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对Δ5-3β,7β-二羟基甾醇(1~3)和Δ5-3β,7α-二羟基甾醇(4~6)的一些核磁共振波谱特征进行了比较。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6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无明显的抑制活性,对丁酰胆碱酯酶(BuChE)则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24-亚甲基胆甾-5-烯-3β,7α-二醇(6)的IC50值为9.5μM。通过活性数据比较我们发现7α-羟基甾醇对丁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明显比相应的7β-羟基甾醇高。我们通过计算7位羟基和四环平面之间的二面角角度来尝试解释这些活性差别。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洋共附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洋共附生真菌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取得大量有价值的成果,本文主要综述我国海洋共附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结构和生理活性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怒江干热河谷杧果种质资源的表型和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表型和AFLP标记,对怒江干热河谷57份杧果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8个表型性状在不同的种质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6.98%~61.50%,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3.975,其中单果重变异较大。AFLP分析结果显示:57份种质共产生109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032条,多态性比率为94.0%,相似系数在0.55~0.82之间。AFLP聚类分析结果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种质间具有复杂的遗传关系,且怒江干热河谷杧果种质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表型性状聚类和AFLP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的结果相对一致,均能较准确地将优势类群聚在一起,且表明57份杧果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55份怒江干热河谷杧果种质资源的24个形态性状进行评价,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怒江干热河谷杧果种质资源的果实单果重量、果实长度、果核重量、果核长度、果实形状、果皮颜色、果肉颜色、果实香气、果实风味、果实成熟期等形态性状均具有丰富的多样性。11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44%~56.44%,其中果实单果重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叶片宽度最小;13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weaver指数范围为0.68~2.21,平均值为1.42,其中果肉颜色指数最大,叶片质地指数最小。聚类结果将255份杧果材料聚为3大类,其中果皮厚,果小,种核大,可食率低,早熟,品味酸甜,品质差的杧果种质占很大比例。这些种质资源在不同地区收集的材料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但部分地区内的杧果材料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通过表型评价鉴定,初步筛选出具有独特香气、反季节开花结果、早熟、小果型、高产等性状的特异种质资源35份。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种层析方法从广东桑根心材的醇提取物中分离了8个已知化合物,经波谱分析手段结合文献分析方法将其分别鉴定为:桑辛素C(1),桑辛素M(2),二氢桑色素(3),氧化白藜芦醇(4),2,4-二羟基苯甲醛(5),伞形花内酯(6),胡萝卜苷(7)和3-羟基-2-哌啶酮(8)。化合物1,3~6和8首次从广东桑Morus atpropurpurea中分离,化合物8亦首次从桑属植物中分离。综合采用DPPH,MTT法测试了多酚类化合物1~4的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1~4均能清除DPPH自由基,抑制L-谷氨酸钠诱导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毒性,具有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在20μM浓度下,化合物2的活性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5-3β,7β-二羟基甾醇(1—3)和△^5-3β,7α-二羟基甾醇(4~6)的一些核磁共振波谱特征进行了比较。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6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无明显的抑制活性,对丁酰胆碱酯酶(BuChE)则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24-亚甲基胆甾-5-烯-3β,7α-二醇(6)的IC50值为9.5μM。通过活性数据比较我们发现7α-羟基甾醇对丁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明显比相应的7β-羟基甾醇高。我们通过计算7位羟基和四环平面之间的二面角角度来尝试解释这些活性差别。  相似文献   
7.
海星中的皂甙和多羟基甾体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星的次级代谢产物以皂甙和多羟基甾醇为主,且多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海星中皂甙和多羟基甾体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九节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节属植物(Psychotria)是我国南方常用中草药。文献调研表明,关于我国境内本属植物相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报道很少。为进一步研究开发Psychotria属药用植物资源,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其深入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杜虹花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GC-MS)对杜虹花(Callic arpa formosana Rolfe)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用DPPH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杜虹花叶挥发油中鉴定出48种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0.14%.其中(-)-斯巴醇(20.23%)、β-石竹烯(17.22%)、大根香叶烯(8.06%)和β-桉叶烯(5.52%)为其主要成分.此外,τ-榄香烯(4.18%)、马兜铃烯(3.78%)、异香橙烯氧化物(2.71%)及4-松油醇(2.50%)的含量也较高.抗氧化实验中,3种不同浓度的挥发油均对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有明显的量-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