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对16头雷琼牛GH基因第5外显子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了1个变异位点,定义了2种单倍型。引用巴州牦牛2个个体GH基因同源区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牛属普通牛、其它瘤牛和牦牛3个种群与水牛1个远缘种GH基因同源区序列,分别采用邻接(NJ)法和最大简约(MP)法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得到基本一致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GH基因的分化早于雷琼牛(瘤牛)、其它瘤牛、普通牛、牦牛和水牛的分化,瘤牛物种内存在多型,同时证实了GH基因第5外显子区有着较高的突变率。  相似文献   
2.
运用原核系统表达牛奶β-乳球蛋白(Bos d5)蛋白,建立一种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方法用于检测牛奶组分过敏原β-乳球蛋白特异性Ig E抗体的含量。通过优化合成牛奶β-乳球蛋白基因,与质粒重组导入Rosetta原核表达菌株中表达目标蛋白,纯化的重组蛋白采用生物素标记后,在化学发光平台上进行过敏原项目检测。获得纯度﹥85%的22.5 kD重组牛β-乳球蛋白,将生物素化的重组蛋白用于牛奶β-乳球蛋白纳米磁微粒检测试剂盒,检测临床110例血清样本,和Phadia进行方法学比对阳性符合率为88.9%,阴性符合率97.3%,总符合率94.5%,P<0.001,χ^2=84.238,Kappa=0.874,其与Phadia参照试剂盒同样具有良好的检测能力。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的重组牛奶过敏组分β-乳球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开发的免疫诊断试剂盒具备良好的性能,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3.
湖羊、同羊12个同工酶座位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ene frequencies of Hu sheep and Tong sheep were obtained with “Random sampling in typical colonies of a central area“.of the 12 loci tested in Hu shpee.11 loci were polymorphic.Reliability of the estimated frequencies of 27 alleles reached 0.95 except for Po^F,Tf^A,Tfd,Hb-β^A and CAF which had reliabilities of 0.5222,0.7478,0.5222,0.6212 and 0.899,respectively,Of the 12 loci tested in Tong sheep,11 loci were polymorphic.Reliability of the estimated frequency of 25 alleles reached 0.95 except for Tf^A,Tf^E and CAF which had reliabilities of 0.931,0.6922 and 0.7924,respectively.The average heterozygosity(H) and average homozygosity(J) was computed and the J of the two sheep colonies was 0.6619 and 0.6448,respectively.Consistent with our conclusions based on genetic data,previous research divided the native sheep populations of East and South Central Asia into three group:the “mongolian group“ “south-Asian group“and “European group“ .Consequently,the degree of genetic similarity between populations and known groups would seem to provide a reliable means of determining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pulations and may reflect the true genetic origin of Hu sheep and Tong sheep in China.  相似文献   
4.
目的:克隆绒山羊、绵羊KAP6.1基因CDS全序列,分析序列特征和蛋白结构。方法:RT-PCR法克隆基因并测序,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序列特征和结构。结果:绒山羊、绵羊KAP6.1基因CDS序列全长252 bp,编码83个氨基酸;绒山羊、绵羊KAP6.1蛋白在基本理化特性、二级结构以及空间三维结构上的差异较小。结论:绒山羊与绵羊KAP6.1蛋白结构上的差异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功能。  相似文献   
5.
以Cytb基因部分序列分析大额牛系统地位及其种群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12头大额牛Cytb基因部分序列447bp进行分析,共发现33个变异位点,定义了4种单倍型;结合GenBank中牛属普通牛、瘤牛、牦牛和印度褐牛4个近缘种的Cytb基因同源区序列进行分析,以水牛作为外群,分别采用邻接(NJ)法和最大简约(MP)法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得到基本一致的拓扑结构,结果表明大额牛是独立于普通牛、瘤牛和印度褐牛之外的Bos属的一个独立的种。同时还指出目前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大额牛受到外来物种的入侵,我国的大额牛保护工作正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利用结构基因座和微卫星标记分析了中国蒙系绵羊4个品种间的基因流动情况。结果显示, 由结构基因座得出的遗传分化系数在0.0164 ~ 0.0455之间, 由微卫星位点得出的遗传分化系数在0.0107 ~ 0.0239之间, 说明遗传变异绝大部分存在于品种内, 蒙系绵羊品种间的遗传分化水平很低。结构基因座(Nm = 7.971)和微卫星位点(Nm = 15.732)都反映出品种间的基因流通畅。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与地理距离之间无直接相关关系。初步推断我国蒙系绵羊品种间的遗传分化主要是自然选择(生境异质性)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从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探讨大额牛的分子系统发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额牛是一种半野生半家养的珍稀牛种, 有关其起源和系统地位一直存在争议。通过PCR扩增、测序等步骤共获得了11头大额牛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序列(1 140 bp)。应用分析软件, 对大额牛11条Cyt b序列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GenBank中牛属动物6个近缘种的同源序列, 以亚洲水牛(Bubalus bubalis)为外群, 分别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牛属动物分子系统发育树。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11条大额牛Cyt b序列1 140位点中, 共发现95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8.33 %), 定义了6种单倍型, 表明大额牛群体的Cyt b基因遗传多态性比较丰富。构建的NJ和MP分子系统树均显示, 大额牛研究群体明显分为3支, 第1支与普通牛(Bos taurus)相聚, 第2支与瘤牛(Bos indicus)相聚, 第3支与印度野牛(Bos gaurus)相聚。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大额牛很可能是印度野牛的家养型或驯化种, 我国大额牛群体可能曾受到其他牛种血缘的入侵。  相似文献   
8.
采用典型群随机抽样在陕西省白水县抽取同羊样本。采用淀粉凝胶和醋酸纤维薄膜检测12个的结构基因座位的遗传多型性,结果在同羊中发现10个多型座位:运铁蛋白(Tf)、碱性磷酸酶(Alp)、亮氨酸氨肽酶(Lap)、芳基酯酶(Ary-Es)、血红蛋白β(Hb-β)、X-蛋白(X-p)、碳酸酐酶(CA)、过氧化氢酶(Cat)、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赖氨酸(Ly);而白蛋白(Al)和后白蛋白(Po)为单态。采用遗传贴近度和系统关系聚类分析两种方法分析同羊起源及系统地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支持同羊属于蒙古羊系统,同羊起源于蒙古羊,这与同羊的育成史实相符。和聚类分析方法相比,遗传贴近度分析方法可以更为有效地用于中亚以东南绵羊群体的血统判别,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同羊的育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H-FABP基因多态性与江苏地方山羊品种IMF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 -FABP基因多态性与江苏地方山羊品种肌内脂肪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PCR - SSCP标记技术检测2个江苏地方山羊品种H -FABP基因部分外显子和内含子区域的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与IMF含量的关系.结果:在H - FABP基因第2外显子区域发现1个多态性位点,分别定义为GG和GC2种基因型.构建的固定效应模型显示,基因型GC的IMF含量含量高于基因型GG,在背最长肌和腿肌中GC基因型个体的IMF含量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结论:H-FABP基因第2外显子132 bp位点处GC基因型具有使IMF含量提高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10.
湖羊结构基因座遗传共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多座位电泳法检测的结构基因座上等位基因频率分析湖羊群体的遗传共适应性。结果发现, 在显隐性-显隐性模式中未发现座位间的遗传共适应现象, 显隐性-共显性模式中X-p-Cat组合座位以及共显性-共显性模式中Po-CA、Po-Cat组合座位均存在遗传共适应, 表明在湖羊群体中性结构基因座间存在遗传共适应, 而且起主要的作用, 维持着座位间的遗传平衡或者使座位间处于遗传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