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
文山百合的离体培养及其试管籽球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文山百合(Lilium wenshanense L.J.Peng et F.X.Li)。2材料类别种球鳞片。3培养条件(1)诱导及增殖培养基:MS 6-BA 0.5 mg·L~(-1)(单位下同) NAA 0.5 白糖30 g·L~(-1);(2)结球培养基:MS NAA 0.1 白糖60 g·L~(-1) 活性炭300 mg·L~(-1)。以上培养基均附加琼脂5.5 g·L~(-1),pH 5.8。培养室温度为24~26℃。诱导和增殖培养时光照10h·d~(-1),光照强度30~40μmol·m~(-2)·s~(-1);结球培养时全黑暗。  相似文献   
2.
基于RAPD分析用百合DNA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百合DNA的提取过程进行改良和优化,筛选出较理想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百合DNA在1%的琼脂糖胶电泳上为清晰的一条带,RNA去除干净,无降解现象,分子量大于23kb,OD200nm/OD280nm值为1.80-2.00。DNA的质量符合百合RAPD(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要求,在百合遗传多态性分析和品种分子鉴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东方百合杂种系(Oriental hybrids group)品种‘Siberia’为母本,OT杂种系(interspecific hybrids betweenOriental and Longiflorum/OT group)品种‘Manissa’为父本杂交获得种间杂交F1代,对亲本及F1代株系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母本东方百合‘Siberia’为二倍体即24条染色体,而父本‘Manissa’是高度杂合后代,为三倍体即36条染色体。杂交F1代的8个株系中有6个株系为二倍体即24条染色体,有2个株系为非整倍体,染色体条数分别为25和26条。母本‘Siberia’的核型为4m(1SAT)+10st(1SAT)+10t,父本‘Manis-sa’的核型为3m+18st(1SAT)+15t(1SAT),均属3B型。杂种F1代核型出现了多种类型,其中株系a、b、h为3B型,株系c、d、e、f为3A型,株系g为4B型。与亲本染色体形态相比,F1代株系出现了随体及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较多等染色体形态结构特征,而亲本没有这些特征。从染色体的形态、随体来看,子代为真杂种,在遗传上均偏向于母本。  相似文献   
4.
云南野生百合资源分布现状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云南省内11个区系野生百合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明确了云南11个区系中有9个区系分布有野生百合资源,云南野生百合的地理分布特点和种群数量,以及资源现状,并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云南野生百合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ITS序列分析豹子花属与5种百合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滇蜀豹子花和多斑豹子花为材料,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其ITS序列,结合GenBank中其它3种豹子花和5种百合的ITS序列,构建了这10种植物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10种植物的ITS序列长度在625bp~627 bp之间,总G C含量在60.38%~61.12%之间,5.8S的G C含量除大理百合为45.4%外,其余9种植物为55.01%或54.60%,说明ITS序列在进化上保守性较强,同属不同种甚至不同属间的长度差异不明显;(2)NJ、MP、ME聚类树的分支趋势一致,都是豹子花属植物先聚在一起再和5种百合相聚,滇西豹子花和豹子花在3种聚类树中都以99%以上的支持率聚成一支,说明这2个种的亲缘关系最近;(3)在10种植物中,形态相似且分布海拔和区域重叠的种类先相聚,说明这些物种的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SKP1基因是SCF E3泛素连接酶蛋白复合物的核心成分,参与多种生物过程。然而,香石竹SKP1基因还未被克隆,该文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的花药中分离克隆了1个减数分裂相关基因SKP1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DcSKP1(GenBank登录号为MK931293)。结果表明:(1)DcSKP1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962 bp,含有1个长度为567 bp的ORF,该基因编码188个氨基酸。(2)蛋白序列比对显示,DcSKP1中存在一个高度保守TPEE基序,还具有Skp1_POZ结构域和Skp1结构域,并与拟南芥的SKP1聚集在一个分支上。(3)利用荧光定量PCR对香石竹DcSKP1基因表达模式进行研究,发现DcSKP1基因在各个组织部位都有表达,在花药中的表达量高于茎、叶组织,且在幼小的花药中表达量最高,随着花药发育的进程表达量下降。由此推测,DcSKP1基因可能在香石竹减数分裂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感染病毒的香石竹组培苗于(38.5±1)℃条件下热处理29d后,切取0.1~0.2mm的茎尖生长点无菌培养成苗后,经DAS-Elisa检测获得脱除香石竹斑驳病毒(Carnation mottle virus,CarMV)的香石竹脱毒苗,取脱毒苗与非脱毒苗的叶片,测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丙二醛(MDA)、干物质含量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脱毒苗与非脱毒苗相比:(1)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具有较强的光合效率;(2)与抗性生理有关的MDA含量下降,衰老减缓;(3)光合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增多,干物质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1 植物名称 美丽豹子花(Nomocharis basilissa Farrer.ex W.E.Evans)。 2材料类别 鳞片切片。 3培养条件 (1)鳞片切片诱导培养基:MS+BA0.1mg·L^-1(单位下同)+IBA1.0+糖60g·L^-1;(2)无菌鳞片增殖培养基:MS+KT0.5+NAA0.1+糖30g·L^-1;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温度处理对珠芽魔芋球茎休眠调控的影响,以珠芽魔芋叶面球茎为材料,在球茎休眠期设置昼/夜变温(24℃/9℃、24℃/13℃、24℃/17℃)、恒温(9℃、13℃、17℃、21℃)及室温处理,萌发期设置26℃、33℃催芽处理,分析不同温度处理后珠芽魔芋球茎在休眠 Ⅰ 期、休眠 Ⅱ 期以及萌发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生物表型变化、内源生理变化规律及其休眠调控相关基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休眠期恒温处理有利于提高珠芽魔芋球茎的出芽比,其中13℃恒温打破休眠和萌发期33℃催芽处理球茎的发芽率最先达到峰值,且其出芽比最高。(2)休眠Ⅱ期的球茎淀粉含量低于休眠Ⅰ期,而其可溶性糖含量高于休眠Ⅰ期,13℃恒温处理球茎淀粉含量下降最快,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前期恒温处理球茎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在萌发前期和萌发后期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前期昼夜变温处理球茎仅可溶性糖含量在萌发前期和萌发后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珠芽魔芋球茎ABA含量在休眠 Ⅰ 期和休眠 Ⅱ 期逐渐增多,而其GA3含量逐渐减少,萌发期珠芽魔芋球茎ABA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26℃催芽处理的珠芽魔芋球茎GA3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33℃催芽处理的珠芽魔芋球茎GA3含量整体呈上升的趋势。(4)珠芽魔芋NCED基因表达量随着休眠程度的加深逐渐增加,而在萌发期逐渐减少,CYP707A基因表达量随着休眠的加深逐渐减少,而在萌发期表达量增加。研究发现,珠芽魔芋打破休眠的最佳温度为恒温13℃,促进萌发的最佳温度为33℃;随着珠芽魔芋打破休眠,球茎中的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ABA含量“先升后降”,GA3含量“先降后升”;NCED和CYP707A基因可能是珠芽魔芋休眠调控中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