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研究旨在探讨奶油栓孔菌子实体多糖(TLFPS)的化学性质和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首先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多糖,通过化学组成分析、紫外吸收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刚果红染色法对多糖结构进行初步表征,以DPPH、ABTS、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为指标评价了多糖体外抗氧化能力,在小鼠急性肝损伤之前连续灌喂多糖8d,比较各组小鼠血清和肝的相关生化指标以及组织病理切片来确定多糖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多糖具有β-吡喃糖环结构,含有较高含量的糖醛酸和硫酸根基团,空间构型不具备三股螺旋结构。在体外抗氧化活性方面,多糖对DPPH、ABTS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活性,铁离子还原能力也呈良好的剂量依赖性。在小鼠保肝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多糖能够显著延长小鼠的醉酒时间和缩短醒酒时间,降低了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肝指数,并且显著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肝脏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同时明显提高了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结果证实奶油栓孔菌子实体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以减轻由酒精引起的急性肝细胞损伤,而且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很小。肝组织病理切片也进一步证实了奶油栓孔菌多糖的保肝活性。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奶油栓孔菌的药用价值,而且对多糖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药效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重组技术获得大肠埃希菌噬菌体内溶素纯化蛋白和表面展示噬菌体,并观察产物的生物效应。将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8401噬菌体LSB-1内溶素基因gp17构建到质粒pET300中,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诱导表达,通过Ni柱纯化系统纯化产物;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T7-LSB-gp17重组噬菌体,通过双层琼脂法纯化噬菌体,并观察2种产物的抗菌效应。2 139 bp的gp17基因通过重组技术表达出78.3 ku的可溶性蛋白,纯化后浓度为2.38 mg/mL,其对EIEC8401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但对其他试验菌无抗性;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的重组噬菌体T7-LSB-gp17通过SDS-PAGE电泳显示在78 ku处有表达增强,对EIEC8401无感染、裂解作用,但对EIEC8401及其他试验菌有明显溶菌作用,宿主谱增加。通过重组技术获得的噬菌体LSB-1内溶素基因gp17的产物对LSB-1噬菌体原宿主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其中gp17表达的纯化蛋白具有明显的宿主专一性,重组噬菌体悬液有较宽种类的抗菌作用。这可能是因为gp17蛋白与噬菌体表面复杂空间结构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3.
以L-丙氨酸缓冲液为发芽剂,结合芬顿反应原理,观察发芽-氧化损伤效应对芽胞的杀灭效果,以期为新型炭疽疫源地净化方法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以腊样芽胞为试验菌,采用透射电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活菌计数等方法观察芽胞发芽过程的超微结构、核酸含量变化,以及在芬顿反应的联合作用下发芽体的活性变化。在20~30 min的发芽过程中,芽胞核心密度降低,核心与皮质、皮质与外壁之间界限模糊,芽胞外壁和芽胞衣有破裂,通透性增加,进一步有皮质消失、细胞核与细胞质融合、细胞膜基本形成的现象;发芽体荧光强度不断增加,显示菌体中核酸的活性和含量不断增加;发芽体对化学因子的抗力明显下降,H2O2浓度为0.20 mol/L的Fenton反应系统作用60 min时,发芽体灭活可达到3.016个对数级。诱导发芽和反应的联合处理程序可显著提高芽胞的灭活水平。  相似文献   
4.
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之一。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指标分析灵芝子实体多糖(Ganoderma lingzhi fruitbody polysaccharides,GLFPS)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并结合代谢组学探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GLFPS显著抑制因酒精作用而升高的小鼠血清中ALT、AST、TG、TC和ADH水平。通过代谢组分析,在模型组与对照组中得到85个差异代谢物,其中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L-天门冬氨酸(L-aspartic acid)以及赖氨酸(L-lysine)等在相互作用网络中起重要作用,说明酒精能引起小鼠肝脏腺苷和氨基酸代谢的改变。GLFPS组与模型组有58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脂质和有机氧化物,说明GLFPS可以通过调节小鼠肝脏中脂质与有机化合物代谢来预防急性酒精肝损伤。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富集分析发现主要涉及胆碱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ABC转运蛋白。GLFPS能够有效缓解这3个代谢通路中因酒精作用发生明显改变的代谢。综上可见,灵芝子实体多糖能够通过调节小鼠胆碱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以及部分ABC转运蛋白有效预防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亚砷酸(ATO)诱导治疗的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凝血相关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血液内科2014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初诊和复发APL合并DIC患者24例,于给予ATO诱导治疗前(第0周)及治疗第1、2、3周,血液学完全缓解(HCR)时完善相关检查。每例患者设立正常对照1名。结果:24名患者中初发21例,复发3例,所有患者均有出血症状。最常见出血为皮肤粘膜出血。经过ATO诱导治疗后,21例患者(87.5%)达HCR,2例患者死于脑出血,1例患者达部分缓解。患者第0周(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延长,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明显增高(P0.001),ATO治疗1周时出血症状、PT、FIB基本纠正,DD、FDP改善明显,但DD、FDP直到HCR时仍高于正常。结论:ATO单药治疗APL合并DIC的HCR率高,并能在1周内迅速减轻凝血紊乱,但患者达HCR时凝血紊乱仍不能完全纠正。PT、FIB、DD、FDP可作为判断ATO治疗APL合并DIC疗效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海人藻酸(Kainic acid,KA)海马内注射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及雷公藤甲素(TRP)对其的影响。方法:90只SD大鼠(200~220g)随机分为3组:右侧海马注射生理盐水后生理盐水灌胃作为对照组(NS NS),右侧海马注射海人藻酸后生理盐水灌胃干预组(KA NS),右侧海马注射海人藻酸后雷公藤甲素灌胃干预组(KA TRP)。动物存活1天,3天,5天,7天,14天后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数目的变化。结果:(KA NS)组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胞体明显增大,突起变短,变粗,与(NS NS)组相比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KA TRP)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胞体变小,突起变细长,与(KA NS)组相比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KA注射后可导致大鼠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雷公藤甲素对KA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