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海南沼虾种群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调查我国海南沼虾(Macrobrachium hainanense)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状况,本文采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标记对我国南方瓯江(OJ)、闽江(MJ)、珠江(PR)、万泉河(WQ)、昌化江(CH)等5个海南沼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得到255个清晰、稳定的位点,平均多态位点比例为47.05%,由小到大依次为:PR(43.92%)=WQ(43.92%)相似文献   
2.
日本沼虾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一个适于日本沼虾研究用的 AFLP 反应体系.方法:以日本沼虾 DNA 为材料,对基因组酶切时间、选择性扩增中Mg2 、dNTP浓度、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及选扩性引物M 3/E 3配比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酶切5h,选扩 25ul PCR 反应体系中Mg2 2mmol/L,dNTP 1.2rmnol/L,预扩产物稀释 40 倍,选扩引物M 3/E 3配比为8:1,所得产物在毛细管电泳中可得剑稳定的结果.结论:该体系的构建为 AFLP 技术在日本沼虾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直接测序法,分析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rD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1的DNA序列,以筛选日本沼虾SNPs位点。共分析了32个太湖水域野生日本沼虾样本,结果表明,日本沼虾ITS1序列平均长度为1749.8bp,是迄今已报道的最长的ITS1序列,A、G、T和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9%、28.3%、27.7%、14.0%,G+C的含量平均为42.3%。通过序列比对,共筛选出22个SNPs位点,SNPs位点出现频率为0.0126,其中9个为C/T转换(占40.91%),4个为A/G转换(占18.18%),2个为A/T颠换(占9.09%),5个为T/G颠换(占22.73%),1个为A/C颠换(占4.55%),1个A/T或C颠换(占4.55%)。日本沼虾ITS1序列的22个SNP位点中,21个位点为2个等位基因,1个位点出现了3个等位基因,为复等位基因位点。日本沼虾ITS1序列中还发现3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1个高度变异区以及大量的缺失、插入。研究首次对日本沼虾ITS1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了大量的SNP位点,为日本沼虾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日本沼虾精巢均一化c DNA文库中筛选到一条Mn Cht1C表达序列片段(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该序列具有完整的基因编码区,编码区长度为1 473 bp,编码490个氨基酸。Mn Cht1C编码的蛋白质具有完整的几丁质酶结构,N端的前23个氨基酸为信号肽,第24~406位氨基酸序列为几丁质酶催化结构域(catalytic domain),第407~433位氨基酸序列为Ser/Thr富含区(S/T-rich linker),其作用在于连接催化结构域与几丁质结合结构域。q PCR分析Mn Cht1C在日本沼虾各组织和各发育阶段表达情况,研究发现其主要在肝胰腺、肠、眼柄、表皮、精巢5种组织中表达;幼体发育时期不表达,而直至变态时期才开始表达。Mn Cht1C在日本沼虾整个蜕壳周期的表达呈波动性,蜕壳中期表达水平最高,随着蜕壳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其表达水平也相应地下降直至蜕壳间期无表达水平检出,随着新一轮蜕壳的进行,其表达水平又开始逐渐升高。本研究结果为研究几丁质酶基因在日本沼虾和其他甲壳动物蜕壳及生殖发育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丁香酚和日本沼虾为对象,研究了丁香酚对日本沼虾因温度的急剧变化和形态测量所造成的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丁香酚浓度为500 mg/L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存活率开始呈显著下降趋势的温差幅度分别为10和14℃;当温差为18℃时,对照组存活率为0,实验组存活率为0.653±0.033;当温差达到10℃后,实验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活率(P<0.05).形态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断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丁香酚可明显提高日本沼虾存活率,并显著抑制日本沼虾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日本沼虾与海南沼虾的人工种间杂交及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又名青虾,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但近年来,青虾的性状出现了严重的退化,包括性早熟、规格变小、商品率低、抗病力下降等,严重地影响了青虾养殖业的效益,因此有必要对青虾进行遗传改良。由于虾类种内变异很小1,种间杂交可能是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但沼虾类的人工种间杂交未见有成功的报道。本文主要研究日本沼虾与海南沼虾(Macrobrachium hainanense)的人工种间杂交,并借此探索虾类的遗传改良途径。    相似文献   
7.
咽侧体抑制激素(Allatostatin, AST)是一类由几至几十个氨基酸构成的神经肽类激素, 在甲壳动物中刺激下颌器官合成甲基法尼酯, 影响甲壳动物的蜕皮和生殖。然而AST基因在甲壳动物中的克隆和表达却罕见报道。研究克隆了青虾的AST基因全长cDNA序列, 在甲壳动物中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AST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青虾AST基因cDNA全长2995 bp, 包括242 bp的5′非编码区(UTR), 647 bp的3′UTR, 2106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开放阅读框编码701个氨基酸, 可转录翻译出35个AST多肽, 在C末端都具有相同的Y/FXFGL-amide结构, 属于A型-AST。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保守氨基酸为Tyr、Ala、Phe、Gly、Leu。蛋白相似度比对显示, AST多肽在无脊椎动物的进化中是相对保守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 青虾AST多肽与罗氏沼虾聚在一起, 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 AST基因在所有被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 由高到低依次为: 肝胰脏>肠道>精巢>脑>心脏>卵巢。对青虾AST基因全长cDNA序列克隆和表达的研究为更进一步的了解AST多肽在青虾中的重要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华绒螯蟹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相关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采用3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同池养殖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群体,以筛选生长性状(体重、体长和体宽)相关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位点ESIN33、ESC29和ESC57与体重、体宽和体高呈极显著相关(P<0.01);位点ESC65与体高、体宽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体重呈显著相关(P<0.05)。不同基因型间的多重比较表明,ESIN33位点的AC基因型、ESC29位点的DD基因型、ESC65位点的BB基因型的平均体重、体宽和体高均高于其他基因型,且差异显著,是生长性状的优势基因型。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绒螯蟹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由双链RNA介导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作为一项研究基因功能的有力工具,RNAi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线虫、果蝇、斑马鱼和小鼠等生物的基因组学研究中。近来在甲壳动物中,通过RNAi技术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文章从免疫、生长发育、蜕皮、生殖、性别调控、渗透压调节和代谢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进而对RNAi技术在甲壳动物中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以后更好地研究甲壳动物的基因功能和调控网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青虾性早熟现象,在实验室构建的青虾精卵巢表达谱中发现一个Gtsf1同源EST序列,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青虾Gtsf1基因cDNA序列长349 bp (GenBank登录号: KR349325),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240 bp,编码7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青虾Gtsf1蛋白包含1个zf-U11-48K结构域,并发现该蛋白无信号肽,属于非分泌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青虾Gtsf1蛋白与昆虫纲的蝽类(Lygus hesperus)亲缘关系最近。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Gtsf1基因在性腺中表达很高,特别是在卵巢中表达最高(为精巢的6倍),其他组织中表达极低。卵巢不同发育时期表达结果发现,发育初期Gtsf1基因表达水平较低,随着卵巢的发育,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在成熟期达到最高峰,在消退期显著下降并恢复到较低水平(P0.05)。胚胎和胚后不同发育时期结果显示,Gtsf1基因在胚胎发育早期表达水平较高,囊胚期时显著升高并达到峰值(P0.05),从原肠期显著下降直至变态后第10天该基因表达水平维持较低水平(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Gtsf1基因与生殖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卵巢发育过程中有关,且呈正相关趋势。同时,Gstf1基因可能主要参与青虾胚胎早期发育的调控。研究首次在甲壳动物中克隆获得Gtsf1基因,并分析Gtsf1基因在青虾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青虾Gtsf1基因功能和青虾性腺发育调控规律奠定基础,也为其他甲壳动物的生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