983;郑惠君等,1984)。但未见应用含人体组织细胞系的体外培养系统培养布鲁属丝虫L_3的报道。本研究  相似文献   
9.
根据杆状病毒A组代表种苜蓿Y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AcNPV)的分子生物学资料,我们采用分子剪裁和拼接手段,对AcNPV多角体蛋白基因加以修饰,并用人工合成定位探针,获得大约在该基因的ATG转译起始密码子一9处加有合成BamHl连接序列的转移载体质粒pAc—MV。 再与从乙肝病毒adw亚型的表面抗原基因HBng亚克隆株pYPss一1分出带有Ban·Hl粘性末端的HBsAg基因,构建表达载体质粒pAc—MV—HBsAgo经与野生型AcNPV DNA对Spodoptem 7rugJPerda细胞共转染,借助同源交换,获得插有HBsAg基因的多角体缺陷的重组病毒。根据HBsAg诊断血球凝集试验和HBs^g诊断酶标免疫测定,表明重组病毒使HBsAg基因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免疫电镜显示表达产物呈球状颗粒,大小约为22nm。表达产物粗制品按1μg/鼠对bal b/c鼠免疫,并于三周后强化免疫能产生抗体。由HBsAg纯样品酶标免疫法标定的标准曲线估计每升培养物的表达产物约{一8mg,细胞量为1一2×106个/ml.用重组病毒感染玉米螟4龄幼虫,也获得HBsAg基因的表达,展示了简易生产HB sag诊断试剂和疫苗的可喜前景。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种间杂交结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外栽培的猕猴桃品种均为系统选育而成。采用种间杂交育种,可获得比系统选育更为理想的新型栽培品种。开展猕猴桃远缘杂交研究己见报道的国外有新西兰,国内有郑州果树研究所、北京植物园等,但至今未见有开花结果的资料报道。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