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辣木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在食品和药物开发方面有巨大的潜在开发价值。本文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辣木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由辣木的根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和叶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合适细胞悬浮培养条件分别为MS培养基(MS)+1.0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1.0mg/L激动素(KT)和MS+0.5mg/L 2,4-D+0.5mg/L KT,摇床转速均为50~100r/min,将愈伤组织添加到液体悬浮培养基中20d左右可得到大量悬浮细胞。本研究为辣木细胞水平的培养和研究提供了一条途径,为辣木潜在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莼 菜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翔  覃瑞  龚汉雨  刘虹 《生物资源》2018,40(3):292-292
正莼菜(Brasenia schreberi),又名马蹄菜、湖菜等,隶属睡莲目(Nymphaeaceae)莼菜科(Cabombaceae)莼菜属(Brasenia)[1],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也是第三纪植物区系的珍贵孑遗物种。莼菜性喜温暖,适宜于清水池生长。由地下匍匐茎萌发须根和叶片,并发出4~6个分枝,节部生根,形成丛生状茎,再生分枝。叶椭圆状矩圆形,浮生在水面或潜在水中,长3.5~6 cm,宽5~10 cm,叶背面浅绿色或红色,两面无毛,从叶脉处皱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水平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细胞生物学作为教育部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基础课程之一,在教学中我们从理论课程、基础实验课程和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探索,旨在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理论课程教学中,作者尝试教学方法的创新,将教材中丰富的实验案例进行改编,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在实验教学中,作者进行"小班化"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注重实验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监控,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作者依靠多渠道的创新课题,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科研训练。  相似文献   
4.
莼菜     
莼菜(Brasenia schreberi),又名马蹄菜、湖菜等,隶属睡莲目(Nymphaeaceae)莼菜科(Cabombaceae)莼菜属(Brasenia)[1],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也是第三纪植物区系的珍贵孔遗物种.莼菜性喜温暖,适宜于清水池生长.由地下匍匐茎萌发须根和叶片,并发出4~6个分枝,节部生根,形成丛生状茎,再生分枝.叶椭圆状矩圆形,浮生在水面或潜在水中,长3.5~6 cm,宽5~10 cm,叶背面浅绿色或红色,两面无毛,从叶脉处皱缩;叶柄长25~40 cm,和花梗均有柔毛.花直径1~2 cm,暗紫红色;花梗长6~10 cm;萼片及花瓣条形,长1~1.5 cm,先端圆钝;花药条形,长约4mm;心皮条形,具微柔毛.坚果矩圆卵形,有3个或更多成熟心皮;种子1~2枚,卵形.花期6月,果期10~11月.莼菜主产于中国浙江、江苏两省太湖流域和湖北省等区域,中国黄河以南、湖北西部利川及重庆市石柱县所有沼泽池塘均有生长[1],莼菜在苏联、日本、印度、美国、加拿大、大洋洲东部及非洲西部也有分布[2].其分布区域气候特点表现为低海拔、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如浙江西湖地区、江苏太湖地区;或高海拔、高寒、垂直地带性气候,如湖北省利川(海拔1 200~1 400 m).在不同气候带形成了不同的莼菜品种,具有不同的品质特征.目前对莼菜品种的鉴别主要是依据植株的形态特征,如花色、叶片正面和背面的颜色等[3].  相似文献   
5.
采用样方法分析了利川莼菜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区的莼菜居群和群落的组成及结构.结果显示,利川莼菜保护区近岸区域的物种多样性比中间区域高,而莼菜的盖度则是近岸区域低于中间区域.莼菜遗传多样性较低,可能与生境片断化和无性繁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山羊草属异源多倍体植物基因组进化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31个ISSR引物对山羊草属Aegilops多倍体植物及其祖先二倍体(共23种)的基因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二倍体祖先种相比,异源多倍体物种的基因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含U基因组的异源多倍体物种中,U基因组相对而言变化很小,而其他基因组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表明当U基因组与其他基因组共存于多倍体物种中时,U基因组表现出较强的“同化效应”。对这些基因组的进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莼菜原产于湖北省利川市,因其富含果胶质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中国传统药食两用植物,也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水生植物。为更好地保护莼菜这一珍稀植物资源,本研究以利川市高、中、低产莼菜田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田中水和土壤的重金属离子含量对莼菜生长的影响,并了解其生长所需要的部分环境条件。结果显示:三类田的水质都达到了一类水质标准,其中锌离子含量只在高-低产田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在高、中产田间,中、低产田间未见显著差异;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含量总体处于三级水平,说明累积量较少,土质尚好。同时三类田中水为中性而土壤为偏酸性,且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水土中重金属离子并未对莼菜生长和产量产生实质影响,研究结果为下一步深入分析重金属离子对莼菜生长的影响机制以及制定资源保护策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DNA胞嘧啶(C)的甲基化(5m C)在植物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多种环境因子如逆境胁迫、植物内/外源性因子等均会触发DNA甲基化的变化。为探讨γ-氨基丁酸(GABA)对植物发育的可能调节机制,本研究以极性生长的烟草花粉管和拟南芥根为材料,分析5m C的含量及其对GABA信号的响应。结果表明,1.0 mmol/L GABA能显著促进烟草花粉管和拟南芥根的极性生长;同时,GABA处理使烟草花粉管和拟南芥根的基因组中5m C含量显著降低、5-羟基胞嘧啶(5hm C)含量显著增加。5hm C是5m C去甲基化途径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本研究证实了GABA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外源信号调节DNA甲基化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