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瑾  王瑜欣  王许航  李静  付开来  戴建君  汤芳  席静 《微生物学报》1963,(收录汇总):3203-3218
【目的】提高噬菌体在常温环境下的保存稳定性,解决噬菌体鸡尾酒在体内失活的问题,为噬菌体对肠道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噬菌体鸡尾酒微球粉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比较其与游离噬菌体在常温环境和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差异,并通过口服给药的方式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O157:H7导致的肠道疾病进行治疗。【结果】本研究以海藻糖和亮氨酸组合为保护剂制备了一种具有热稳定性的噬菌体鸡尾酒微球粉末,试验结果显示,海藻糖和亮氨酸质量比为9:1时,设置进料速度为7.5 mL/min、海藻糖浓度为2%、入口温度为130℃、噬菌体鸡尾酒悬液与保护剂溶液体积比为1:50,噬菌体滴度损失最小,仅下降(0.623±0.235)log10 PFU/g。其在常温条件下保存6个月,噬菌体鸡尾酒滴度损失(0.862±0.082)log10 PFU/g,较游离噬菌体具有更长的保存稳定性,且其于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和治疗效果均优于游离噬菌体鸡尾酒。【结论】采用喷雾干燥法配合合适的保护剂配方可制得具有生物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噬菌体鸡尾酒微球粉末,延长其保质期,便于常温条件下的保存运输,使噬菌体制剂从实验室方向转化为工业方向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且噬菌体微球粉末清除肠道内大肠杆菌的能力更强、速度更快,是一种具有体内治疗发展潜力的口服给药剂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芽孢杆菌dhs-330-021菌粉,并研究菌粉的活性及稳定性。方法:以脱脂乳、海藻糖、β-环糊精和谷氨酸钠为保护剂,采用喷雾干燥(条件为:进口温度100℃,出口温度50~60℃,进样速度2~4mL/min)制备芽孢杆菌菌粉,以喷干存活率和菌粉活菌数为指标,选择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获得喷干保护剂配方为脱脂乳10.0%、海藻糖6.0%、β-环糊精13.0%、谷氨酸钠15.0%,喷干存活率为65.9%,菌粉活菌数为1.38×109CFU/g,存放180 d后菌粉活菌数为1.03×10~9CFU/g。结论:喷雾干燥工艺可以用于芽孢杆菌dhs-330-021菌粉的制备,获得的菌粉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脑康颗粒的制粒方法,以葛根素含量和制粒情况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喷雾干燥——一步制粒联合流化制粒技术对制粒条件进行优化。将经提取、浓缩所得浸膏的2/3进行喷雾干燥,得干燥粉末,并以之为一步制粒的母核,余下1/3量的浸膏作为粘合剂进行一步制粒。结果表明,所得产品质量可控性强,同时该法具有速度快,生产工序简单等优点,可用于进行脑康颗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微囊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微囊化工艺进行摸索。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方法。结果 以C胶(13.3ml)+B胶(20g)微囊化对乳酸菌的保护效果较好,菌体存活率达34.6%,而C胶(75ml)+A胶(50g)微囊化对乳酸菌的保护效果最佳,菌体存活率78%,冷冻干燥工艺结合微囊化技术,可获得较高存活率的乳酸菌活性。结论 微囊化技术可提高菌体的抗热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集并分析了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发酵后处理技术,揭示了Bt发酵后处理生产膜过滤数据分析、喷雾干燥数据分析和产量的关系,以期对Bt实际生产过程进行高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喷雾干燥β-胡萝卜素微胶囊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胡萝卜素是所有类胡萝卜素中含量最多、生物活性最大和研究最多的一种。但它极不稳定,易氧化变质而失去生理活性。本文采用微胶囊技术,选用明胶与蔗糖作为复合壁材,对β-胡萝卜素进行喷雾干燥微胶囊化,探讨其主要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分析、正交实验等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中明胶与蔗糖的比例为3:17,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90℃,喷雾压力0.1MP,进料速度为5mL/min.  相似文献   
7.
我国香芋资源极为丰富,但开发程度远不及山药、甘薯、马铃薯等,所以对香芋加工工艺的研究对其潜在价值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烫漂温度、烫漂时间、进风温度、进料速度及料液浓度对香芋粉喷雾干燥的影响。试验确定了香芋粉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为:55℃烫漂10 min、进风温度为180℃、进料速度50 mL/min、料液浓度为0.1 g/mL。  相似文献   
8.
灵芝孢子油微胶囊制备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灵芝孢子油是从灵芝孢子粉中提取的具有一定药理活性的脂质成分。为提高灵芝孢子油稳定性,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灵芝孢子油微胶囊。通过试验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并比较了两者干燥方式制备微胶囊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质量比1:1、固形物含量20%、均质压力30MPa、壁材芯材质量比4:1。两种干燥方式微胶囊流动性、溶解性均较好,差异不显著。但两种微胶囊形态差异较大,喷雾干燥微胶囊整体呈球状、表面紧密无裂缝有凹陷,包埋率为90.84%;冷冻干燥微胶囊结构疏松呈片状,表面多孔。因此喷雾干燥法更适合包埋灵芝孢子油。  相似文献   
9.
王隽  翟林 《昆虫知识》1999,36(4):227-228
虫生真菌制剂田间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液体深层培养中产生的分生孢子(下简称液生孢子)或芽孢子的稳定性。最近,Stephen等(见Biocontrol Science andTechnolegy,1998,8:3-11)发展了一种喷雾干燥技术。采用这一技术可使芽抱子和/或液生抱子干燥,又不显著降低孢子的活力。这项研究是在实验室用小型喷雾干燥器进行的。1保护剂的筛选测定了6种保护剂对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Metschnikov)SorokinMa97株的存活力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疫苗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的作用越发显著,广泛的疫苗接种对全球健康至关重要。然而,在中等及低收入国家,要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还存在重大挑战。由于液体疫苗存在易分解、热稳定性差、冷链配送成本高昂等不足,限制了疫苗在这些地区的分发和接种,使一些传染性疾病在偏远地区得不到有效控制。为了保证疫苗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冷冻干燥(freeze-drying,FD)技术成为疫苗制备和保藏的关键技术之一。从冷冻干燥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FD技术在不同类型疫苗中的研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述,以期为疫苗研究和疫苗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