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爱军  马子川  刘敬泽 《生态学报》2007,27(10):4240-4246
比较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α-MnO2和δ-MnO2的界面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BSA在两种MnO2颗粒物表面有明显的吸附,且δ-MnO2比α-MnO2对BSA的吸附能力略强。pH3.8~8.0范围内,BSA在α-MnO2和δ-MnO2上的吸附率随pH的升高而减小,pH3.8条件下,α-MnO2上的吸附率为88.2%,δ-MnO2上的吸附率为94.0%。BSA在α-MnO2和δ-MnO2上的吸附量均随BSA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吸附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减小。BSA在α-MnO2上的吸附具有很高的不可逆性,δ-MnO2上的吸附完全不可逆。吸附过程中BSA发生解螺旋作用,引起结构熵增大。  相似文献   
2.
林分空间结构直接反映林木间资源竞争情况和生长空间分配状况,对掌握生态林生长状况、制定林分结构调控措施,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服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区油松林、白蜡林、旱柳林、毛白杨林、国槐林、刺槐林和垂柳林7种平原生态林为对象,采用聚集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开敞度、树冠指数、竞争指数、边缘效益和空间结构综合指数评价了平原生态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研究区林分水平分布格局良好,聚集度处于0.32~1.41,角尺度都分布在0.4左右,大小比数主要分布在0.5附近。林分垂直分布格局有待改善,开敞度介于0.19~0.52,大部分树冠指数在0.7左右,竞争指数均大于50,整体居于高位状态。除刺槐林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数为Ⅲ级外,其他6种林分均为Ⅱ级,林分开阔程度较低,生活力一般,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数从大到小为刺槐林>垂柳林>油松林>旱柳林>白蜡林>国槐林>毛白杨林。  相似文献   
3.
25℃下 ,气调包装和乙烯吸收处理青梅采后果实的结果表明 ,采后第 4d ,未作处理的果实中叶绿素含量下降 ,叶绿体膜中脂肪加氧酶 (LOX)活性上升。乙烯吸收处理的也与此类似 ,但变化幅度较小。气调包装的LOX活性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叶绿素含量降低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4.
用于测定细菌对糖代谢的氧化-发酵试验已日益引起重视。国内外一直沿用休-利夫森(Hugh-Leifson)二氏的氧化发酵试验法(以下简称H-L)。即接种两支含低蛋白胨(0.2%)的H-L培养基,1支用石蜡加封观察发酵反  相似文献   
5.
苯氧肟酸对萌发水稻芽鞘的生长和呼吸只有较小抑制;而抑制幼根的大部分呼吸和90%以上的生长。KCN对幼根生长和呼吸的抑制均小于苯氧肟酸。初步看出:水稻幼根的呼吸存在有细胞色素途径,但以抗氰交替途径为主,幼根的生长可能主要受被氧肟酸抑制的抗氰交替途径所控制。缺氧时虽然细胞色素途径也受阻,但根中交替途径所占比例较大,对缺氧更敏感。因此设想,缺氧抑制水稻幼根生长的原因之一,可能与交替途径不能正常运行有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编成绩归因问卷对高中生学习生物行为归因进行调查,以探索高中学生对学习生物行为归因的倾向,寻找其规律性,为今后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归因训练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努力程度、学习兴趣是对生物学习影响较大的因素;学习方法、试题难度、休息等的影响则较小;2)成绩与内归因的影响成线性关系;3)考试失败的学生其成绩与内归因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光遗传学技术利用光作为输入信号,能够精准地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同时具有高度的时间和空间特异性,使得构建高度动态的调控系统成为可能.近年来,随着新型光敏蛋白的发现和光照系统的创新,基于光遗传学技术的光控系统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构造各种生物回路,光控系统在细菌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将光控系统作为输入模块,与其他生物功能模块相结合,能够实现对基因表达、蛋白质活性以及细菌生理功能的调控.本文主要介绍光遗传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合成生物学和调控细菌生命活动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云豹(Neofelis nebulosa)是中国大型猫科动物中对森林生态系统依赖性最高的物种。中国作为云豹的主要分布区,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深入研究和有效保护, 在盗猎、森林采伐、土地利用变化等威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云豹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近数十年来均大幅缩减, 其分布现状亟需全面评估。本研究系统检索和查阅了国内1950年以来的云豹标本、野外调查记录、地方志、新闻报道等直接证据, 整理了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内云豹记录存在的年代; 基于2010-2020年国内55个地区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 结合同期研究文献中记录的中国云豹确认分布位点, 校准了已发表的云豹栖息地适合度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叠加保护地和行政区划图层, 根据2010-2020年间森林覆盖率的减量评估云豹栖息地适合度的变化, 以识别我国的云豹关键栖息地和保护优先区。结果显示, 1950-2009年, 我国的云南、西藏、四川、陕西、甘肃、重庆、贵州、广西、广东、海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以及台湾共17个省级行政区有云豹分布, 但其中12个迄今已超过20年无确凿记录, 且目前仅在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仍有云豹记录延续。当前我国大陆地区云豹潜在栖息地总面积64,093 km2, 分别位于9个连续的栖息地斑块中, 其中3个为跨境斑块。2010-2020年间, 我国境内共在5个自然保护区的10个样区记录到云豹, 全部位于西藏东南部以及云南西部和南部的2个跨境栖息地斑块(即“喜马拉雅-横断山脉西侧-若开山脉”和“无量山南麓-安南山脉”)的边缘。2010-2020年间, 这两个斑块在中国境内区域的年均森林覆盖率减量(0.84%)小于境外(1.57%)。从本研究的结果推断, 中国目前确认分布的云豹种群极有可能维持在跨境分布的生境中, 面临内部和跨境的双重挑战。相关保护地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反盗猎执法, 并开展栖息地恢复工作以提升云豹栖息地质量与斑块连通性, 同时与周边分布区国家开展跨境保护合作, 为现有云豹种群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山西旱体农业增产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缺陷动物模型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缺陷动物模型的应用研究进展马子敏何子安(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300050天津)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氮化氮合酶一氧化氮合酶(NOS)广泛存在于机体。它主要有三个类型:神经型NOS(nNOS)、内皮型NOS(eNOS)、诱导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