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获得高比例精原干细胞, 开展了不同月龄红鳍东方鲀精原干细胞分离纯化研究。采用组合酶消化法制备不同月龄的精巢单细胞悬液, 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殖细胞特异基因vasa免疫荧光鉴别精原干细胞, Percoll不连续梯度(10%、30%和50%)纯化精原干细胞。结果显示: 14月龄雄鱼精巢生殖细胞主要为A型精原细胞, 精原干细胞占比极显著性地高于22月龄(P<0.05)。纯化后精原干细胞主要分布在10%—30% Percoll梯度带中, 14月龄雄鱼生殖细胞主要分布在此层, 且纯化后精原干细胞占比远高于纯化前以及22月龄纯化前后。结果表明, 14月龄更适用组合酶消化分离, 并通过Percoll梯度离心法获得高比例的红鳍东方鲀精原干细胞。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暖对内蒙古羊草草原建群种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对锡林郭勒盟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地区1981~1994年14年的温度观测和植被调查数据的逐年滑动平均处理,分析该地区气候和植被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羊草草原地区的气温在研究期内具有高低温变化不对称的特点,表现为全年最低温升高明显,最高温和平均温升高不明显.羊草草原的建群种羊草和大针茅对气温变化有不同的响应,最优建群种羊草的重要值和地上初级生产力随着最低温的升高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次优建群种大针茅的重要值和地上初级生产力由于种间互补作用而略有升高.可以认为,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大针茅有可能代替羊草,成为群落的最优建群种,使得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在研究与模拟羊草草原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时,研究不同温度因子和年温度不同时段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关系,有助于认识单个种群和整个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高比例和高数量的卵原细胞,采用酶组合消化和Percoll梯度离心法开展了不同月龄牙鲆卵原细胞分离纯化的研究。通过光学观察及Vasa蛋白在生殖细胞的定位对卵原细胞进行了鉴定区分。结果表明,所获卵巢单细胞悬液中,6月龄每毫克卵巢组织获得的卵原细胞量为(9.86±1.02)×10~4个,显著高于18月龄和30月龄(P0.05)。Percoll梯度离心后,卵原细胞主要分布于L-15与20% Percoll梯度液间、20%~35% Percoll梯度液间,其占比高达75%以上,显著高于纯化前卵原细胞占比(P0.05);且细胞存活率高达84%以上,与纯化前细胞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18月龄外,6月龄和30月龄每毫克卵巢组织获得的卵原细胞量纯化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文通过酶组合消化和Percoll梯度离心的方法对最适月龄—6月龄牙鲆卵原细胞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可获得高比例、高数量和高活性的卵原细胞,为进一步开展牙鲆生殖细胞移植、基因修饰等研究提供了必备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单碱基编辑技术定点修饰MECP2基因T158M位点,获得单一定点突变类型的啮齿类及非人灵长类胚胎,为建立模拟临床上Rett综合征的疾病动物模型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单碱基编辑技术构建3对T158M-sgRNA质粒,并分别与BE系统(BE3或BE4max)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筛选高效的sgRNA,通过显微注射将体外转录的mRNA以不同的浓度组合注射到ICR小鼠和猕猴受精卵中,检测小鼠和猕猴胚胎发育率和编辑效率,评估BE3和BE4max的工作效率及最优浓度组合。结果:小鼠胚胎上BE4max(ng/μl)∶sgRNA(ng/μl)=100∶50浓度组合时,小鼠胚胎发育率和编辑效率最佳,同时该浓度组合在猕猴胚胎上也获得了有效编辑效率。结论:成功在小鼠及猕猴胚胎上实现了MECP2基因T158M位点上C→T的转变,为后期建立T158M突变的RTT动物模型建立了稳定的胚胎编辑体系。  相似文献   
5.
Notch通路是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密切相关的通路,其相关蛋白表达异常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但其在宫腔粘连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为探讨jagged1/notch1在宫腔粘连(IUAs)发病中的作用,本实验选择经宫腔镜诊断为宫腔粘连患者40例为IUAs组,非宫腔粘连患者25例为对照组,宫腔镜直视下取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jagged1、notch1 mRNA表达,发现IUAs组jagged1、notch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jagged1、notch1蛋白表达.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UAs组jagged1、notch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以上结果表明, Notch通路相关因子jagged1、notch1的高表达可能与宫腔粘连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吴燕如  周勤 《昆虫学报》1987,(2):214-222
瘤腿泥蜂属 Alysson属于瘤腿泥蜂科,其主要特征为:唇基宽,端缘常具齿;上唇有时近于长方形;上颚亚端部常具一小齿,一些雌性内缘近中部具一齿状角;触角简单,雄性末节弯曲;额简单,中沟不明显;前翅中脉远离Cu_a脉,很少正交或稍在其前;翅痣大;缘室宽大,边缘止于翅边;亚缘第2及3室小,第2室常具柄,第2室偶具柄;后翅中脉基部  相似文献   
7.
从浙江省杭州地区"桑枯萎"病树上分离获得36株病原细菌,通过对6株代表菌的常规细菌学、电子显微镜观察、致病性及Koch氏假说测定、Biolog鉴定、脂肪酸分析、生理生化、ERIC-PCR(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CR)分析、16S rRNA序列分析,同时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中与植物有关的7个模式种菌株和其他3株参考菌株的比较,确认"桑枯萎"病为肠杆菌属中1个以上的新种(Enterobacter spp.)所引起."桑枯萎"病是一种国内外尚未报道的桑树新病害,是Enterobacter spp.引起植物病害的又一新证据.该研究结果不但对桑树病害的治理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对深入研究Enterobacter中的人体条件致病菌及环保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浙江省杭州地区"桑枯萎"病树上分离获得36株病原细菌,通过对6株代表菌的常规细菌学、电子显微镜观察、致病性及Koch氏假说测定、Biolog鉴定、脂肪酸分析、生理生化、ERIC-PCR(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CR)分析、16S rRNA序列分析,同时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中与植物有关的7个模式种菌株和其他3株参考菌株的比较,确认"桑枯萎"病为肠杆菌属中1个以上的新种(Enterobacter spp.)所引起."桑枯萎"病是一种国内外尚未报道的桑树新病害,是Enterobacter spp.引起植物病害的又一新证据.该研究结果不但对桑树病害的治理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对深入研究Enterobacter中的人体条件致病菌及环保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