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对大连旅顺养殖杂交群体(DL)、大连獐子岛养殖群体(DZ)和大连金州养殖杂交群体(DJ)、日本引进的野生皱纹盘鲍群体(JD)和山东青岛养殖杂交群体(SQ)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6对引物组合扩增得到424个位点,其中412个为多态位点,总多态位点比例为97.17%,5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在52.83%~78.07%,平均为66.56%。5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2389、0.1803、0.2480、0.2010和0.2637,平均为0.2264。3个养殖杂交群体(DL、DJ和SQ)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日本野生群体和大连獐子岛养殖群体(p<0.05)。根据群体之间遗传距离及UPGMA聚类分析显示,大连獐子岛群体(DZ)单独成为一支,日本野生群体(JD)与其余3个养殖群体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圆斑星鲽及相关种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的24个个体的线粒体控制区(Control region)核苷酸全序列, 并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圆斑星鲽线粒体控制区核苷酸全序列具有长度多态性, 得到4种长度单元型, 主要表现为控制区中的串联重复序列的长度不同。对鲽形目鱼类如鲽科的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黄盖鲽(Limanda feruginea)、马舌鲽 (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 美洲拟庸鲽(Heppoglossoides platessoides )和鲆科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以及鳎科的欧洲鳎(Solea solea)、塞内加尔鳎(S. senegalensis)和沙鳎(S. lascari)的控制区的比较研究发现, 鲽形目鱼类的线粒体控制区均存在相似的结构, 即线粒体控制区可分为终止相关序列区(ETAS)、中央保守区(包括CSB-A、CSB-B、CSB-C、CSB-D、CSB-E、CSB-F)以及保守序列区(CSB1、CSB2、CSB3)和重复序列区(Repeat region)4个区域。通过与脊椎动物各个纲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比较分析, 发现只有鲽形目(包括鲆、鲽类和鳎类)鱼类和两栖纲的无尾类在CSB-3之后存在相似的串联重复序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