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单气囊小肠镜(single-balloonenteroscop,SBE)在胶囊内镜检查阴性的可疑小肠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胶囊内镜检查无异常发现,后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的可疑小肠疾病患者24例,分析后者对胶囊内镜检查阴性可疑小肠疾病患者的阳性发现率和病因的分布特点。结果:24例行SBE检查者有22例(91.7%)获得成功,2例失败,10例被检出阳性病变,其中间质瘤5例,小肠息肉2例,过敏性紫癜1例,血管畸形2例,SBE对胶囊内镜检查阴性的患者小肠疾病的再检出率为41.7%。结论:胶囊内镜和SBE在小肠疾病的诊断上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对于胶囊内镜检查阴性的可疑小肠疾病患者进一步行SBE检查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Glasgow-Blatchford和Rockall评分系统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共366例,详细记录每一位入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Glasgow-Blatchford和Rockall评分系统的规则计算每一位患者的危险分值,并依据其分值将其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Glasgow-Blatchford≥1分,Rockall≥1分)。结果:36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243位(66.4%)经过补液、抑酸等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并按照临床实际将其定义为低危患者,Glasgow-Blatchford评分为0的低危患者有63位(17.2%),Rockall评分为0的低危患者有99人(27.0%),参照临床治疗中实际的高低危患者,计算得到Rockall评分系统对高危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为87.0%,而Glasgow-Blatchford评分系统对高危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为100%。Glasgow-Blatchford评分系统对上消化道出血高危患者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临床Rockall评分系统。结论:基于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的Glasgow-Blatchford评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判断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 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PD患者常在疾病早期出现胃肠道症状。多项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参与了PD的疾病过程。粪菌移植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一种有效的重建患者整体肠道菌群的方法,显示出了对PD的潜在治疗作用。文中着重围绕FMT治疗PD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戴伟杰  王琼  杨晓钟  马刚  张娟  周静芳 《生物磁学》2011,(24):4892-4895,4916
目的:比较Glasgow-Blatchford和Rockall评分系统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共366例,详细记录每一位入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Glasgow-Blatchford和Rockall评分系统的规则计算每一位患者的危险分值,并依据其分值将其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Glasgow-Blatchford≥1分,Rockall≥1分)。结果:36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243位(66.4%)经过补液、抑酸等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并按照临床实际将其定义为低危患者,Glasgow-Blatchford评分为0的低危患者有63位(17.2%),Rockall评分为0的低危患者有99人(27.0%),参照临床治疗中实际的高低危患者,计算得到Rockall评分系统对高危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为87.0%,而Glasgow-Blatchford评分系统对高危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为100%。Glasgow-Blatchford评分系统对上消化道出血高危患者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临床Rockall评分系统。结论:基于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的Glasgow-Blatchford评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判断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钙粘蛋白基因(CDH1)启动子区域-160A/C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中国地区散发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人群遗传易感性的联系。方法:以中国地区大肠癌病人群为研究基础,同时建立无肿瘤家族史以及其它遗传性疾病史的正常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行目的基因的多态性测定,同时行正常结肠组织和大肠癌组织的E-钙粘蛋白的免疫组化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大肠癌组的目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并无统计学差异(x2检验,P=0.602),同时A基因型和C基因型在正常结肠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E-钙粘蛋白的表达量也并无差异(t检验,P>0.05)。结论:CDH1启动子区域-160A/C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中并不单独增加大肠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