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木耳新品种‘农黑1号'是以黑木耳‘Au5'和‘木耳黑龙3号'作为亲本菌株,通过单孢杂交配对选育而来。工厂化条件下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农黑1号'的第一潮平均鲜耳产量达到322.4g/袋,干耳产量平均为29.0g/袋,出耳率平均为93.3%,生产周期平均为71d。综合来看,‘农黑1号'具有产量高、周期短、出耳率高、一致性好等优点,可作为黑木耳工厂化栽培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以网箱(W)、工厂化循环水(G)和流水池塘(C)养殖4 kg左右的三倍体虹鳟为研究对象, 通过检测表观、肉质、气味及营养价值相关111个品质指标来评价不同养殖模式下三倍体虹鳟鱼肉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 在3种养殖模式下三倍体虹鳟鱼肉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 网箱养殖三倍体虹鳟鱼肉色调角、硬度、内聚性、弹性、咀嚼性、汁液流失率和失水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养殖模式(P<0.05), 而挥发性气味物质中1-庚醇、庚醛、辛醛、壬醛和气味活度总值显著低于其他养殖模式(P<0.05);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三倍体虹鳟肥满度和鱼肉的红色值、色度值、盐溶性蛋白含量、总脂肪酸含量和n-3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养殖模式(P<0.05); 流水池塘养殖三倍体虹鳟肥满度、鱼肉的黄色值、色度值、水分、脂肪含量、n-3脂肪酸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P<0.05), 出肉率、黏附性、肌糖原含量及挥发性风味物质中1-辛烯-3-醇、2,3-辛二酮、戊醛、庚醛、辛醛、(E)-2-癸烯醛和气味活度总值最高(P<0.05)。总之, 三种养殖模式养殖的三倍体虹鳟品质各具特色: 网箱养殖三倍体虹鳟鱼肉质地坚实富有弹性, 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较低;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三倍体虹鳟具有较红的肉色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流水池塘养殖三倍体虹鳟形体优美且出肉率相对较高, 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3.
养殖美洲鲥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各周年生长阶段的养殖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体长、体重的测量与分析,研究了工厂化养殖美洲鲥的周年生长特性。养殖美洲鲥雌雄鱼的体长与体重关系均呈幂函数增长相关,其方程分别为,雌:W=0.8062×10~(-5) L~(3.1113)(n=122,R~2=0.997 5,P0.01);雄:W=1.0047×10~(-5) L~(3.0574)(n=125,R~2=0.997 5,P0.01),b均接近于3,呈等速生长;雌雄鱼生长均可分快速生长期(0~+龄)、稳定生长期(1~+龄)、生长衰老期(2~+龄)三个时期,雌鱼生长快于雄鱼。拟合出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雌:Lt=467.92(1﹣e~(-0.5748(t+0.1710))),Wt=1637.72(1﹣e~(-0.5748(t+0.1710)))~(3.1113);雄:Lt=389.21(1﹣e~(-0.7374(t+0.1975))),Wt=834.08(1﹣e~(-0.7374(t+0.7189)))~(3.0574)。雌雄鱼体重生长拐点分别位于1.517 8 a和1.224 7 a,属性成熟拐点,拐点前生长较快;拐点后,特别是性成熟后(2龄),2~+龄鱼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同时,2龄鱼繁殖季节过后会出现大量死亡。建议商业化工厂化养殖美洲鲥以2龄前上市为宜。  相似文献   
4.
采用工厂化育苗方法培育辣椒幼苗,可以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及露地辣椒生产提供大量适龄壮苗,并且可以降低育苗成本,保证育苗质量,本人总结多年的辣椒工厂化育苗经验,对辣椒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辣椒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工厂化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农业是社会和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农业生产形式,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厂化农业突破了种植业生产中的传统观念,具有全新的、科学的、现代的涵义:工厂化农业最大限度地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运用现代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管理技术武装农业,以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工厂化农业的特征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现代管理经营农业。  相似文献   
6.
工厂化生产海鲜菇菌包污染霉菌的鉴定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生产中海鲜菇菌包污染霉菌进行分离,根据霉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ITS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哈茨木霉、拟康氏木霉、脉孢霉、长枝木霉、黑曲霉、产红青霉和产黄青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常用抑菌剂对霉菌的防治效果及对海鲜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100 mg/L克霉灵对哈茨木霉、黑曲霉、产红青霉、产黄青霉、拟康氏木霉有强抑制作用,质量浓度100 mg/L多菌灵对长枝木霉、产红青霉、产黄青霉、拟康氏木霉有强抑制作用,二者对海鲜菇菌丝生长的抑制都比较弱。可为海鲜菇工厂化生产中污染霉菌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甜叶菊优良品种的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采用侧芽诱导法快速繁殖,研究了甜叶菊的组培快繁与工厂化育苗技术。结果表明,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2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0.6mg/L+NAA0.2mg/L,增殖系数4-6,增殖周期15-20 d。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NAA0.2mg/L,生根率为100%,且根系发达。经过炼苗移栽,瓶苗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8.
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是水稻螟虫的重要卵寄生性天敌,对水稻螟虫的自然种群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本文以稻螟赤眼蜂预蛹期作为冷藏时期,在0、3、6、10℃4个温度和0、5、10、15、20、25、30 d 7个冷藏时间条件下,以羽化率、雌蜂百分率、寄生米蛾卵数量、雌蜂寿命、种群趋势指数作为指标,调查了冷藏对稻螟赤眼蜂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4个温度下,稻螟赤眼蜂各指标均随着冷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各冷藏温度中,以0℃最为敏感,冷藏至5 d时,羽化率(38.11%)和寄生米蛾卵数量(19.4粒)显著低于未冷藏处理;冷藏至15 d时,雌蜂寿命由3.1 d降至1.9 d,种群趋势指数由23.36下降至1.07。10℃下,稻螟赤眼蜂各指标下降最为缓慢,冷藏至10 d时,羽化率(85.35%)和寄生米蛾卵数量(24.3个)与冷藏0 d的差异不显著;冷藏至15 d时,雌蜂寿命(2.7 d)与冷藏0 d的差异也不显著,种群趋势指数为12.52。综合各指标,工厂化繁殖稻螟赤眼蜂时,其适宜冷藏温度为10℃,冷藏时间为10 d。  相似文献   
9.
10.
山东近海魁蚶资源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一种海洋贝类─—魁蚶资源增殖研究的全过程,包括人工育苗、中间培育、底播放流以及增殖生物学等.结果表明,对亲贝采用阴干、流水、升温、精液或漂白液刺激等诱导方法,苗种生产可实现全工厂化;风浪小、饵料丰富的内湾、虾池等是稚贝适宜的中间培育水域.当年稚贝主要生长期为7—11月,略高于成体适温上限的环境更利于生长,但越冬(12—2月)后的稚贝难以渡过26℃以上的高温;选择敌害生物少、海底表面稳定性好的海区是增殖成败的关键.放流苗种的理想规格为2.0—2.5cm,1年后回捕率在50%以上,1.5年后可达壳长5cm以上的商品规格,增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