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养殖乌鳢类立克次体感染的超微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养殖乌鳢RLO感染主要内脏器官超微结构病理变化,并初步探讨了发病机制。观察发现:RLO寄生细胞明显肿大,胞质电子密度低,细胞器肿大、溶解,RLO可随肿胀、破裂的细胞进人组织间隙;在一些寄生细胞内尚发现变性的RLO。内脏组织细胞普遍肿大,细胞器分散、稀少,线粒体除明显肿胀、嵴断裂消失外,尚发现坏死性变化即出现致密核心或无定形的电子密度物质;粗面内质网扩张、破裂和脱颗粒;部分细胞内溶酶体增多,胞质内发现明显的髓鞘样结构;核肿大或核固缩、溶解,并可见核内出现髓鞘样结构和核包含物。  相似文献   
2.
养殖乌鳢类立克次体感染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系统报道了养殖乌鳢类立克次体(Rickettsia-like organism,RLO)感染的各器官(脑、眼、鳃、心脏、头肾、肝、胰腺组织、脾、肾、肠和卵巢)的组织病理变化,探讨了炎症发展的基本规律。感染乌鳢病理解剖学特征和最具病理诊断意义的是体内各器官普遍出现的白色结节。这些结节的显微结构为肉芽肿炎症即一种慢性增生性炎症。在严重病变的肾脏,由于组织坏死区域较大和周围明显的细胞增生形成了境界较为清楚的巨大“肉瘤”状肿物。内脏器官的血管(特别是造血器官的血管)出现明显纤维素性血栓、混合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和组织细胞大范围的变性或坏死、溶解。大多数器官的组织细胞主要是上皮性细胞、吞噬性细胞,胞质内富含嗜酸性包涵体(eosinophilic intracytoplasmic inclusion),这种细胞多位于鳃上皮处、鳃部和体内器官血管内皮及血管周边结缔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及周边细胞内大量包涵体的出现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肿胀和破坏。  相似文献   
3.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中华鳖主要器官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人工感染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肝、脾、肾组织为材料,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组织的差减cDNA文库。以中华鳖管家基因-βactin作为差减指标检测该文库差减效率达210倍,表明感染细菌后某些差异表达基因得到了相应倍数的富集。将获得的cDNA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PCR阳性检测显示差减片段在150—800bp之间。该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为快速分离和鉴定中华鳖与细菌感染相关的免疫基因及从分子水平探讨中华鳖的病理和抗感染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血管再狭窄发生过程中MMP-2基因表达与胶原转换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建立主动脉内皮剥脱后血管再狭窄大鼠模型,用Northern 印迹分析、含明胶SDS-PAGE、羟脯氨酸含量测定及流式细胞术动态观察血管再狭窄发生过程中MMP-2基因表达与胶原转换及血管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血管内皮剥脱后,MMP-2基因表达被显著诱导,MMP-2活性及胶原转换明显增高,在第7 d,MMP-2表达活性及胶原合成与降解均达到峰值;第21 d,MMP-2表达恢复正常,胶原合成和降解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内皮剥脱后进入增殖状态及发生凋亡的细胞显著增加,增殖细胞所占比例高于凋亡细胞,且两者均随内皮损伤后的时间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探讨处于细胞周期不同时相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受促分裂原刺激后基因表达谱及迁移行为的变化 .采用细胞平面及跨膜迁移试验 ,观察处于静止期和增殖状态的 VSMC在相同因素作用下迁移活性的变化 ;应用 Northern印迹杂交和体外转录分析 ,检测 VSMC迁移及增殖相关基因表达谱 .结果显示 ,处于静止期的 VSMC,在具有促分裂作用的细胞因子 b FGF、IL- β和 TNF- α刺激下 ,所迁移的距离分别是对照组的 5.8± 1 .53、4.68± 0 .89和 4.1 5± 1 .0 4倍 ,在相同条件下 ,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其迁移距离仅为静止期细胞的 1 /4;b FGF可诱导VSMC降解胶原成分进行跨膜迁移 ;杂交及体外转录分析证实 ,静止期的 VSMC被 b FGF诱导后 ,迁移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 ,MMP- 2 )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 - 2抑制剂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2 ,TIMP- 2 )及增殖相关基因骨桥蛋白 (osteopontin,OPN)和 c- jun同时被活化 ;相反 ,处于增殖时相的细胞在该因子作用下 ,仅有 OPN和 c- jun基因进行转录 .提示 ,处于细胞周期不同时相的 VSMC受促分裂原刺激后迁移活性和迁移及增殖相关基因表达谱明显不同 ,在相同因素作用下 ,静止期细胞的迁移相关基因表达水  相似文献   
6.
造成免疫系统抑制的常用手段包括电离辐射和环磷酰胺、可的松等药物处理。这类处理常常伴有较为广泛而严重的副作用,且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者均有抑制效应。为专门研究T淋巴细胞及细胞免疫反应,可采用早期人工手术摘除胸腺,但这种处理特征是造成胸腺及细胞免疫活性彻底丧失且不可逆[1]。此外,由于中华鳖(Trionyxsinensis)胸腺位于颈下部两侧,紧邻胸腔,与胸腔仅隔一薄膜[2],且身体被以较厚的背甲,人工摘除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环节并极易造成气胸、血胸。因此,通过制备抗中华鳖胸腺细胞血清,试图建立一种在体内专一性并可逆性抑制T淋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