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辉  郭晓钟  李宏宇  邵晓冬  崔忠敏  李学彦 《生物磁学》2013,(27):5282-5284,5229
目的:分析我院急性胰腺炎(AP)的主要病因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796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病因及治疗效果,对其病因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1796例患者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522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1274例。胆源性AP1025例,高脂血症性AP209例,酒精性AP200例。高脂血疰性AP中,SAP占49.8%,高于胆道疾病及酒精因素引起的SAP的比例(P〈0.05)。33例患者死亡,总病死率1.8%。结论:胆道疾病、酒精、高脂血症是我国AP主要病因,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AP的病死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城市中杀鼠药中毒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其引起消化道出血也极易误诊和漏诊,本文分析抗凝血杀鼠药中毒至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25例杀鼠药中毒并出现消化道出血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病例均以维生素K1抗凝血方法进行治疗,并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正常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出血时间(TT)等出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5例因抗凝血杀鼠药物中毒并导致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维生素K1等抗凝血方法治疗患者全部治愈,消化道出血停止,凝血指标恢复正常,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凝血法对杀鼠药中毒导致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发病后行CRRT的时间分将患者随机为A、B两组,A组发病后72小时内治疗,B组发病后72小时后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转归及生命体征变化、APACHEⅡ评分变化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经CRRT治疗后,A组死亡率(14.3%)低于B组(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后体温、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平稳,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5.7±8.9)d、住院费用(107000±65000)万元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A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CRRT能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最佳治疗时机可能为发病后72小时内。  相似文献   
4.
抑癌基因PTE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及PTEN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常规石蜡包埋切片SABC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6例胰腺癌、12例癌旁组织及8例正常胰腺组织中PTEN蛋白和PTEN mRNA表达情况,同时结合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6例胰腺癌、12例癌旁组织及8例正常胰腺组织中,正常胰腺组织及癌旁组织PTEN蛋白阳性16例(75%),阳性物质位于胰腺腺细胞及胰岛细胞的胞质中,胰腺癌PTEN蛋白阳性10例,PTEN蛋白表达于癌细胞胞质,阳性率(38.4%)与正常组织存在显著差异(P<0.01).淋巴结未转移病例PTEN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病例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PTEN mRNA表达结果与PTEN蛋白基本一致,胰腺癌PTEN mRNA阳性12例,阳性率(46.2%).结论 PTEN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存在密切关系.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城市中杀鼠药中毒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其引起消化道出血也极易误诊和漏诊,本文分析抗凝血杀鼠药中毒至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25例杀鼠药中毒并出现消化道出血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病例均以维生素K1抗凝血方法进行治疗,并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正常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出血时间(TT)等出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5例因抗凝血杀鼠药物中毒并导致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维生素K1等抗凝血方法治疗患者全部治愈,消化道出血停止,凝血指标恢复正常,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凝血法对杀鼠药中毒导致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骨髓干细胞的动员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5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术前,连续2 d给予G-CSF 4μg/(kg·d)动员骨髓干细胞。抽取骨髓的当日化验血常规、肝肾功等指标;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150-200 ml,分离收集骨髓单个核细胞并计数,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并计数,观察应用G-CSF期间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发生率。患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CSF皮下注射后,外周血白细胞由术前(3.31±0.96)×10^9/L升至(11.35±1.92)×10^9/L(P〈0.01),骨髓单个核细胞数(1.91±0.83)×10^9/kg,CD34+细胞为(2.02±1.29)×10^7/kg;患者皮下注射后,发热率17.6﹪,体温最高38℃,停药后降至正常;腹部胀痛3例,四肢皮肤散发皮疹2例,均未给予特殊处理,2-3 d后恢复正常。结论给予G-CSF皮下注射后提取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是一种临床确切有效的、安全的干细胞动员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合并不同并发症的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48例经自体BMSC移植治疗的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源性糖尿病以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血清蛋白、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ALT、血氨水平改善明显,TBIL反复;合并肝肾综合征的患者HB、Crea水平改善明显,ALT、AST、DBIL反复;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ALT、TBIL、DBIL、TB、ALB、血糖水平改善明显;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ALT、TP、ALB改善明显,AST、TBIL、PLT反复。结论:自体BMSC移植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效果较好,对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以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相关因素及治疗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13年9月因消化道出血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日期、病因、出血部位、生命体征、疾病史。依据消化道出血程度分为轻度组(86例)、中度组(90例)、重度组(132例),分析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特征。结果:与轻度组比较,重度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比例较高,中、重度组Blatchford评分、心率、尿素、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INR、血糖明显升高(P0.05);收缩压、舒张压、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明显减低(P0.05)。重度组患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比例较高,行内镜下治疗的比例高(P0.05)。结论:根据患者出血程度可初步判断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及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PTENmRNA和蛋白在4种胰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筛选出PTEN不表达或低表达的胰腺癌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DMEM培养液对胰腺癌ASPC-1,MiapacaⅡ,JF305,MiapacaⅠ细胞进行单层传代培养,取指数生长期细胞,采用RT-PCR法和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PTENmRNA和蛋白在上述4种胰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位于209bp,381bp处的条带分别为PTEN,13-actinmRNA的扩增片段,ASPC-1,MiapacaⅡ,JF305,MiapacaⅠ细胞PTEN mRNA表达分别为18.76%,32.63%,77.45%,123.07%,ASPC-1细胞系PTENmRNA表达最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示,在ASPC-1细胞中PTEN蛋白有少量表达,而在JF305和MiapacaⅠ细胞系中PTEN蛋白表达较高,胞浆中可见大量棕黄色颗粒。结论ASPC-1细胞系中PTENmRNA和蛋白均呈低表达,因此,该细胞系可作为良好的研究工具,为进一步将PTEN转染该细胞系,以研究PTEN对胰腺癌的抑癌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HSA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分析,为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诊治提供偱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自2008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10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淀粉酶浓度、酶恢复时间、白细胞、甘油三酯差异以分析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结果:HSAP患者甘油三酯(TG)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P患者入院后经过降脂药物治疗HSAP与其他SAP相比较甘油三酯(TG)在短期内基本恢复正常,HSAP中白细胞、酶恢复时间低于其他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P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轻型胰腺炎(HMAP)相比较两组间淀粉酶、脂肪酶、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酶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AP患者TG水平可能与患者的性别有一定的相关性;HSAP患者的病情转归可能与甘油三酯水平相关;甘油三酯水平不能直接决定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的轻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