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建立了水果中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素和锦葵色素等6种花青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利用本方法测定了10种水果中6种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强酸溶液提取并水解得到花青素的处理方式稳定好、精密度高、回收率好,液相条件分离效果好,定量准确度高。10种水果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水果中花青素含量差异显著,花青素总量高的水果中6种花青素单体的含量差异显著,且不同种类水果中优势花青素单体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关键发育期诺丽果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别检测青果期、硬白果期和熟果期3个熟期的西沙诺丽果实中车叶草酸、去乙酰车叶草酸、东莨菪亭、槲皮素等活性成分及其含量。结果:车叶草苷酸、去乙酰车叶草苷酸、东莨菪亭、槲皮素均能够在3个熟期的诺丽果实中检测到。诺丽的熟度对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有显著影响,不同熟期的去乙酰车叶草苷酸、东莨菪亭和槲皮素的含量两两之间都差异显著,硬白果期、熟果期与青果期的车叶草苷酸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4种活性物质的含量均随果实的成熟而不断增加,熟果期的4种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分别达到58.422 7 、110.765 0、13.545 5 、0.166 2 mg/100 g,青果期到硬白果期诺丽果中上述活性物质的含量变化较大。结论:本研究为如何在不同功能导向的诺丽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合理选择不同熟度的诺丽果原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并掌握北京市居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饮食习惯及不同来源食物食用率,项目组以抽样入户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8.5%的居民日常主食以大米及制品为主,14岁以下青少年对各种主食的食用频率均高于平均水平;食用率较高的蔬菜为西红柿(92.4%),茄子的进食频率在不同年龄段存在显著差异,其余26种蔬菜在各年龄段群组之间的进食频率均无显著差异;水果类食品中苹果食用率为92.0%,高于其他水果,其次西瓜和香蕉食用率分别为80.7%和77.1%,即说明这3种水果是居民日常食用的主要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4.
植物甾醇生理功能的线粒体调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甾醇是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植物甾醇作为胆固醇类似物可抑制胆固醇肠道吸收进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此外,植物甾醇还具有抑癌、抗炎退热、抗氧化和类激素等多种功能.从亚细胞及分子水平深入探究植物甾醇的生物作用机制有助于充分开发植物甾醇的应用价值.线粒体是细胞能量物质代谢最重要的场所,胆固醇代谢、癌细胞增殖与凋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都与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提示植物甾醇可在多种模型中调控线粒体功能,这可能是植物甾醇发挥各种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潜在机制.本文将首先整理归纳植物甾醇生物学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其线粒体相关调控机制,以期为领域内基础研究者提供前沿思路和进展报告,并为植物甾醇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植物甾醇含量的方法。方法:对常见食品中的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含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食品样品经皂化后提取,浓缩后用正己烷定容,上机测定。结果:本方法可有效分离食品中植物甾醇组分,各组分在0.005~0.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在0.99以上;检出限为0.3 mg/100 g,其回收率在84.9%~106.2%,方法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RSD均小于5%。结论:与液相色谱法相比,本方法能够有效分离和测定植物甾醇组分,且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测定食品中植物甾醇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6.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对食品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提取试剂、提取方式、提取时间进行选择,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振荡提取5 min。色谱条件:YMCTM C30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80∶20,v/v),用磷酸调节pH 到3.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420 nm,柱温30 ℃。结果表明: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在0.10~10.00 μg/mL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生姜和咖喱中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7.86%~107.35%和87.08%~107.47%,RSD均小于5%,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该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广泛用于食品中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酶解法(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测定小麦籽粒中的β-葡聚糖含量,对该方法的标品测定回收率和加标回收率进行研究,利用该方法测定了8个品种小麦籽粒中β-葡聚糖含量,并分析其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酶解法具有良好的测定结果;8个品种小麦籽粒中β-葡聚糖含量在0.44%~0.68%之间,小麦籽粒中β-葡聚糖含量由于品种和产地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差异性,试验结果为从膳食中摄入β-葡萄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提取没食子的资源植物一茶条槭吴德成,李春荣,陆兆华,崔亚娟(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150040)一、资源开发的意义茶条槭AcerginnalaMaxim为槭树种槭树属的灌木或小乔木。别名茶条、茶条木、茶条子。阳性树种,耐寒,喜湿润土壤。是我国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国市售6~12月龄(2段)较大婴儿配方乳粉中不同糖原料的添加情况,测定和分析糖(单糖和双糖)含量分布情况,以期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修订中增加糖含量的要求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6—7月间,购买我国市场不同品牌不同配方的较大婴儿配方乳粉60例,收集整理产品标签信息,分析糖原料的添加种类和添加率;在此基础上,使用国标方法检测产品中乳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以及蔗糖等的含量,统计分析终产品糖含量的分布,并与我国标准的拟修订要求进行比较。结果:60例2段配方乳粉中添加的糖原料主要包括乳糖、麦芽糊精、白砂糖、玉米糖浆、葡萄糖浆、高麦芽糖浆、果葡糖浆以及淀粉8种,乳糖的添加率最高为95%,其他糖的添加率普遍较低。产品配料表中使用的糖原料与终产品中相应糖的含量呈对应关系,所有产品中的糖均以乳糖为主,其中76%的产品中乳糖含量达到了碳水化合物的80%以上,38%的产品达到了90%以上,而产品中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果糖的含量较低。结论:目前我国市售较大婴儿配方乳粉中虽然添加一些糖配料,但终产品中除乳糖外,其他糖含量较低。推动在国标中规定糖的含量,有助于进一步减少除乳糖外其他糖的使用。如在国标中以乳糖与碳水化合物的比进行规定,建议在充分保证较大婴儿安全和营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售产品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