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限制性内切酶MboI的提取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用内引物法自pHBVNC-1质粒DNA经Sau3A1降解的1.3Kb片段中,快速、连续测定了HBV adr NC-1表面抗原基因全顺序,与其它三株adr亚型S基因比较,顺序同源性为99%,与adw及ayw亚型比较,同源性为94%。不同亚型间的错义突变比同一亚型不同毒株间的错义突变多。比较11株adr亚型、2抹adw亚型与2株ayw亚型的S基因全顺序,发现在第47,110,113,126,160位的密码子在r亚型中有同源性,在w亚型中也有同源性,所以是w/r亚型决定簇的候选部位。第46,68,134,159,168位的密码子在d亚型中有同源性,而在y亚型中也有同源性,所以是d/y亚型抗原决定簇的候选部位。  相似文献   
3.
 用“剪切重组”术及内引物法测定了克隆在M_(13)mp_8载体中的HBVDNA 1.3Kb片段的完整顺序,简化了操作过程,为连续测定大段DNA的顺序提供了简单、快速、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定点克隆与随机克隆相结合的实验设计,用α~(35)S-dATP标记,以末端终止法测定了adr亚型乙型肝炎病毒DNA核心抗原基因的全顺序,包括终止密码子在内基因全长552核苷酸,编码由183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计算分子量21000dlt。与日本及上海等实验室报道的adr亚型HBcAg基因比较,核苷酸点突变1.3—1.8%,由点突变导致的错义氨基酸突变有一处,占全部编码氨基酸的0.5%。与adw及ayw亚型比较,核苷酸点突变占全部核苷酸的9.8—10.9%,导致的错义突变占全部编码氨基酸的3.3—4.4%,并对eAg基因的定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末端终止法测定DNA分子内核苷酸排列顺序,常用~(32)P标记,Tris-H_3BO_3-EDTA(TB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在实际工作中都希望从有限的胶板上得到尽可能多的数据。Biggin及Hung等应用~(35)S-αATP标记和缓冲液梯度胶分离,大大改善了凝胶的分离状况,扩大了区带的可读范围。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顺序测定中,我们将~(35)S-dATP标记法用于0.5与2.5×TBE缓冲液梯度-8%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得到了良好的分离效果,顺序可读长度增加一倍以上,因而使较大片段的顺序测定能在一次克隆的样品中完成。  相似文献   
6.
将臭鼩DAN经过Bam H Ⅰ酶切得到的高重复顺序DNA最小片段重组到质粒pAT153上,转化后得到了含有臭鼩BMS(Bam H Ⅰ)-1高重复顺序DNA片段的克隆。再把此片段重组到M_(13)mp19噬菌体DNA上。用末端终止法测得全部苷酸顺序为495个碱基对。对臭鼬BMS(Bam H Ⅰ)-1片段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和树鼩TSr(BglⅡ)-1高重复顺序DNA进行了比较。为确定树鼩在分类学上的地位,提供了一定的分子遗传学证据。  相似文献   
7.
1977年Sanger等建立末端终止法测定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后来又吸取了DNA重组技术,利用M_(13)载体制取被测DNA片段的单链模板,以测定双链DNA,使方法的应用范围更加开阔。至今这个方法已广泛用于DNA一级结构的研究,并公认为是快速简便、准确的测序方法。所谓的“鸟枪战术”,即将被测DNA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降解,与M_(13)载体重组,经过克隆,自无色的菌落中筛选出被测DNA的单链模板,再测定顺序。与化学法比较,它具有同位素用量小,接触时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