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栽培方式对杜仲皮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叶林和乔林两种栽培模式对杜仲定向培育,并分别对杜仲皮次生代谢物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栽培模式下,杜仲皮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存在差异,杜仲醇和杜仲胶的含量,乔林皮高于叶林皮;京尼平甙酸、绿原酸、桃叶珊瑚甙的含量则是叶林皮高于乔林皮;总黄酮的含量随提取溶剂的不同而有高有低.对杜仲皮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和选用不同的提取溶剂,能改变提取得率,但是,叶林皮与乔林皮次生代谢物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不变,说明栽培方式对杜仲皮次生代谢物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幼林生态系统碳吸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黄土高原生态林的固碳作用,以刺槐人工林幼林(8年生)和对照荒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凋落物和植物各部分的有机碳密度(OCD)和生态系统碳吸存的变化.结果表明:刺槐人工林林地土壤OCD比荒地减少0.26 kg·m-2,其中0~10 cm层土壤OCD显著提高,10~30 cm土层降低,而在30~80 cm层土壤中则变化不明显.与荒地相比,刺槐人工林林地凋落物、植物根系和植物地上部分的OCD分别增加了121.1%、202.0%和656.7%,每年总有机碳吸存率增加3.3%,说明黄土高原营造刺槐人工林具有明显的碳吸存效应.  相似文献   
3.
以小麦持绿型品种‘烟农19'和非持绿型品种‘旱选3号'为试材,在开放式气室(OTC)内设置正常CO2浓度(370 μmol·mol-1)和高CO2浓度(550 μmol·mol-1),干旱(田间持水量的45%~55%)和灌溉(田间持水量的75%~85%),共4个环境处理,采用盆栽法研究高CO2浓度、干旱及其互作对不同持绿型小麦幼苗生长性状、生物量积累和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旱显著抑制了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高CO2浓度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分蘖数的影响更显著,干旱条件下高CO2浓度使旱选3号和烟农19的分蘖数分别增加了61.0%和42.3%。两种水分条件下,高CO2浓度显著增加了小麦幼苗的生物量,降低了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和脯氨酸的含量。干旱条件下,高CO2浓度表现出更好的“肥效作用”。此外,不同持绿型小麦品种对高CO2浓度的响应存在差异,旱选3号对CO2的响应更敏感。因此,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CO2浓度升高时可以适当减少田间灌水量,合理利用水资源,还需注意选择适宜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一种适合粉虱实验观察的新型微虫笼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介绍了一种适合粉虱实验观察的新型微虫笼。该微虫笼利用具盖塑料杯、条形发夹等材料制作而成,底部直径3 0mm ,高约3 5mm ,单个重量约5g。虫笼可开启的底板上特制一小圆孔,便于接入粉虱成虫。可将单头或小群体粉虱罩在植物叶片上饲养观察,使用方便。可用于粉虱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适应性、交配行为以及饲毒和传毒等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无花果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无花果(Ficus carica)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87株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特征观察鉴定为14个属,其中根部35株涉及8个属,茎部37株涉及10个属,叶部15株涉及3个属。结果表明,无花果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梅花品种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GC-MS分析梅花(Prunus mume)5个品种(三轮玉蝶、北京玉蝶、单瓣玉、淡粉和江南朱砂)花朵中的挥发性成分,从中鉴定出45个化合物,其中芳香族化合物是主要成分.不同类型的梅花品种香气成分不同,这些化合物种类和含量的变化导致不同类型的梅花品种花香差异,一些重要的共有成分乙酸己酯、丁子香酚、乙酸苯甲酯和α-蒎烯等化合物的存在是导致梅花品种花香相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重瓣花的形成机理及遗传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瓣花表现为花瓣、花轮数量增加,或花瓣面积增加等,重瓣花育种是观赏植物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许多与重瓣花形成相关的基因被克隆,人们对重瓣花形成的机理有了更深的认识.本文对近年来重瓣花起源、遗传特性、形成的分子机制和影响因素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明确重瓣花形成的机理,为重瓣花新品种培育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烟粉虱的分类地位及在中国的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烟粉虱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20多年,烟粉虱的一些遗传群入侵世界各地,严重危害作物生产。烟粉虱遗传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早已被关注,但其分类地位,尤其是烟粉虱到底是一个包含多个生物型的种还是一个包含许多隐种的物种复合体,一直颇受争议。近几年,有关烟粉虱种系发生和系统学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有证据推论其是一个包含至少31个隐种的物种复合体,但生殖隔离证据仍显不足,种系发生分析结果也因仅依据COI一个基因而受到质疑。因此,在大多数从事烟粉虱研究的同行接受其为一个物种复合体的概念的同时,仍有同行沿用生物型的概念。在我国境内已先后报道了包括13个本地种和2个全球入侵种在内的15个烟粉虱隐种。本地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及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岛的东南沿海地区,隐种的多样性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入侵种“中东一小亚细亚1”隐种(MEAMl)(即“B型”)和“地中海”隐种(MED)(即“Q型”)分别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和2003年前后入侵我国,并在许多地区迅速取代了本地种而占据优势地位。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数据显示,这2个入侵种可在大部分区域共同存在,但自2005年以来,MED在许多地区陆续取代MEAMl,这很可能与MED对大量使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有较强抗性有关。本文还讨论了烟粉虱隐种复合体分类所面临的命名等难题以及大范围抽样调查的数据偏差问题。  相似文献   
9.
桦树松萝的石蜡切片方法改良及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传统石蜡切片方法为基础,在固定、软化、包埋、染色等具体方法上进行了适合松萝属植物特点的改良。结果表明:采用改良制片方法获得了染色清晰、组织完整的桦树松萝切片。桦树松萝地衣体横切面结构从外到内依次划分为皮层、藻层、髓层和中轴;皮层是由横向分裂的菌丝交织成类似于高等植物的假厚壁组织,藻层由大量共生藻的藻细胞和菌丝所组成;髓层由疏松的菌丝体组成;中轴由致密的菌丝体组成。  相似文献   
10.
长薄鳅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长薄鳅Leptobotiaelongata(Bleeker)隶属鳅科、薄鳅属,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江段及其支流,是鳅科鱼类中生长最快、个体最大的一种.20世纪70年代,常见个体0.20-0.40kg,最大个体达30kg.其体两侧及鳍条上具鲜艳夺目的花斑,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是一种既可观赏又可作食用鱼养殖的名优经济鱼.然而,近20多年来,人为过度捕捞、生态环境破坏等原因,在长江中游已很难捕到此鱼,长江上游的资源也在急速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