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患者中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住院的283例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并发IPA将患者分为IPA组和对照组。结果在纳入研究的283例HBV-ACLF患者中,住院期间并发IPA 39例,发生率13.78%。IPA组和对照组患者在2型糖尿病、肺部基础病,入院时基线TBiL水平、MELD评分,糖皮质激素使用、广谱抗生素使用,股静脉置管,住院楼层比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V-ACLF患者肺部曲霉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2型糖尿病(OR=8.981,P=0.002)、肺部基础疾病(OR=8.525,P=0.000)、糖皮质激素使用超过3d(OR=8.856,P=0.000)、广谱强效抗生素使用超过1周(OR=9.823,P=0.000)。HBV-ACLF并发IPA后,病死率达79.48%。结论 HBV-ACLF患者住院过程中易合并IPA。2型糖尿病、肺部基础疾病、真菌感染发生前糖皮质激素使用、广谱抗生素使用等可能是肺部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HBV-ACLF患者一旦并发IPA,病死率极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包装携带人白细胞介素12(IL-12)的逆转录病毒,用于宫颈癌的治疗研究.方法:携带IL-12的逆转录病毒重组质粒pL35P40SN经PA317细胞包装,G418筛选.在NIH3T3细胞进行病毒滴度测定.然后用病毒感染人宫颈癌细胞HeLa.PCR、RT-PCR方法检测IL-12基因在HeLa中的整合和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pL35P40SN经PA317细胞包装后收获病毒上清,感染HeLa细胞,检测发现IL-12基因整合到细胞基因组DNA中,并且能有效的转录.结论:成功包装了携带IL-1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该病毒能有效感染HeLa细胞,并使携带的基因IL-12在细胞中表达,为今后IL-12基因治疗宫颈癌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存活蛋白(survivin)是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标准的剪接形式外,它至少还编码2种变异剪接产物—存活蛋白-2B 和存活蛋白-ΔEx3,这2个变异剪接体所编码的蛋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为研究这2个变 异剪接体在肿瘤细胞中的相互作用情况,本实验利用增强型青色荧光蛋白(enhanced cyan fluorescent protein, ECFP)和增强型黄色荧光蛋白(enhanced 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 EYFP)分别标记存活蛋白-2B 和存活蛋白-ΔEx3.首先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 察它们的细胞定位;同时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 er, FRET)技术研究两者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存活蛋白-2B主要分布 在细胞质中,而存活蛋白-ΔEx3则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少量分布在细胞质中;FRET分析结 果显示,两者仅在细胞质中存在着很弱的相互作用,表明两者很可能是通过某种间接的方式发 挥功能上的相互调节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存活蛋白变异剪接体的生物学功能及相互作用 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聚甲醛固定对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检测细胞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影响,解决运动能力较强的细胞中FRET效率检测的问题。方法:选用两个已知能够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TRA和TRB,将荧光蛋白ECFP和EYFP的编码基因通过融合PCR分别标记在其C端;将两个融合基因共转染靶细胞,一组细胞经低浓度(0.5%)多聚甲醛短时(0.5~1h)固定,另一组不固定,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两个融合蛋白之间的FRET效率,比较其在两组细胞之间的差异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在活细胞和经低浓度多聚甲醛短时间固定的细胞中,ECFP与EYFP之间的FRET效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低浓度短时间的多聚甲醛固定对于荧光蛋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对于运动能力过强的细胞可以固定后再进行FRET检测。  相似文献   
6.
TNFAIP1蛋白是第一个被鉴定受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蛋白,TNFAIP1 蛋白可能参与DNA复制、合成、细胞凋亡以及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等重要过程,但对该基因确切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不多.该文利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该基因在几种常见细胞系的表达情况,发现在COS7以及NIH3T3细胞系中高表达,而在HeLa、HepG2、SW480、PanC1、MCF7等癌细胞系中低表达.由此推测TNFAIP1可能在癌症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把TNFAIP1 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中,转染到HeLa细胞系中,发现过表达TNFAIP1 可促进HeLa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前关于腺病毒感染及胞内运输的分子机制研究主要来源于C亚群腺病毒在肿瘤细胞系中的研究结果。腺病毒对靶细胞的感染及胞内运输大致分为几步: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特异结合,胞吞介导的病毒内化,病毒逃脱胞内体进入细胞质,病毒沿着微管运输至核孔,病毒基因组入核。病毒胞内运输效率极高,感染后1 h,80%以上的病毒基因组被送至核内。但是腺病毒胞内的运输方式会因以下几个因素变化而产生差异:靶细胞类型,细胞生理状态,病毒血清型。文中对腺病毒感染靶细胞及胞内运输的已有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基因治疗用途的病毒载体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双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pLXPXSN—TCRα12—2-IRES—Vβ7.1,包装成病毒颗粒后有效地感染PBMC。方法:以实验室保存舍TCRVβ7.1基因和TCRα12.2基因的质粒为模板,分别扩增得到两个基因,亚克隆入载体pLXPXSN,得到重组质粒pLXPXSN—TCRα12—2.IRES—Vβ7.1。重组体质粒经酶切鉴定后,将鉴定好的阳性重组质粒用脂质体介导转染PA317细胞,包装成完整的病毒后测定滴度,感染PBMC,用流式细胞仪和提取基因组DNA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最后病毒感染PBM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然后用流式细胞术细胞凋亡率,MTT比色法检测pLXPXSN—TCRα12—2-IRES-Vβ7.1感染的PBMC对肝癌细胞BEL-7402和HEPG2的杀伤作用。结果:从重组病毒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基因TCRα12.2和TCRVβ7.1,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可以在PBMC中有效的表达。pLXPXSN—TCRα12—2-IRES—Vβ7.1感染PBMC组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PBMC组和空载体感染组。结论:TCRα12.2和TCRVβ7.1能够整合进宿主PBMC的基因组中,并能得到有效地表达。pLXPXSN—TCRα12—2-IRES-Vβ7.1感染PBMC后可提高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具有1-氨基环丙烷-1-羧酸(简称ACC)脱氨酶活性的菌株,并探索该类菌的促生作用,有助于研发微生物肥料,实现农业增产。【方法】以ACC为唯一氮源,从土壤中富集和分离ACC脱氨酶产生菌;测定ACC脱氨酶的比活力,对酶活性最强的菌株根据形态和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进行分类鉴定;分别采用菌液培养接种法与菌液浸种接种法初步研究该菌株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促生作用。【结果】筛选得到6株ACC脱氨酶阳性细菌,其中菌株ACC 30酶活性最高,为0.217 U/mg,根据培养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结合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确定ACC 30为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促生试验表明,ACC 30可促进紫花苜蓿幼苗根伸长,菌液培养接种法与菌液浸种接种法两种处理方法下ACC 30分别使幼苗根相对伸长135%、136%,促生作用均明显且基本一致。但是,两种方法处理下ACC 30均抑制幼苗下胚轴伸长。【结论】筛选获得ACC脱氨酶活性菌株ACC 30,其酶活性较高且促生作用明显,有望进一步研发成为微生物肥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共表达TCRα12-2和TCRVβ7.1重组腺病毒载体Ad.TCRα12.2-IRES-Vβ7.1,并研究其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方法: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总RNA,用RT-PCR的方法得到TCRα12-2基因。TCRVβ7.1基因由pCDN3.1-Vβ7.1扩增获得,将这两个基因以IRES相连克隆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中。穿梭质粒和腺病毒骨架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包装出可同时表达TCRα12-2和TCRVβ7.1的重组腺病毒。然后提取病毒基因组DNA,对外源目的基因进行PCR鉴定;病毒感染宫颈癌细胞(HELA),48小时后提取细胞总RNA,通过RT-PCR鉴定目的基因表达;最后病毒感染PBM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对鉴定正确的病毒进行大量扩增并测定滴度。用MTT比色法检测Ad.TCRα12-2-IRES-Vβ7.1感染的PBMC对肝癌细胞HEPG2和BEL-7402的杀伤作用。结果:从重组病毒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基因TCRα12-2和TCRVβ7.1,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可以有效的表达。Ad.TCRα12-2-IRES-Vβ7.1感染PBMC组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PBMC组和Ad-GFP感染组。结论:成功构建了双表达TCRα12-2和TCRVβ7.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TCRα12-2-IRES-Vβ7.1,且其感染后的PBMC可有效的杀伤肝癌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