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系统评价实时虚拟导航系统辅助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a、CNKI、CBM、VIP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所有相关的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9年12月。由两位评价员分别独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队列研究,包括1845例患者。试验组为实时虚拟导航系统(Real-time Virtual Navigation System, RVS)辅助超声引导下(Ultrosound, US)/(Contrast Enhanced Ultrosound, CEUS)消融治疗肝癌组,即RVS+US/CEUS组,对照组为超声引导下消融治疗肝癌组,即US/CEUS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高肿瘤消融率方面,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结局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VS辅助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在提高肿瘤消融率方面优于传统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2.
短时程突触可塑性的功能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短时程的突触可塑性是突触可塑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实现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突触的短时程可塑性能够加强突触传递的确定性,调节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平衡,形成神经活动的时间、空间特性,形成并调节皮层丘脑网络的同步振荡.突触的短时程可塑性可能也参与了注意、启动效应、睡眠节律和学习记忆等神经系统高级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猫视皮层17,18区神经元对错觉轮廓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轻度麻醉下猫视皮层17, 18区细胞对错觉轮廓刺激的反应特性, 比较了对错觉轮廓有明显反应的细胞对真实轮廓和错觉轮廓刺激的感受野特性的异同. 共记录了猫视皮层17, 18区200个方位/方向选择性细胞, 其中有42%的细胞是错觉轮廓反应细胞. 将这些细胞对真实轮廓和错觉轮廓的反应进行比较, 尽管错觉轮廓反应细胞对移动光棒和错觉轮廓光棒的方位/方向调制曲线十分相似, 但对移动错觉棒和移动光棒的反应模式(潜伏期和反应时程)不同. 对由光栅组成的错觉轮廓而言, 细胞的反应大小与组成光栅的相位无关, 并且细胞对组成错觉轮廓光栅的最优空间频率比对普通移动光栅的最优空间频率要高得多, 说明细胞确实是对轮廓本身反应, 而不是对组成轮廓的光栅的末端反应. 某些速度调制类型的细胞对移动错觉棒反应的最优速度比对移动光棒的最优速度要低得多. 进一步验证了猫视皮层17, 18区部分细胞能对错觉轮廓反应, 并且观察到这些细胞对错觉轮廓和真实轮廓有不同的感受野反应特性, 提示视觉系统对两种刺激图形的检测机制可能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4.
大鼠丘脑侧后核(lateral posterior thalamic nucleus,LP nucleus)到初级视皮层的突触连接是膝体外视觉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场电位记录和电泳的方法在位研究了该视觉回路突触传递的短时程可塑性.结果表明,无论是运用双脉冲刺激还是串刺激都能观察到明显的短时程抑制特性.电泳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和2-hydroxy-saclofen使该抑制作用减弱,电泳钙离子使抑制加强,电泳APV对抑制作用没有明显影响.所以突触前递质释放水平的改变,和γ-氨基丁酸(GABA)能受体(尤其是GABAB受体)的活动都会影响该回路突触传递的短时程可塑性,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则几乎没有作用.该回路很强的短时程抑制特性可能与LP核在视觉注意中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Responses to illusory contours (ICs) were sampled from neurons in cortical areas 17 and 18 of the anesthetized cats. For ICs sensitive cells, the differences of receptive field properties were compared when ICs and real contour stimuli were applied. Two hundred orientation or direction selective cells were studied. We find that about 42 percent of these cells were the ICs sensitive cells. Although their orientation or direction tuning curves to ICs bar and real bars were similar, the response modes (especially latency and time course) were different. The cells' responses to ICs were independent of the spatial phases of sinusoidal gratings, which composed the ICs. The cells' optimal spatial frequency to composing gratings the ICs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one to moving gratings. Therefore, these cells really responded to the ICs rather than the line ends of composing gratings. For some kinds of velocity-tuning cells, the optimal velocity to moving ICs bar was much lower than the optimal velocity to moving  相似文献   
6.
解析大脑神经网络的连接图谱是认识大脑功能的前提。发展追踪大脑神经环路结构的技术,已成为神经科学研究中的迫切需求。基于嗜神经病毒发展而来的跨突触追踪技术,是揭示大脑神经网络结构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神经科学研究中发展十分迅速的领域。不同的嗜神经病毒类型或毒株,都有其独特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跨突触标记特性、改造方式。通过使用遗传重组改造的嗜神经病毒追踪神经环路,可以获得特定区域或特定类型神经元多级输出网络、输入网络及单级输入或输出网络。主要介绍神经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神经病毒及相关的辅助工具病毒特性,及嗜神经病毒介导的各种神经回路标记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