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甲藻分类历史沿革及中国近海部分甲藻分类地位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藻自发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一方面,甲藻的分类地位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争议和困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甲藻分类学的发展.本文简述了国内外甲藻分类研究的历史沿革,主要介绍了几次较大的分类地位的变革.另外,目前中国近海甲藻的分类体系与国际上通用的分类体系还有很多差异,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内甲藻的分类学研究,方便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我们对国际国内的甲藻分类体系(分别以algaeBASE数据库和《中国海洋生物名录》为代表)进行比较,发现目水平上的分类体系基本相同,但在科、属的划分上有很多差异.针对这些差异点查阅文献,寻根溯源,最终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划分.本文所作的主要调整有:将凯伦藻属(Karenia)、卡罗藻属(Karlodinium)和塔卡藻属(Takay ama)3个属从裸甲藻科(Gymnodiniaceae)中分出,单独成凯伦藻科(Kareniaceae);角藻属(Ceratium)中的大部分海洋种改为新角藻属(Neoceratium);亚历山大藻属(Alexandrium)从屋甲藻科(Goniodomataceae)中分出,归入膝沟藻科(Gonyaulacaceae);取消异沟藻科(Heteraulacus),由屋甲藻科取而代之;成立2个新目,即尖尾藻目(Oxyrrhinales)和梨甲藻目(Pyrocystales).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间隔经眼眶静脉丛多次采血后,对雄性Wistar大鼠重要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分别间隔3 d、7 d、10 d,经眼眶静脉丛采血,每次采血1 mL,共采3次。对照组于实验组最后一次采血时采血一次,采血1 mL。每次采血前称量体重,于最后一次采血后将大鼠处死,取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胸腺,称量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间隔3 d多次采血,大鼠的肝、肾系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间隔7 d、10 d多次采血,大鼠的各脏器系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间隔3 d多次采血对大鼠的肝、肾系数有影响,间隔7 d、10 d多次采血对各脏器系数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新  史娟  李杨  韩宇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11):3564-3576
【背景】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侵染苜蓿叶片引起的褐斑病是苜蓿的重要病害之一。研究表明,该菌以子囊盘越冬,翌年释放子囊孢子完成初侵染,因此观察该菌子实体的超微结构特征,有利于进一步揭示子囊菌的侵染机制。【目的】明确P. medicaginis子囊孢子萌发、Ca2+信号途径是否参与调控附着胞形成;观察子囊孢子和子实体的超微结构特征。【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技术,研究不同碳、氮源和Ca2+/CaM信号途径对P. medicaginis子囊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的影响,并采用电镜技术观察子实体和子囊孢子的超微结构。【结果】碳、氮源有利于P. medicaginis子囊孢子的萌发,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氨基乙酸、酵母粉、尿素、蛋白胨、硝酸铵、硝酸钠等碳、氮源诱导形成附着胞,以尿素诱导效果最明显;Ca2+不仅促进子囊孢子的萌发,显著诱导附着胞的形成,而且高于碳、氮源;10 mmol/L的Ca2+诱导效果最明显,随其浓度的增加,子囊孢子的萌发率和附着胞的形成率下降;低浓度Ca2+螯合剂EGTA诱导形成附着胞,≥1 mmol/L抑制子囊孢子的萌发,外源Ca2+或Ca2+载体A23187能够部分解除EGTA的抑制作用;磷酸酯酶抑制剂Neomycin、Ca2+通道阻断剂Nicardipine、CaM拮抗剂Chloropromazine完全抑制子囊孢子的萌发。成熟的P. medicaginis子实体突破寄主表皮,中间开裂露出子囊,子囊孔口无囊盖,呈横向裂口状。子囊孢子表面具有环形纹饰,细胞核色深,线粒体等细胞器数量多,脂类物质数量多且发达,胞内充满电子致密度高的物质。【结论】碳、氮源和Ca2+可诱导P. medicaginis子囊孢子形成附着胞,钙信号途径参与P. medicaginis子囊孢子的萌发和附着胞形成过程的调控。子实体突破寄主表皮外露呈开裂式,子囊顶端无囊盖,线粒体发达。该研究结果为P. medicaginis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细胞学事件。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26个Y-STR基因座在河南周口地区汉族人群中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DNATyper Y26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试剂盒,对来自河南周口地区不同区县的802名无关个体血样进行复合扩增、检测及分析,统计等位基因数量,并计算各法医学参数。802份血样共检出180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0.001~0.854,Y-STR基因座的基因多样性(GD)值分布为0.261~0.965,研究检出777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999,试剂盒的系统分辨能力(DC)高达0.969。此外,在周口四个不同区县(商水、沈丘、西华、项城)分别统计得5、5、10、7个私有等位基因。综上,26个Y-STR基因座在河南周口人群中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态性,体现了DNATyper Y26试剂盒在群体遗传学及法医学研究方面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本文提出的私有等位基因分析可在推断人员来源地域方面提供重要线索,未来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改进熵权法结合TOPSIS模型和BPNN建模寻求甘草多糖最佳醇沉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以浓缩比、乙醇体积分数、醇沉时间为影响因素,甘草总糖、单糖、多糖含量及提取量为评价指标,利用改进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分别采用TOPSIS法和综合评分法处理正交结果,结果显示,TOPSIS法所得数据误差更小,最佳醇沉工艺为浓缩比为2.5 mL/g,乙醇体积分数为70%,醇沉时间为20 h。选取正交设计所得综合评分利用BPNN建模进行仿真寻优,得到最佳醇沉工艺为水提液浓缩至2.0 mL/g,调节乙醇体积分数为67%,醇沉24 h。所得最优工艺验证结果表明,BPNN建模所得综合评分误差更小,工艺更加稳定。该方法优选的最佳醇沉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甘草多糖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客观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袁玉涛  史娟  马新  杨凯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11):3539-3550
【背景】白粉病是影响苜蓿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引起紫花苜蓿白粉病的病原有3种: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 DC.)、豆科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 leguminosarum Golov.)和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目的】系统研究紫花苜蓿白粉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分生孢子和闭囊壳的形态特征,明确宁夏地区紫花苜蓿白粉病病原种类。【方法】采用室内盆栽法调查病害发生和闭囊壳形成条件,利用气象站自动获取数据,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特征,采用水琼脂玻片法观察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特性。【结果】紫花苜蓿白粉病发生的温度范围为20?24 °C,湿度范围为40%?60%,形成闭囊壳的条件为温度20?25 °C、湿度70%左右,闭囊壳的形成大约需要42 d。分生孢子以向基式的产孢方式在分生孢子梗上产孢,成熟的分生孢子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29?46)×(12.5?21.0) μm。闭囊壳黑褐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71?135 μm,具有大量附属丝,少数为不规则分枝1?2次。闭囊壳内含有4?6个子囊,子囊倒棒型或卵圆形,具柄,大小为(58?90)×(29?60) μm。子囊内含有4?6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孢,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21?34)×(10.5?20.0) μm。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2?26 °C,最适pH为6.5,光照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葡萄糖、D-木糖和甘露醇促进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半胱氨酸促进分生孢子萌发,甘氨酸促进芽管生长。【结论】宁夏地区紫花苜蓿白粉病的病原菌确定为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 DC.)。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