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资源限制与发展停滞:传统社会的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限制与发展停滞:传统社会的生态学分析王建革(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上海200433)ResourcesLimitationandSlowDevelopment:AnEcologicalAnalysisofTraditionalSociety.W...  相似文献   
2.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的回顾王建革(农科院玉米所)李集临,薛玺(哈尔滨师大)1951年Kihara[26]通过连续回交的方法把普通小麦的核导人尾状山羊草(Ae.caudata)的细胞质中得到了雄性不育类型。这样Kihara一方面发现了创造雄性不育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开创了小麦雄性不育研究的新领域。继Kihara之后,日本、美国、保加利亚的一些学者陆续开展了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向发育生物学和生理学渗透,生长发育的遗传控制成为研究的热点。到目前为止,人们主要借助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分离了一些发育基因,但绝大部分发育基因的产物是未知的,其分离工作相当困难。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因克隆技术使未知产物的发育基因克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这些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4.
自闻大中先生首先利用中国的古农书《补农书》分析嘉兴地区17世纪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以来[1],中国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高效性和持续性,受到了国际有关专家的重视。前几年,Cornell大学的艾尔青博士在中国做博士后期间,曾以太湖地区传统农业为课题进行研究工作。但就目前来看,太湖地区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分析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因为一批民国时期的调查资料尚未利用,特别是日伪时期满铁上海事务所在这一地区所做的调查非常详实具体,是研究传统农业生态系统极好的材料。本文的研究主要就是在满铁30年代末关于松江县华阳镇四个村庄63家农户…  相似文献   
5.
小麦抽穗期的遗传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建革  孙宝启  黄友志 《遗传》2002,24(2):193-196
春化反应、光周期反应和早熟性本身是影响小麦抽穗期的三种重要因素,它们的作用和互作可以调节生育期以应付不同的环境胁迫。小麦抽穗期的遗传控制非常复杂,本文对多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Abstract:Responses to vernalization,photoperiod and earliness per se are thre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heading time in wheat.Their actions and interactions may adjust the phasic development of wheat to avoid environmental stress.The genetic control of heading time in wheat is very complex,and this paper summarizes its research progress in details.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向发育生物学和生理学渗透,生长发育的遗传控制成为研究的热点,到目前为止,人们主要借助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分离了一些发育基因,但绝大部分发育基因的产物是未知的,其分离工作相当困难,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因克隆技术使未知产物的发育基因克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这些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7.
薛玺  王建革 《植物研究》1994,14(2):191-200
本文以G,S^v,D^2,M^u型细胞质“中国春”小麦国母本与11个不同染色体组类型小麦为父本进行杂交,观察当代的结实率,F1的育性与性状的变化,减数分裂行为,进一步探讨小玫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染色体组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代结实率主要由父本染色体组类型决定,F1的育性表现十分复杂,同一父本与不同的异细胞质“中国春”杂交,有的表现可育,有的表现不育,细胞质有一定的影响。F1的性状,有的细胞质类型有  相似文献   
8.
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脂材兼用树种,为挖掘调控湿加松松脂产量的相关基因,在湿加松的产脂高峰期,选取生长量相近但产脂量显著差异的湿加松植株,采集次生木质部组织进行高通量测序,并结合萜类物质合成、转运通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测序共产生594 108 382条clean reads,经de novo拼接获得190 514条unigenes,有304个unigene与萜类物质的合成有关。经过差异表达分析,得到414个差异表达unigenes,其中183个上调表达,231个下调表达。利用qRT-PCR技术对筛选的基因进行表达量验证分析,发现细胞色素P450、ABC转运蛋白、双功能松脂醇落叶松醇还原酶(PLR)在高脂树中表达量升高,异戊烯基转移酶表达量在低脂树中表达量较高。本研究丰富了湿加松及松科植物的转录本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湿加松松脂产量差异的分子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建革  周晴 《生物信息学》2019,26(12):21-27
嘉湖平原传统的圩田开发过程形成的农业模式是中国经典的生态农业模式的代表,其中湖州的桑基鱼塘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SH),通过对本区域内圩田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嘉湖平原的圩田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宋元时期嘉湖平原地区沼泽地开发过程中形成以江南运河为主干河道的河网,以运河为框架进行了圩田水利的开发。宋元时期根据嘉湖平原内部的地势与水环境差异,北部形成以荻塘运河为中心的溇港圩田开发模式,中部形成以运河和塘河为中心的围田开发模式,南部以湖杭运河和杭嘉运河为中心形成桑基鱼塘和桑基稻田圩田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