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对北京产的4种甜玉米BMB 380、昊白甜452、京白甜456、京双甜461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C、叶酸、矿物元素及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4种甜玉米每100g干物质含蛋白质12.08%、脂肪酸6.40%、可溶性糖68.4%、维生素C 73.2mg、叶酸385.1 μg、钙39.9 mg、硒112.5 μg,显著高于普通玉米、大米、面粉;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以及婴儿必需的组氨酸和精氨酸,AAS值非常接近婴儿标准模式,与成人模式比大于1;不饱和脂肪酸占77.1%,ω-3脂肪酸占1.67%,比例合理,属于优质脂肪酸;每天吃200~400g鲜玉米粒可以满足成人对叶酸的需要,有助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这4种甜玉米每百克铅、砷最高含量分别为3.10、1.45μg,远低于国家限量。鲜食甜玉米中色氨酸含量低,与一些色氨酸含量高的食物搭配食用更益于健康。  相似文献   
2.
对西藏松茸、青杠菌的干物质、多糖、50种游离氨基酸以及55种矿物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松茸、青杠菌干物质含量分别为8.6%~11.1%和7.6%~10.5%,多糖含量分别为1.32%~2.09%和4.65%,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5.0~82.7 g/kg和32.4 g/kg,而且人体必需氨基酸齐全;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β-丙氨酸在二种菌中的总量分别高达12 354.7、6 310 mg/kg,故其口感鲜美。松茸中精氨酸、鸟氨酸、谷氨酸总含量达到24.84 g/kg,具有纠正体内氨代谢失调的效果;谷氨酰胺含量高达9 714.9 mg/kg,有助肠胃道炎症康复和改善脑功能;松茸中硒含量达61~138 μg/100 g。结果表明:松茸具有抗疲劳、快速恢复体力、纠正氨代谢、提高免疫力、促进病人康复的物质基础,其中5~9 cm高的松茸营养价值最高,松茸含砷量为31.3 mg/kg,超出了国家干食用菌1 mg/kg的限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延长黄蘑菇的保鲜期,利用酸性电解水(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AEW)、短波紫外线(short-wave ultraviolet,UVC)和臭氧(O3)对采后黄蘑菇进行单一和复合保鲜处理,观察黄蘑菇经保鲜袋包装和低温储藏后外观品质的变化,并检测其褐变度、硬度、失重率以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等指标数据。结果表明,UVC和O3处理均能够有效延长黄蘑菇的保鲜期,4 ℃冷藏可使黄蘑菇的保鲜期从10 d延长至42 d;而AEW并不适合用于含水量较少的高原黄蘑菇的保鲜,外来水分的带入反而会加速黄蘑菇的腐烂。研究结果对于黄蘑菇保鲜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代谢组学可以系统性地研究生物体受到扰动或干预后整体代谢水平的变化。文章概述了代谢组学技术的生物样品采集与制备、分析技术、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差异代谢物结构鉴定与代谢通路分析等方法与步骤及其在营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展望了代谢组学技术在营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姜黄素类化合物是植物中一类稀少的二酮类化合物,存在于姜科、天南星科植物的块根或根茎中,是姜黄等植物中主要活性成分,因具有抗氧化、抗癌等诸多药理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和新药研发中。因其苯环侧链取代基不同,姜黄素类化合物可进一步分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等。目前,姜黄素类化合物主要是通过植物提取法获得,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技术的发展,采用生物合成法生产姜黄素类化合物开始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挖掘及酶学手段鉴定了姜黄中姜黄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耶氏解酯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中重塑其生物合成途径,成功实现了其异源生物合成。文中首先介绍了姜黄素的生物活性及其应用、总结了姜黄中的姜黄素合成途径,并且讨论了姜黄素合成酶的催化机制,进而详尽综述了其生物合成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代谢工程策略方面,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树干仿生栽培和大棚种植的铁皮石斛根、茎中内生细菌的组成与分布,并挖掘潜在的微生物资源及功能。[方法] 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栽培方式铁皮石斛根、茎中免培养内生细菌丰富度及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传统的内生菌分离法以及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可培养内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滤纸片法筛选拮抗石斛病原菌的内生菌株。[结果] 高通量测序分析中内生细菌以Pseudomonas (30.52%)为主,其次是Mycobacterium (10.22%)以及Brachybacterium (8.32%),树干仿生栽培石斛内生细菌组成丰富度及多样性高于大棚种植,石斛根中内生细菌组成丰富度及多样性高于石斛茎。可培养内生细菌中Bacillus (18.37%)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Curtobacterium (8.16%),同时筛选得到8株具有抑制石斛病原菌活性的菌株。[结论] 铁皮石斛中蕴含着丰富的内生细菌资源,菌群组成和分布受其不同栽培方式和组织部位的影响。此外,筛选得到8株具有抑制病原菌活性的菌株,表明铁皮石斛内生细菌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活性。本试验对铁皮石斛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的分析研究,为石斛内生微生物资源的后续深度挖掘以及利用提供了内生细菌资源。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石斛碱的药用功效、检测方法、含量分布规律以及合成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石斛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