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1.
链霉菌ACCC40021是尹莘耘1953年分离筛选,用于农业生产的抗生菌肥。该菌株1979年经鉴定为泾阳链霉菌(Streptomyces jingyangensis),但该菌株名称一直没有在国际上得到有效发表。为了在分子水平上明确该菌株的分类地位,对ACCC40021的菌株进行了16SrRNA和gyrB,recA,rpoB和trpB等基因的进化分析,将ACCC40021鉴定为黄赭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silaceus)。  相似文献   
2.
DP基因属于DP/E2F转录因子家族,其编码的蛋白是E2F蛋白的二聚化分子伴侣,可能参与调控细胞周期、DNA复制、生长、分化、凋亡等多种细胞进程。根据SGN数据库登录的番茄序列,通过RT-PCR方法从野生型番茄中克隆了一个DP基因,命名为SlDP1。生物信息学预测,SlDP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具有保守的DNA结合域、二聚化区域和C-末端及多个磷酸化位点。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SlDP1蛋白含51.50%的环状结构,34.55%的α螺旋和2.66%的β折叠。荧光定量PCR分析外源激素对野生型番茄SlDP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发现该基因受外源性乙烯前体ACC的诱导。对环境因子应答的RT-PCR结果表明,在伤害和盐处理的叶中该基因表达不受诱导,而盐处理的根中该基因表达量提高。SlDP1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根、花、萼片及成熟时期果实中表达量较高。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SlDP1基因在番茄生长发育过程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染色法经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后的切片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可明显区分不同颜色和形态的胶原纤维类型。1原理利用胶原分子与强酸性染料天狼星红结合一起后加强双折光现象,使不同颜色和形态的胶原纤维得以区分。此方法简便易掌握,具特异性、灵...  相似文献   
4.
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 Yu,Zhang&He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寄生性天敌,对吉丁、天牛、小蠹等林木钻蛀性害虫控制效果显著。为了解中华甲虫蒲螨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性,室内利用自制的六臂架,选取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ulsky)和沙蒿大粒象Adosomus sp.幼虫为对象,比较其对寄主种类和龄期的选择性。结果显示,对于双条杉天牛不同龄期的幼虫,中华甲虫蒲螨对1龄幼虫有明显的趋性,8 h时选择1龄幼虫的蒲螨数量显著地高于3龄幼虫,之后(1224 h)选择2、3龄幼虫寄生的中华甲虫蒲螨才逐渐增多。中华甲虫蒲螨对双条杉天牛和沙蒿大粒象的2龄幼虫随着时间推移也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中华甲虫蒲螨接入六臂架内824 h)选择2、3龄幼虫寄生的中华甲虫蒲螨才逐渐增多。中华甲虫蒲螨对双条杉天牛和沙蒿大粒象的2龄幼虫随着时间推移也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中华甲虫蒲螨接入六臂架内812 h对双条杉天牛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差异显著;2412 h对双条杉天牛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差异显著;2436 h逐渐倾向于沙蒿大粒象,第48小时选择沙蒿大粒象的蒲螨数量显著地高于双条杉天牛。上述结果说明,中华甲虫蒲螨对不同寄主和同一寄主不同龄期的幼虫有明显选择性,并且在不同时间段选择差异会有显著变化,倾向于选择龄期较低、表皮硬度低、活动能力低的幼虫。  相似文献   
5.
松属植物种子油脂肪酸的分布及化学分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分析了6种双维管束松亚属树种: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Zucc.)、黑松(P.thambergii Parl.)、油松(P.tabulaeformis Carr.)、巴山松(P.henryi Mast.)、黄山松(P.taiwanensis Hayata)、马尾松(P.massoniana Lamb.)和2种单维管束松亚属树种:白皮松(P.bungeanaZucc.)及红松(P.koraiensis Sieb.et Zucc.)的种子油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这8种松属植物的种子油脂肪酸成分有相似的分布情况:最主要成分都是亚油酸C_(18:2(9,12));都同时含有3种Δ~5的不饱和脂肪酸:C_(18:2(5,9)),C_(18:3(5,9,12))和C_(20:3(5,11,14))。这两个特征可以作为松属(Pinus L.)的化学分类证据。结果还表明同一属内各种间的种子油脂肪酸成分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解的方法检测了银杏叶片磷脂酰甘油(PG)脂肪酸的分子种组成和位置分布,确定银杏叶片PG主要分子种的脂肪酸组成(sn-1/sn-2)是18:3/16:1(3t),18:3/16:0,18:2/16:1(3t),18:2/16:0,18:1/16:1(3t),16:0/16:1(3t),18:1/18:1,18:/16:0和16:0和16:0/16:0。银杏叶片PC脂肪酸组成和位置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C18脂肪酸主要位于sn-l位,16:1(3t)只分布于sn-2位,16:0在sn-1位和sn-2位上均有发现。sn-1位上的不饱和度∑u大于sn-2位上的∑u。  相似文献   
7.
山西中条山72道混沟植物资源考察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山西中条山72道混沟植物资源概况,其中包括自然条件、植被、新发现的植物(山西新纪录)、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经济植物和药用植物,计58科,101属,142种(10变种)。从而揭开72道混沟之谜,为认识、开发、利用和研究中条山72道混沟植物资源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8.
中华甲虫蒲螨寄生双条杉天牛幼虫血淋巴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 Yu and Zhang对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ulsky)的致死过程,将已发育成熟的中华甲虫蒲螨膨腹体移入放有双条杉天牛2龄幼虫的玻璃指形管中,在蒲螨的一个生活史60h内,观察其取食行为,并在移入后每隔12h用考马斯亮蓝法分别测定天牛幼虫和蒲螨血淋巴中总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蒲螨蛋白含量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在36~48h上升幅度最大,达61.78%;而天牛幼虫血淋巴总蛋白质含量则呈总体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在36~48h之间下降最为明显;蒲螨总蛋白质含量在24h后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均为极显著,天牛幼虫总蛋白质含量在48h后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这表明蒲螨在24h已搜寻到寄主开始取食,且取食效果明显,而天牛幼虫在48h后表现为麻痹致死,36~48h蒲螨取食对天牛致死起关键作用。12h时处理组的双条杉天牛幼虫总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略高,推测是由于幼虫对外寄生物蒲螨具有一定的免疫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