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从氧化葡糖杆菌H24中克隆山梨醇脱氢酶基因进行表达并检测其活性。方法:以氧化葡糖杆菌H24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包括启动子、结构基因及其后的终止序列在内的山梨醇脱氢酶基因;将PCR产物插入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通过活性电泳检测山梨醇脱氢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活性。结果:从氧化葡糖杆菌H24中扩增得到山梨醇脱氢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表达,重组菌株经活性电泳检测具有醇糖转化活性。结论:原核表达的山梨醇脱氢酶具有很强的醇糖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节杆菌BT801 N-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从质粒pUC18 16 9中扩增得到N 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基因 (hyuC) ,置于原核表达载体pQE6 0的T5启动子下游构成表达质粒pQE6 0 hyuC ,并在大肠杆菌M15中实现了该基因的高表达。SDS PAGE检测表达产物 ,在相对分子量 44kD处有一表达带 ,经薄层扫描分析目的蛋白占全菌蛋白的 40 % ,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 ,工程菌M15 pQE6 0 hyuC的N 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的比活分别比原始菌株ArthrobacterBT80 1和亚克隆DH5α pUC18 16 9提高了 5 2倍和 72倍。在节杆菌BT80 1和大肠杆菌DH5α pUC18 16 9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等量菌体的工程菌M15 pQE6 0 hyuC ,可使乙内酰脲酶总比活分别提高 8 1倍和 3 0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ArthrobacterK110 8乙内酰脲酶的反应条件 ,结果表明 ,K1108乙内酰脲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 55℃ ,最适pH为 70 ,Co2+ 和Fe2+ 对该酶有激活作用 ,而Ca2+ 有严重抑制作用。K1108乙内酰脲酶的底物专一性较强 ,其最适底物为 5 苄基乙内酰脲 ,5 苯基乙内酰脲和 5 吲哚甲基乙内酰脲均不能作为其有效底物。对K1108乙内酰脲酶立体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其乙内酰脲水解酶不具立体选择性 ,决定产物立体构型的酶是N 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  相似文献   
4.
节杆菌K1108乙内酰脲酶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乙内酰脲酶产生菌节杆菌K1108的产酶条件。该菌乙内酰脲酶为诱导酶,存在于细胞内,乙内酰脲水解酶和N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是同时被诱导产生。最适诱导物为5苄基乙内酰脲,而5吲哚甲基乙内酰脲和5苯基乙内酰脲等不能诱导其酶的产生。筛选到一种安慰诱导物,诱导活性提高了2倍多。对产酶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在最适条件下,K1108产酶能力可达108U/mL。  相似文献   
5.
节杆菌BT801基因文库构建及其乙内酰脲酶基因分离与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乙内酰脲酶产生菌节杆菌 BT801的染色体DNA经Sau3A I 部分酶切后分离30kb左右的片段,与经HpaI和PstI酶切的黏粒载体Pkc505进行连接,将连接产物用包装蛋白包装,转染大肠杆菌DH5α得到10 000多个转化子,构建成节杆菌BT801的基因组文库。通过薄层层析等方法筛选得到了1个阳性克隆,通过亚克隆得到了乙内酰脲酶的完整基因,该基因能分别利用自身的启动子和T5启动子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产生有活性的蛋白。  相似文献   
6.
Arthrobacter K1108乙内酰脲酶反应条件和立体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Arthrobacter K1108乙内酰脲酶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K1108乙内酰脲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pH为7.0,Co^2 和Fe^2 对该酶有激活作用,而Ca^2 有严重抑制作用。K1108乙内酰脲酶的底物专一性较强,其最适底物为5-苄基乙内酰脲,5-苯基乙内酰脲和5-吲哚甲基乙内酰脲均不能作为其有效底物。对K1108乙内酰脲酶立体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其乙内酰脲水解酶不具立体选择性,决定产物立体构型的酶是N-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C发酵中伴生菌对氧化葡糖杆菌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分析维生素C二步发酵过程中活菌数、产酸量、pH、糖酸转化活力等 ,研究了蜡状芽孢杆菌 (俗称大菌 )对氧化葡糖杆菌 (俗称小菌 )生长和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大菌存在情况下 ,小菌的活菌数约为单菌培养条件下的 5倍 ,产酸量为单菌培养条件下的 2~ 3倍 ,糖酸转化活力为单菌培养条件下的 2~ 3倍 ,提示在混合菌发酵条件下大菌仅仅是通过刺激小菌的生长而促进小菌产酸。用小菌休止细胞进行的糖酸转化实验结果也表明 ,无论大菌的发酵上清液还是破碎的菌体 ,都未发现对小菌产酸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C生物转化的代谢工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从代谢工程角度出发,综述维生素C(Vc)生物转化代谢研究进展。分别论述了3条产生Vc重要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LG)反应路线的代谢机制、反应酶系及代谢工程菌构建等方面的问题;并对Vc生物转化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